汉语大全>会计管理体制>以预算管理发展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一)

以预算管理发展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一)

详细内容

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企业内部控制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要以明确经营目标为前提,采取分权管理和控制管理的模式,将决策权进行分解,并通过适当授权进行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预算监控的内容,涵盖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一、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在具体编制预算时应遵循的原则为:(1)明确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体现一致性原则;(2)设计各类表格应考虑周详、全面、完整,体现出可控性原则;(3)预算决策目标要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体现可靠性原则;(4)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体现科学创新原则。

  编制预算的基本程序是:(1)由企业集团董事会根据长期规划,提出一定时期的总目标,并下达规划目标;(2)下属企业编制预算草案时,应使预算可靠,符合实际;(3)企业集团本部各业务部门在汇总部门预算时应协调本部门的预算,然后编出销售、生产、开发和财务等预算;(4)综合部门协调、平衡,汇总出企业的财务预算;(5)经过预算委员会讨论批准,并报告董事会讨论通过,下达给各部门和下属企业控制执行。

  为了使整个预算编制体系有条不紊地进行,企业集团内部应设置一个预算委员会。其任务是:审查协调企业集团预算、决策及目标要求,并将审定的年度预算报董事会批准实施;审查上年度决算,分析上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其原因,提出奖惩意见报董事会批准后执行。预算委员会下设预算工作组(一般设在财务部),具体负责组织各项预算的讨论、修改、报批、下达,以及通报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

  二、以预算管理发展现代企业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授权批准,进行控制。授权批准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对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作出的规定;特别授权指企业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资本支出和股票发行等重大经济业务的授权。公司制企业,一般由股东大会授权给董事会,然后由董事会授权给总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企业的每一层管理人员均由上一级授权。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预算控制。会计控制是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预算控制(管理控制)是保证企业经营方针、经营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会计控制与预算控制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企业集团预算管理编制的要求

  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取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预算管理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企业内部,而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的企业规模与组织,其预算管理的模式又是不同的。一般企业集团均应编制全面预算,进行预算控制,其内容可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

  1、经营预算管理。

  经营预算管理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是以货币、数量双重计量形式来表示全部生产销售经营计划的综合说明,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经营预算管理应重点抓住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