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开拓与优化(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下,新闻栏目的开拓与优化是一个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媒体在新闻大战中占尽先机、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如何编排一档新闻节目,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电视新闻栏目 开拓优化 途径 编排技巧
为了赢得受众,从而在广电竞争中崭露头角,目前我国的各级电视机构相继都开拓了或优化整改了一些可行性好、受众率高的新闻节目。下面就一一分析开拓和优化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途径。
一、开办新的栏目
21世纪媒体竞争十分激烈,作为主流新闻媒体,电视台需以高品质的新闻节目立足,其成功要件是:着力经营品牌新闻节目。品牌新闻节目除了具有一般新闻节目的价值要素外,还具有公信力、唯一性、影响力和鲜明的独家特色。因此,打造一档全新的品牌栏目势在必行。如:
2008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新改版,破旧立新,全力打造一档精品品牌栏目——《新闻1+1》。以其独特的新闻理念,新颖的栏目形式,深刻的新闻主题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好评。首先,它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栏目播报方式,创新性的运用“1+1”即一位主持人、一位新闻观察员在演播室展开双人谈话模式,瞄准当下最新鲜的热点事件,在第一时间里用直播的方式,挖掘新闻表象,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向观众展现事件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并首次以“TV首席观察员”身份,进行更深入更独到的权威评论。《新闻1+1》选题围绕“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以新闻观察员和主持人之间的对话为主体,同时配以短片、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多种形式,整合新闻内容,倾听百姓声音,
连线新闻专家,使栏目错落有致,有效的放缓了节奏,缓解观众长时间的收视疲劳。
二、整合新闻资源,增加民生新闻
吸引受众的关键和核心,就是新闻报道贴近大众生活,即增加民生新闻报道力度。民生新闻节目开拓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空间。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方式,“民生新闻”不仅包括了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而且包括了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和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民生新闻也可以是时政、经济新闻的一种切入”,“也包括对一些涉及百姓利益的问题的探讨”。事实上,民生新闻中的生活资讯和投诉就是完全为百姓服务、为民众撑腰的,而民众对这些内容的接受心理也是实用的、理性的和严肃的。这样,民生新闻就十分有力地建构了一个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空间,它所蕴涵的意义与价值系统迥然有别于社会新闻。所以,民生新闻传播范式开拓出一个“通向民生的严肃和新闻的尊严”的崭新天地,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世界可谓别有洞天。
三、积极优化节目内容
新闻性节目是电视传媒的立身之本,也是电视业竞争“出彩”的一大砝码。新闻性节目做得好不仅能够吸引收视率,还将给电视台带来良好的声誉,这是娱乐性节目所不能代替的。目前众多电视台的新闻性节目普遍缺乏创意,雷同的多,有个性的少,有鲜明特色与风格的更少;从节目内容到包装,到主持方式,互相模仿,形成千台一面。这样节目虽多,观众的选择依然受限。在当今频道增多、节目丰富的情况下,电视台宜取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机制,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与风格,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有效策略。
例如央视:自TV新闻频道08年改版以来,我们发现《新闻联播》开始配发自己的新闻评论,如:4月30日奥运倒计时100天,《新闻联播》配发《本台短评:北京在微笑》;5月13日,汶川大地震第二天《新闻联播》配发《本台短评:争分夺秒,抢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