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

详细内容

作者:吴立全 辛贵杰 张国杰

  【论文关键词】学生 就业工作 指导
  【论文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青年学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在当前形势影响下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经验出发,经过分析,作出总结,并提出相应办法。
  我国政府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十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11万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还会进一步加大,高等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愈加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笔者根据其他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经验和自己从事就业工作的体会,对新形势下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浅薄的认识。
  1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做好就业工作的组织建设和保障工作
  1.1按照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做好就业工作战略意义的认识
  高等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就业工作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切实把就业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来抓,并将就业工作纳人学校发展规划,制定与就业工作相关的各项制度,坚持不懈地推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学校统一领导、就业主管部门主抓、院系推动落实、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工作格局
  1.2领导重视。明确责任,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学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党、政领导作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同时在基层院系成立由党、政领导负总责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负责本单位学生就业工作,落实工作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
  1.3全员动员。形成学校全员关心学生就业工作格局
  高等学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就业工作。号召各级各部门、全校教职员工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从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思想。充分认识就业工作对学生有重大意义,就业工作对学生个人、对学生家庭、对学校、对社会及用人单位都是大事,全体教职员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学生就业工作中,切实做到思想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形成学校全员全面介入、全程参与、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局。

  1.4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要健全学生就业工作队伍,按照专职就业人员系数要求,配齐、配强学校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学校各部门、各学院也应该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热心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担任兼职就业工作人员,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并把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摆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就业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5加大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就业工作正常进行
  高等学校应该为学生就业工作划拨足够经费,确保就业工作必需的资金足额到位,改善就业工作条件,做到专款专用,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就业经费必须用于开展就业指导、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各类招聘活动、供需见面等日常工作和保障就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学习、培训、对外交流等工作。要不断加强就业工作基础设施建设,配备、配全就业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如:电脑、投影仪、扫描仪、复印机、传真机等,为就业工作配备微机室、职业心理咨询室和就业指导咨询室等基础设施。
  2拓展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教育和引导学生多元化就业
  2.1广开途径。积极主动开拓就业市场
  高等学校应该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巩固已有的就业市场和渠道,积极开拓新的就业途径。在开拓就业市场方面要充分发挥各基层院系的作用,以各基层院系为主体,开发新市场,尤其是以往没有涉足的就业市场,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走访相关对口单位、人才需求大户和重点企业,加强联系,听取意见和建议,以点带面扩大就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