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成本管理论文>基于成本投资视角的联网审计可行性研究(一)

基于成本投资视角的联网审计可行性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几种常用的联网审计模式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联网审计应用的成本投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实施联网审计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将固定的成本投资与二种主流的联网审计应用所需要的花费进行比较,来判断联网审计项目的可行性,从而为实施联网审计提供了一种直观的决策方法。
  [关键词] 成本投资 联网审计 可行性研究 成本投资模型
  
  计算机联网审计也叫联网审计,是指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以及数据库技术等,通过远程访问、调用被审计单位相关电子数据来进行审计的一种新方法。
  目前,在大部分审计项目中,对审计成本的控制管理基本上是空白,对于联网审计的成本核算更少有人考虑。尽管有文献,对联网审计的成本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但这种分析不直观,且无法在联网审计的经济可行性方面进行量化研究。
  本文基于对当前常用的三种联网审计模式的分析与讨论,试图建立一个通用的联网审计成本投资模型,并据此从经济上分析联网审计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从而为实施联网审计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一、成本投资模型的建立
  
  为研究问题的方便,本文将以数据传输网为例,来讨论联网审计的成本投资模型。
  对文献中涉及的当前常用的三种联网审计应用模型做简化处理,简化后的网络模型如图所示。图中,被审计单位通常采用三种方式与审计机关数据处理中心相连,模式一是利用现有的电子政务网采用VPN方式与审计机关数据处理中心相连;模式二则通过租借当地运营商的线路如:SDH、FR、DDN等,实现与审计机关数据处理中心相连;模式三则采用拨号网络方式如:ISDN等,实现与审计机关的信息沟通。从目前联网审计试点应用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的联网审计采用了前二种模式,因此,模式一和模式二被认为是目前开展联网审计应用的主流模式。显然,由图可知,实施联网审计时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其逻辑结构是一样的,即:信源(被审计单位)和信宿(审计机关数据处理中心)以及通信线路(专线、ISDN等)一起构成了联网审计的数据传输网。
  
  (1)式说明:在联网审计应用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联网,其成本费用可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即:联网审计组网的费用由通信线路的开通调试费和租用通信线路的花费、通信线路的流量费用以及所有信源与信宿端硬件设备购置的费用三部分构成。
  
  二 对成本投资模型的分析与讨论
  
  根据工程实践可知,通信线路的成本投资不仅包括线路开通调试费和月租用费,还包括每月的通信流量费。因此,式(1)可变为:
  
  (2)式说明:对联网审计应用而言,其成本费用由一次性费用与经常性费用二部分构成,其中一次性费用包括租用通信线路申请开通时的调试费以及购买硬件设备的费用,这是联网审计组网所必须花费的费用;经常性费用则是联网审计运行过程中由于租用通信线路等所需不断缴纳的费用。显然,式(2)所表达的含义与相关文献中的描述是一致的。
  由的表达式可看出:联网审计应用中的经常性费用与通信线路的运行时间t呈递增函数关系,即:时间越长,联网审计的经常性费用就越高。显然,将是决定联网审计运营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实施联网审计可行性研究所必须要考虑的重要条件。
  
  三、实施联网审计的可行性研究
  
  在实施联网审计时,通过对确定的成本与采用不同的联网审计应用模式所需的投资花费进行比较,判断联网审计项目的可行性。举例说明如下:
  假设某局将要与30个被审计单位联网,一期拟投资200万元用于网络建设,考虑到软件开发、商用操作系统购买、人员培训等因素,实际可用于采购设备、租用线路等方面的费用要求控制在160万以内,网络通信设备的价格以美国Cisco公司的产品为参考依据。
  通过走访与调查,当前主要线路运营商所能提供的主要通信线路及资费列表如下。
  1.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网的投资费用
  
  2.租借SDH线路的投资费用
  采用SDH方式联网,一次性设备投资约按照上述的计算方式可以分别求出:线路的开通费为×30条=3万;年运行费:为;采用租借SDH线路模式的总花费F=120万。
  将1和2的计算结果列表2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