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研究>人本与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组织管理浅析(一)

人本与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组织管理浅析(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新经济时代,人本主义理念和信息经济视角对组织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指出,组织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员工的幸福最大化,而组织结构变革则必须以降低管理信息成本为基础,从而使企业经营更富成效。从人本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组织管理的新变化,对于企业取得经营成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本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 组织管理
  
  企业经营环境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即一种以智力资源占有、配置和利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由物质化转向信息化,宏观层面上的经济态势转变必然带来微观上的企业管理内涵的深刻变革,从人本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视角来分析组织管理的新变化,对于企业取得经营成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组织管理的经济目标阐释
  
  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这一目的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迄今为止,各派管理学家对组织个体行为作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设。这些假设依次是:一是经济人假设。这是一种最单纯的假设。经济人是指以完全追求私人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假设认为,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且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二是社会人假设。社会人是指以追求满足社会需要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假设认为,个人不是单纯地追求金钱收入的,他们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方面的心理欲望和社会需要。三是管理人假设。管理人是遵循令人满意准则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不可能作出最优的决策,而只是在可能的范围作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四是复杂人假设。人不仅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单纯的“社会人”、“管理人”,而应该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
  人本经济学认为,快乐满足最大化是无所不包的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经济行为也在其中,也就是说人类行为皆在一定的精神快乐需要支配下产生,皆为实现一定的快乐满足而展开,而物质需要是满足精神需要的载体。因此,趋乐厌苦是人类的首要本性,幸福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标。
  组织管理以员工幸福最大化为终极目标,其要义就是把人视为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把作为知识主体的人视为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管理者通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使员工形成一定的理想和目标,并帮助员工满足其需要和追求,以此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为此,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心所在企业员工的生活和工作,还必须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为员工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管理者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员工充分感受到群体的照顾和组织的关怀,使自己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工作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要为员工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激励方法,通过按资分配、技术入股、股权激励、年薪制等激励手段,为员工提供一种自我实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