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汉语言文学>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一)

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一)

详细内容

笔迹是人们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文字、符号动作时,留下来的一种痕迹,即个体在手写的文字中所反映出的那一套相对稳固的书写动作体系〔1〕。笔迹是利用文字、符号来记录和传达思想情感的手段,每个人的笔迹都具有个体的风格和色彩,具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这些个体差异是由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和长期书写习惯的幅合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笔迹与其个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讲,个性的发展、形成及其巩固的过程与其笔迹达到稳固的动力定型是同步的。由于汉字结构巧妙复杂、形体多姿、运笔方式灵活多变,故笔迹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特性特征,就成为不同个性的真实写照。可以说,一个人的笔迹是个性深层次(内部特质)稳定因素外化的表征。

研究笔迹与个性的关系对进一步认识个性形成的规律,揭示个性特征的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职业的选择、人才的甄选、案情的侦破、疾病的预测等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苏州市实验小学、第一中学、第三中学、第十五中学、苏州商校、苏州大学等部分学生(男1053人、女844人)以及××部队士兵(199人)和超常生(57人),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试。汉字笔迹测量法可分为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标准状态自选书写动作法及自由状态书写法三种。本文采用标准状态规定书写动作法:①采用统一的标准规格400个方格稿纸(规格为40克书写方格稿纸);②每张纸下塾有5张空白纸(规格为57克白道令纸),并用回形针固定;③统一规定用园珠笔;④按统一规范的指导语组织测试;⑤按规定的文字抄写。笔迹测量指标有: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定压力、书写稳定性、字位置、字斜度、字端匀、字独特性等(具体测量标准,另有规定说明)。80―8神经类型量表法测量指标有:1、2、3表总阅符号数、联合测验平均得分值和神经类型。上述两项测验的全部原始数据,均由计算机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笔迹指标测量与分析

2.1.1 字高度、宽度及其比值

统计数据表明,书写字的高度与年龄、性别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其规律是7―8岁年龄组字的高度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10―12岁年龄组又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3岁以后字的高度又有增高的趋势,直到成人达到相对稳定值。书写字的宽度7―8岁年龄组显著宽于其他年龄组,其余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基本变化规律与字的高度类同。字的高/宽的比值,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之间比较,字的高度、宽度,男性均显著大于女性。

2.1.2 笔迹心理特征分析

笔迹心理特征是指从个体书写动作特点和规律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动特征。书写形式是反映个体思维、行为方式特征的指标;书写速度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速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活动效率和灵活性特征;书写压力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强度的指标,即反映个体行为的能量水平特征;书写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是反映个体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及情感倾向性的指标。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笔迹心理特征各指标测量统计结果,有如下规律(见表1):

第一,年龄越小、笔迹心理特征表现为以直笔划、重笔划、光边占比例越高,而曲笔划、快笔划、轻笔划、毛边占的比例越低。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个性形成发展的社会化过程中,笔迹心理特征也随之发生分化。即有相当部分个体的笔迹形式,由开始占绝对优势的直笔划,逐渐分化发展,形成直笔与曲笔之间的中间过渡形式,部分个体发展为典型的曲笔形式。测量资料表明,特别是在14岁年龄阶段这种变化来得迅速而明显。当然,还有部分个体始终保持为典型的直笔形式。在笔迹边缘特征中,年龄越小其毛边占的比例很低,而到13、14岁年龄阶段,毛边笔划占的比例迅速提高。在书写速度特征指标中,亦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书写速度随之提高,一般在14、15岁年龄阶段接近或达到峰值,日后处于相对稳定,然后,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一般是在25岁左右)其书写速度将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根据上述笔迹心理特征的变化规律,揭示了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加速成熟期在13―15岁年龄阶段。

第三,不同群体的笔迹心理特征相比较,表现为一般人群以直笔和直曲之间、重笔和轻重之间、中速、光边占的比例高;小学生以直笔、重笔、中速和慢速、光边占绝对优势;大学生则以曲笔和直曲之间、快速和中速、重笔和轻重之间、毛边和光毛之间占的比例很高;中学生的笔迹心理特征介于小学生与大学生之间。而超常学生以曲笔、快笔、毛边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

