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实用设置课程 灵活互动教学(一)

实用设置课程 灵活互动教学(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高职手风琴教学如何在高等音乐院校手风琴教学和师范手风琴教学的传统模式下,探索具有高职特点的教学模式,是高职手风琴教学的新课题。文章从教学课程设置、实用性选择和灵活互动教学方法三个层面论述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手风琴教学。

关 键 词:高职手风琴教学 实用课程 灵活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其独特的形式不断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近1/2,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正显示了其作为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相互交融,音乐艺术也逐渐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高职音乐教育也正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我们的键盘乐器中,手风琴由于携带方便,又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就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是最普及的乐器之一。如今,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手风琴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变革?怎样在继续和发展传统高等专业手风琴教育与高等师范手风琴教育的前提下,面向社会音乐领域及新型音乐产业,创建符合高等职业音乐规律与特点的第三类教育体系与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管理及应用类音乐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手风琴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自己的粗浅认识与同仁商榷。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益于教学课程设置

在高职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通过企业深入地了解市场, 同时,企业也会将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畅通无阻地带到学校,使学校能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方向。所以,为了让培养对象能适应市场的人才需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应该尽快将“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引入到高职手风琴专业教育教学中,这既是高职手风琴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好学生就业问题的可靠保证。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可合理设置专业方向
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音乐相关的企业类型也日益丰富,有以销售各种乐器为主的琴行,有以进行社会音乐教学的各类培训机构,有承办各种演出活动的演出公司,还有各种音乐制作公司等等。如果能够在教学上与这些各种类型的企业建立长期、 稳固的合作,就能及时了解他们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并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设置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方向,并根据“有特色、高水平、重应用”原则,整合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方向,促进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在源头上把握住学生的就业方向,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优化课程设置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可以频繁地将培养对象送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可以及时发现课程设置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调整, 补充和强化学生在实践中所缺乏的重要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 而将一些落后的或是在实践中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课程进行转型或是删除。比如,通过到琴行进行乐器销售的实习,发现学生对各种乐器的性能不了解,营销知识也非常欠缺。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考虑加进乐器法及有关营销方面的知识,以弥补在乐器营销方面的不足。再如,学生在演出时,在舞台上表现得过于拘束,则说明需要专门开设一门舞台表演课进行训练。可见,只有与企业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地调整和完善高职手风琴教学的课程设置,为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相符的高技能、 应用型职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手风琴教学应注重实用性

高职手风琴专业与其他高等院校及师范类手风琴专业培养目标有所区别。音乐高等院校培养的手风琴专业学生专业性强,强调技能水平训练,主要面向专业演职人员;师范院校培养的手风琴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着重教学能力培养,主要面向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而高职手风琴专业则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音乐应用和管理人才。即高职手风琴教学是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突出高等职业音乐教育特色,面向社会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大众传媒企事业单位等音乐产业相关的机构与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高等职业音乐技能与管理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
1.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职手风琴教育不论是培养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还是培养具备多种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音乐人才,都应该是一专多能型,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音乐人才,必须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众多的音乐基本功当中,准确地把握音乐风格能力与加强音乐感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音乐风格能力,即:能熟悉各时期、各类型、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音乐风格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欣赏音乐实现。教师可让学生大量欣赏各种音乐风格的作品,如交响乐、爵士音乐、乡村音乐、舞蹈音乐、民歌等。还有各种音乐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如古典音乐时期、浪漫派音乐时期、印象派音乐时期、现代派音乐时期等。学生通过欣赏,对各种音乐风格有所了解,有益于音乐风格能力的提高。音乐感觉能力,即内心听觉和综合感觉相结合的能力,以及音乐再造想象力。在手风琴教学中,可通过多听音响资料和手风琴演奏实践,借助听觉感知,增强乐感和声音鉴别能力,积累各种听觉表象,了解和掌握音乐旋律、音乐节奏和音乐艺术风格,激发音乐想象,在学生内心形成“乐感”,科学、直接地培养学生综合性“乐感”。此外,还要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全面了解和掌握音乐艺术的整体概貌。如:对音乐作品结构中的调式、调性、和声、曲式,及时代风格等方面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加强中、外音乐史、音乐经典人物,以及相关的文学诗歌、建筑、美术、戏剧、舞蹈、戏曲等相关艺术的认识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