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负债经营及其风险规避(一)
详细内容
[摘要] 资金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 融资是企业永恒的话题, 企业负债经营在给企业注入前进动力的同时,它所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本文从分析负债经营所带来的风险入手,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负债经营 风险规避
一、负债经营的风险
1.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与财务杠杆密切联系的,因为负债的财务杠杆利益是建立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之上的,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因此,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
2.股票市价下跌的风险
当公司没有负债或负债金额较低时,即使某一时期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衰退,造成公司息税前利润的减少,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公司过度负债的情况下,相对而言,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下降的幅度会大得多。因为巨额的利息支付之后,留给股东的将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稳定的股利支付就比较困难。
3.筹资风险
随着负债经营的进行,企业继续采用负债筹资的困难就会增大,一方面,因为债权人在决定是否借款时,首先考虑的是借款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由于负债经营会使企业负债比率增大,对债权人的偿债保证程度降低。在此情况下,要使债权人做出继续借款的决定是很困难的。因而也就限制了企业以后增加负债筹资的能力,使未来筹资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负债经营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到期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使企业信誉降低,而对于一个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他企业就不愿再给它提供资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
4.增加融资代理成本的风险
在现代企业中,采取了负债经营后,股东实际上就作为了债权人的代理人,能够决定企业如何使用借款。在这种代理关系下,债权人作为资金的实际所有人却不能支配这部分资金,可见他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显然是不对等的,因此,债权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就会在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借款协议中加入某些限制条件。债券发行成本和限制条款的控制成本组成了负债融资成本,而负债就会增加这种成本。
二、规避负债经营风险措施
1.确定适度的负债规模
所谓“适度的负债规模”,就是指既能很好发挥负债经营的作用,又能规避负债经营所带来风险的负债规模。在确定适度负债规模时,注意应考虑以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