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仿真与城市规划(一)
详细内容
【摘要】简要介绍城市仿真技术,探讨城市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系统在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仿真;应用系统;城市规划
一、引言
BillGates认为:“在当今世界,一座城市如果不跟踪最新观念,将技术运用到极限,明天它就可能成为一座鬼城。”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潮流已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在城市信息化平台上的虚拟银行、虚拟商务、虚拟政府、虚拟学校、虚拟影剧院、虚拟旅游、虚拟医院等已纷纷出现。由于城市的各个子系统都可以在计算机中直观地发映出来,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对城市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集中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所以,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现代城市本身的数字化,是城市管理者、规划部门、企业、城市居民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而城市仿真技术作为数字城市的支撑技术之一,也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城市仿真技术简介
2.1什么是城市仿真
城市仿真(UrbanSimulation)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简单来说,“城市仿真”就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近几年,城市仿真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前所未有的人机交互性、真实建筑空间感、大面积三维地形仿真等特性,都是传统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2.2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传统的规划、建筑设计表现方法基本包括以下4种:人工手绘、建筑微缩模型、建筑效果图和三维动画。其中,人工手绘(或非真实渲染-NPR)只是偶尔作为点缀用在早期的概念设计中。建筑效果图、三维动画、建筑微缩模型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三种方式。由于其市场的成熟,单做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即可支撑一个中型公司(100人以下)的发展。
这三种方法虽然流行,但它们各自的不足还是很明显的。制作建筑微缩模型需要经过大比例尺缩小,因此只能获得建筑的鸟瞰形象,无法以正常人的视角来感受建筑空间,无法获得在未来建筑中人的真正感受;常用的效果图表现也只能提供静态局部的视觉体验;三维动画虽然有较强的动态三维表现力,但不具备实时的交互性,人是被动的,而且对方案的修改以及观察路线的变化需要重新计算,几天甚至几周后才能看到结果。
而在城市仿真应用中,人们能够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未来的建筑或城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方位的审视:可以从任意角度、距离和精细程度观察场景;可以选择并自由切换多种运动模式,如:行走、驾驶、飞翔等,并可以自由控制浏览的路线。而且,在漫游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多种设计方案、多种环境效果的实时切换比较。这是传统的建筑效果图和预渲染回放的三维动画所无法达到的。
2.3城市仿真技术的重点
1、在一定软硬件的基础之上,创建尽可能真实的场景
在城市仿真中,场景的真实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而如前面已提到过的,由于实时三维渲染的要求及硬件显示能力的限制,场景的复杂程度不能太高。同时,由于实时仿真技术的限制,一些比较费时的渲染选项,如动态阴影、Bumpmap等实现起来还有一定困难。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场景的真实感。
在硬件渲染能力的限制下,为创建尽可能真实的场景,一方面需要发掘各种软件的功能,进行优化组合;另一方面,要发展更为高级的算法,如程序几何(ProceduralGeometry)和分形算法(FractalMathematics)。
但“发展算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非个人所能为,只能是由某家公司开发出相应的软件,我们再来应用。所以,从一般的制作者而言,要创建真实场景还是在于充分利用各种已存在的软件工具。从实际的开发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软件:
l实时三维模型创建软件:MultigenCreator;
l纹理处理软件:Photoshop
l实时场景管理/驱动软件:Vega
l辅助软件:
建模方面可以用3DsMax/Maya辅助,Maya有免费的flt文件(MultigenCreator格式文件)输入/输出插件,3DsMax则要通过OkinoPolytrans软件来进行格式转换;
在三维纹理贴图方面,可用DeepPaint3D和DeepUV辅助;
在灯光效果贴图方面,可用Lightscape;
AutoCAD用于接收用户原始DWG文件,预览并输出DXF。
在项目之初,就要详细规划、分配任务,根据任务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上述各种软件达到最终效果。除了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以外,我们所能期待的就只能是计算机硬件显卡能力的迅速提高了。
2、在三维漫游的基础之上,开拓新功能
不满足于仅仅简单的三维场景漫游,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人机互动效果的开发,并和用户应用紧密结合,如在Vega/VC下开发数据库点击查询、三维/二维结合、多媒体结合、3DGIS(地理信息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