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环境工程论文>都市中心住宅空间场所和环境的塑造(一)

都市中心住宅空间场所和环境的塑造(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项目就城市中心住宅空间场所和环境的营造方式作出一些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制造连接有效围合定义和提供多样功能空间有效利用界面功能与立面表达
0引言
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空间场所和环境进行塑造,以满足人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愉悦。而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开发的不断深入,城市中心用地变得越来越稀缺,尤其是住宅设计中尤为明显,由多层到小高层、高层,甚至超高层,起源都是因为土地的珍贵。而如何充分挖掘设计用地的潜力,扬长避短,创造舒适的环境是每一个设计的终极目标。
高效宜人的庭院环境、场所精神是一个具体空间的“灵魂”,建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形成与发展是其三个子系统――功能系统、技术系统和艺术系统整合的结果。设计最终的效果是各方面“合力”的体现。本人近期负责了绿城蔚蓝公寓设计,针对某些具体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具体实践,供同仁参考指正:
项目概况:
地块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庆春广场附近,东至新城时代广场,南至凤起东路,西至景坛路,北面为四季青小学和幼儿园。地块呈长方形,基地用地面积为17501m2,南北宽约70~110米(南面需退让凤起东路18m作为城市广场),东西长约230米。周边配套齐全及地理环境良好。项目定位为高档精装修都市公寓。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96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753m2,地下建筑面积15847m2,容积率2.5,共384套住宅,其中90m2以下住宅312套,面积27864m2占总住宅面积的70.41%。机动停车位共288辆。本基地内主要由4幢住宅单体及沿街两层底商构成。其中基地北面一幢为33层,南面沿街为两幢17层和一幢8层。
1整合环境,制造连接
一个工程应当在宏观上满足居住和街路规划的双重需要,要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因此在整体规划上,根据周围城市道路道路属性及流量,小区口部布置有以下处理:①小区主要人车行入口设在北面,并实行人车分流,在入口处设直接下地下汽车库坡道;②南面临城市主干道和规划城市广场设置人行出口。
这样设置使小区南面广场、内部庭院、和小区北面隔街的城市公园形成南北向的空间序列,一方面方便了小区内部人员外出休闲购物等活动,带动了沿街商铺的运营,提高了外部空间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加小区内部和外部空间的联系,从而扩大了小区空间使用范围和层次。
2有效围合
只有围合才能产生尺度和空间感,为了尽量获得良好的空间效果,本项目依据地块特点主要考虑了几种方式:①南北双边(一幢南面沿街8层和一幢北面33层)―形成较闭合空间;②“L”形围合(两幢南面沿街17层和西面2层)―形成较为开放的空间;③利用上述主体高低、水平和垂直的间距给内庭园尽量享受到阳光;④小区外围所设围墙有封闭式实墙和开放式的金属透空栏杆两种形式,实墙段主要考虑设在小区东面沿街部分以及西北部,隔离外围喧闹的车流;透空的金属栏杆式院墙主要安排在北面,并在北面33层底层设架空空间,一方面在视觉上把隔街的城市公园的景观引入小区内部,另一方面把架空空间融入整体环境设计,增加了环境空间和功能。具体则借鉴园林的一些处理手法,做到”闹中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