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失地农民创业故事上央视(一)
详细内容
“哎呀,这阶段太忙了。每天都会接到有关创业问题咨询、合作的电话,以及前来参观的人。刚播出那几天,吃顿饭都不太平,最多一顿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15个。”昨天,高新区的自主创业者施永方,谈到近日央视专题拍摄他的《致富经》播出后,所带给他的“快乐的烦恼”。
前不久,土生土长的枫桥人、失地农民施永方的创业故事,走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央视记者在苏9天,专门拍摄了施永方不畏艰难的创业之路,让全国观众看到了一个苏州农民的创业全过程。
自从这个《发现盒饭中的商机之后》专题片播出后,施永方这个草根创业者和他创办的方舟快餐的故事,很快流传到了全国各地。接不停的电话及一些人主动上门向他取经,成了他的一个新“负担”。
施永方的创业故事从2002年开始。起初,他在枫津农贸市场经营一家不足20平方米的豆浆店。2003年他卖掉了生意兴隆的豆浆店,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16万元,并拿出20多万元的全部积蓄,在枫桥街道成立了方舟快餐公司。
由于不会控制成本,一年下来,企业非但没有盈利,还出现了资不抵债。在走投无路时,是苏州的“小老板”免费培训、是苏州创业指导中心的指导老师,给了施永方帮助。创业指导中心老师不仅帮他理清了经营思路,还通过政府免息小额贷款帮他贷到了14万元,使他重新振作起来搞创业。
通过“小老板”免费培训后,他吸取了不善管理的教训。2005年,高新区一家大型企业进行食堂承包招标,这家企业每天要供餐5000份。在众多竞争者中,规模最小、资历最浅的施永方,别出心裁地以“改善就餐环境”,赢得外方经理认可,从而一举拿下了这笔大单。从此,施永方带领的快餐团队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今年,方舟快餐又新接了3家企业的食堂承包。现在每天送餐量达到25000多份,比去年增长了56%,年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每天25000人在吃方舟快餐,只要有3个人吃了肚子痛,就是大问题。”施永方将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归结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居安思危、居危思进”这16个字。为此,他专门引入了现场管理6项模式,即现场处理、现场定位、现场清扫、现场标准、现场检查和现场改进,并投资了十几万元的设备严把质量关。在方舟快餐的加工厂里,所有厨房用具的摆放都“有名有家”,员工对工作现场都做到了随时清理。“虽然快餐业的门槛低,但是当一个企业有了自己的文化,就有了核心竞争力。企业与人一样,外表再光鲜,如果没有好的灵魂,就发展不好。”现在,施永方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打造出有竞争力的运作和扩张模式,如何通过好的管理模式打造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员工团队。今年,他专门花了4万多元送公司的管理团队外出培训,帮助员工转变理念提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