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关于如何通过政策性信贷杠杆作用进一步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支持和服务“三农”,实现政府的意图和政策目标,本文提出了企业信贷文化观点,就是要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从意识形态层面对信贷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在组织中营造浓厚的尊重知识和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为农业发展银行知识管理和和谐有效发展起到一种无形的拉力,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真正办成支持建设新农村的银行。
[关键词]企业信贷文化 知识管理 有效发展
一、企业信贷文化的概念
企业信贷文化是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逐步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的一系列的以信贷从业人员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信贷质量文化体系。当前,农发行正处于内部改革的关键时期,信贷业务以及相应的信贷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如何面对和化解转型时期的各类矛盾,预防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有效发展业务,打造现代银行笔者认为应以加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
一是可以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农发行的良好形象可以给客户安全感、信赖感,客户也将按封闭管理要求营运收购资金,从而确保收购资金不流失。二是有利于保留和吸纳人才。名牌企业之所以享誉国内外,作为企业形象组成部分的企业职工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产生的职工主人翁自豪感,不仅使原有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也使外部人才愿意来企业效力。三是可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与谅解。良好的形象使公众对银行有一种预期的好感,即使农发行一时有公众不满意的地方,也会得到谅解。同时,在农发行困难时期也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则更显得重要和可贵。
2.细化企业文化,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的意义
企业信贷文化是信贷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践行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
规范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和鲜明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在增强农发行的凝聚力、提高核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大家认可,达成共识,但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更具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按农发行职能部门设置来进一步把企业文化细分,使其具体化和岗位化,并重点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当前,农发行面对着以信贷业务为核心内容的各类矛盾,诸如:政策性经营范围定位的钢性造成的经营业务相对萎缩与内部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支撑点和增长点之间的矛盾;银行自身和主体服务对象两个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转换之间的矛盾;国家认定的亏损挂账贷款占比高与政策性消化滞后信贷资产流动性受阻之间的矛盾;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低与农发行防化信贷风险及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等等。
三、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述为:一是执行政策,履行职能。这是由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决定的;二是生存、发展和盈利。这是由农发行的企业性质决定的。各级农发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原则,结合各地各行实际,贴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是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各级农发行要始终抓住信贷服务质量和信贷资产质量两个基本点,树立“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四是敬业、勤业、精业、创业,创新进取。这一点着重强调农发行广大信贷从业人员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永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以高质量信贷立行”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