2.1.3 笔迹形态特征分析

统计表明,不同群体在字体型、字端匀和独特性等指标存在显著的差异。

字体型指标,大字型以小学生和一般人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的低;小字型是中学生和超常学生占的比例显著高于大学和一般人。字端匀指标,小学生字端匀所占比例为82.47%(年龄越小字端匀占的比例越高),这个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而字不匀,以一般人群体占的比例最高(占47.42%),中学生、大学生、超常生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字独特性指标,以大学生和超常生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其他群体,小学生群体占的比例极低。

上述资料说明,笔迹形态特征的形成与人的人性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小学生的笔迹属于模仿笔迹,年龄越小其模仿程度越大。所以,小学生的笔迹表现出字体大、字端正匀称,几乎是一个模子铸成,完全没有独自的风格和特色,小学生的笔迹形态特征并不是他自身的独立特征。中学生的笔迹形态开始分化,表现为字体变小,字不匀、潦草的比例在显著增加,字独特性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学生和成人的笔迹形态特征表现为字体适中、字书写的多样性和字运笔的独特性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反映出他们自身较稳定的个性特征。

2 笔迹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众所周知,神经系统类型是个性心理的生理基础,故神经系统类型与个体所进行的任何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都存在着较密切的内在关系〔2〕。

  表1 不同年龄的笔迹心理特征的比较(%) 形式   速度   压力

年龄 n 直笔 中间 曲笔 快笔 中间 慢笔 重笔 中间

7岁 14495.14 4.86 0.00 23.6346.5129.8689.18 9.43

8岁 19493.30 5.67 1.03 22.1656.1921.6576.3921.78

9岁 11870.34 28.810.85 24.5849.1526.2755.9337.29

10岁 11957.14 40.342.52 25.2154.6220.1754.6241.18

11岁 17358.96 38.152.89 23.1253.7623.1268.7928.90

12岁 10569.52 25.724.76 25.7149.5324.7668.5720.95

13岁 27061.48 32.595.93 24.4449.6325.9367.4121.48

14岁 22463.84 21.8714.2926.7948.2125.0051.7943.75

15岁 11955.46 24.3720.1729.4147.0523.5356.3034.46

16岁 18447.83 30.4321.7426.0944.5620.3547.2842.94

17岁 19933.17 51.2515.5825.1348.2426.6345.1341.75

18-2224723.48 55.0621.4642.1145.7412.1556.2829.55

     *** ******      ** ******

X[,2]值 378.32230.69157.3135.3710.1928.18199.61103.65

年龄  轻笔 毛边 中间 光边

7岁  1.39 1.39 12.15 86.11

8岁  1.83 2.58 17.52 79.90

9岁  6.78 6.78 44.07 49.15

10岁 4.20 11.76 47.90 40.34

11岁 2.31 13.87 42.20 43.93

12岁 10.4814.29 42.20 42.86

13岁 11.11 30.3732.59 37.04

14岁 4.46 42.86 12.50 44.64

15岁 9.24 35.29 11.77 52.94

16岁 9.78 38.59 6.25 54.89

17岁 13.1240.70 13.67 45.63

18-22岁14.1740.08 14.58 35.34

    ***  ***  *** ***

   59.78262.18 226.76179.04

笔迹测量与80―8神经类型测量统计资料表明(见表2),直笔划以神经类型为谨慎型、稳定型和安静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曲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含亚兴奋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快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慢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重笔划以强型(最佳型、灵活型、稳定型、安静型、兴奋型、易扰型等)占的比例显著的高;轻笔划以弱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毛边笔划以最佳型、灵活型、兴奋型、强中间型占的比例显著的高;光边笔划以谨慎型、稳定型、安静型占的比例较高。

本文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笔迹形式)和活动节奏、效率(书写速度)以及行为活动的强度(书写压力)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反映情感倾向性、稳定性(笔迹边缘特征)与神经类型的关系不太密切,这可能是笔迹边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体当时(或一段时间内)情景因素的影响,包括机能状态、心境及情绪状态等,对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