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财务其它相关>医院实物资产账务处理和管理(一)

医院实物资产账务处理和管理(一)

详细内容

医院实物资产作为医疗业务运转过程中的必备重要物质基础,不仅具有种类繁多、使用分散、保养维修难度大等特点,而且在医院全部资金中所占比重很大。因此,我们要克服医疗卫生部门长期存在的“重钱轻物”的思想,加强对各类实物资产的核算与与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将重点针对实际财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
医院的实物资产主要包括药品、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在加工材料、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多种,但常见的是前四种,因此主要讨论药品、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在加工材料这四种物资的账务处理和实物的管理。

第一,药品。近几年因药品价格虚高导致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是采取医药分家还是其他方式来更有效地解决此问题至今仍没有定论。到目前为止,药品的消耗仍占医院各种物资消耗的最大比重,由此可见药品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
其主要的核算方法如下:[1]

1、入库 借:药品——药库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贷:差价
2、出库(领用)借:药品——药房(支出)
(借:差价)
贷:药品——药库
3、销售 借:银行存款(应收医疗款)
贷:药品收入
4、结转成本 借:药品支出
借:差价
贷:药品——药房
核算要点是药品只要进入医院就按零售价核算,只有在列支时才按成本核算。这就涉及列支时成本的统计。只要医院没有实行网络化管理,不能把住院、门诊、药库、药房等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药品成本的核算永远只能是个概算数(因为各种药品的加成率有所不同,导致综合差价率是概算数),从而药品的品种管理也不可能做到位,同时盘点盈亏的正常范围也难以明确规定。由此可见医院的信息化程度决定着医院的管理水平。
医院管理年下的其中的硬性指标是药品占总收入的比例不能高于42%,这必须由医院全局控制;因此药品目前的财务管理方向是提高结转成本的精确程度,这就要求只要是确认了的药品收入都能同时知道其进价,也就是各药房对每一次发出的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进销价的确认,即要求实行电子病历。
在日常的药品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采购人不能同时担任验收人;
2、计划控制,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库存量适中,保证供应的同时,不积压存货,以避免资金的过度占用和药品过期的浪费;
3、重视盘点(应由保管、记账及独立于这些职务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因为盘点是发现核算和管理漏洞的有效途径;
4、特别提示,未能精确核算药品成本的医院,药品的收入核算部门与领用要一一对应,如属于住院收入的病人药品应从中心药房领取,属于门诊收入的病人药品应从门诊药房领取,不能药房、药库领用混淆,否则不但会有重复计算成本的可能,还会造成各库、房之间盘点盈亏的偏差。

第二,库存物资。库存物资又分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其核算方法如下:[2]

1、入库 借:库存物资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2、领用 借:支出
贷:库存物资
与药品不同的是,库存物资是按进价核算的。在医院的核算体系中,只有物价部门批准可另行收费的少部分卫生材料才能按规定加成率收费。从医院的福利性出发,医院要控制可另行收费的少部分贵重耗材的耗用;从医院自身的发展出发,医院要注意控制不能另行收费的一般耗材的成本。所以库存物资的核算和管理对医院来说也很重要。
但由于库存物资的收入不象药品收入是单独核算的,因此不能用管理药品的方法管理库存物资。根据目前库存物资耗用增长较快的势头,对库存物资耗用的有效控制已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有效的控制方法是预算管理、以收定支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在预算时界定与业务量无关的耗费和相关的支出,无关的定额管理,相关的经测算后以收定支并在实际执行时根据当时的收入适时调整。特别对于低值易耗品,可定量配置、以旧换新。同时内控制度的执行、库存量的控制、盘点的重视与药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