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档案管理(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
论文摘要:现代档案管理是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重要信息渠道.创新服务手段,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现代档案管理必须拓展服务领域,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建设.
现代档案管理是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及其他资源的重要信息渠道。现代档案的管理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档案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需在档案的文本组合形式、信息化、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拓展服务领域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各级机关、各个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现阶段,我们应以依法治档为基础,以管理理念的更新为前提,以档案资源的建设、整合为条件,以符合档案工作规律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手段,努力促进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社会共享。
建立联合目录是用统一的著录格式编排,联合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的档案目录。实现资源共享能使档案、图书、情报等文献部门相互分享各自的资源,使利用者很方便地获得更多、更广泛的知识、信息、情报。通过建立联合目录,形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使各文献部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实现文献资源互补,提高馆(室)藏资源利用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因而也可有效地缓解存储空间拥挤、人员及资金紧张等矛盾,并有利于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室)馆藏朝着有侧重、有特色、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4.注重“反馈”,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档案工作者必须着眼于现实,从战略的高度自觉的加强档案资源的存储、加工、传递和共享工作,并且在资源优势理念的作用下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管理、创新中的巨大潜能。档案部门应将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建设框架,从而在史料的组织、地方或部门史志的研究、特色展示、爱国爱乡爱岗教育、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反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
二、创新服务手段
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各个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