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

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

详细内容

[摘要]围绕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代写论文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创建了适合于培养我校园艺类专科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 实践教学 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大胆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1.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率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内容较多,但实验时数有限,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采用“分类合并”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栽培方法归纳为生料栽培、发酵栽培和熟料栽培三大类,每类中将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食用菌的栽培作为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技能,而相似的食用菌的栽培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巩固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2.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实验只注重栽培技能,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管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对整个生产过程不能全面掌握,在生产上真正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大胆进行改革,实行“两步法”实验方法。第一步,安排时间首先进行栽培,之后组织学生参与发菌管理;第二步,当菌丝发育成熟后进行出菇(耳)管理。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实行“承包责任制”,由每2人~3人一组负责管理,直到栽培过程结束。这样,学生有了责任心,遇到问题时会自觉查资料,互相讨论,交流或向教师请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了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制定技术标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作风
  以往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标准,实验随意性较大,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标准,如菌袋制作标准、装袋速度、接种操作规范等都有具体标准,在对学生的产品进行评判时有据可依,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作风。
  4.提高实验质量,狠抓技能训练程度
  在实验设计中,将最先进的实验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站在食用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如采用先进的生产线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工艺,花菇栽培实验中先进的“催花”技能规范,出菇管理中的喷灌技术等。
  以往由于受资金、场地限制,往往实验材料少,学生只能学到方法,只能“学会”而已,不可能熟练操作,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我们现在实验采取分班、分组制,并加大实验投入,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能强化训练,
  真正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老师能更多地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如用装袋机进行装袋时,在教给学生操作技巧后,学生“单独操练”,熟练后再换下一个,形成比速度、比效率、比质量的好风气。
  5.注意实验的连贯性,让学生系统掌握实验技能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按照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安排实验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生产过程中地各项技能。从装袋、捆口、灭菌到接种、培养和出菇管理,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操作、技能规范,克服了从前学生只会接种,而忽视接种前、接种后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独立操作,独当一面,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