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电算会计论文>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探讨(一)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在知识经济浪潮中如何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知识经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
  

  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基本因素,实现会计电算化,人才是关键,只有会计人员都普遍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会计电算化才能有保障。人类进入2l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而这些新的交易方式将不可避免地使现代财会人员的知识库面临着严重的冲击。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状况
  
  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工作开始于1984年,其标志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招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也陆续招收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并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财政部于1994年5月也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等文件,为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各部门各地区也都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会计电算化应用人才。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
  1.正规教育
  指高等院校开设会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通过正规学习,学习计算机知识、会计知识、程序设计等,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最关键的人才。
  2.委托培养
  主要是基层单位的会计业务骨干,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特别是手工账工作的经验,他们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达到提高理论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目的。
  3.在职短期培训
  主要是通过各级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学习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二、新形势下对财会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济业务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经济内容,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对我们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会计电算化教育所培养的财会人员必须具有新的知识结构。
  
  1.更新会计专业知识
  随着网络经济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网络会计、知识会计也随之产生,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跨行业跨国界多主体的集团业务的出现,这一背景下也出现了“网络财务”、“全能ERP软件”、“数字化管理”等多种定位。这就要求我们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必须适时充实或增加上述内容。
  财会人员必须时刻警示自己,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才是会计工作人员事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