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创业>父女俩共奋斗 米粉店开得火(一)

父女俩共奋斗 米粉店开得火(一)

详细内容

父亲下岗,女儿大学卒业,这两件事碰着了一块,父女俩面临同样的问题:就业照样创业?

  学计算机的张晓和当工人的父亲张世龙做了一个决定:创业。

  从来都没有“生意经”,做什么呢?张晓说,必须是餐饮,因为吃饭是消费频率最高的,一天三顿嘛,只要好吃,肯定生意好。于是,父女俩把郑州人一开始有些接收不了的“酸笋”带到了郑州,要做“原汁原味”的桂林米粉。

  想创业但不知道干什么?

  找最感兴趣的

  焦作的张世龙下岗,正巧女儿大学也快要卒业,于是父女俩一合计,盘算找个生意做。

  “当时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没有目的,也想过开服装店什么的,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来斟酌的。”女儿张晓说,2009年5月,父亲和她决定做餐饮,还要做特色小吃,于是去桂林边游玩边考察。

  很多人在选项目的时刻刚开始都没有偏向,尤其是初次创业,没有特殊的技能,只能从传统行业入手,围绕衣食住行自然成为普遍的切入点。

  “我的原则是找自己感兴趣的,那样在创业过程中才不至于很死板,最后认为厌烦。”张晓说,自己爱好吃小吃,就针对和自己一样大的年轻人群体,把自己的需求斟酌周密了,顾客也就办事好了。

  

  选店面太头疼?

  找目标人群的集中地带

  在桂林品尝了浩瀚小吃,张晓和父亲决定做“桂林米粉”。

  要说桂林米粉在郑州也不罕有,为啥还要做?“现在去桂林玩的人很多,有一些人回来之后照样想吃当地的特色,我们要做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桂林口味,和通俗的快餐差别开。”

  敲定项目之后就是选址,父女俩一个负责后厨、一个负责营销,选址主如果由张晓来定,“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理想的当然是二七广场,然则房钱太高了,最后找到丰产路的院校邻近,周围年轻人很多。”

  因为是单行道,会不会影响客流?“因为我们针对的主如果周围的大学生和工薪族,他们离得近,大多半来吃的时刻是步行,虽然有专门开车过来的,但不是主流,加上让渡费稍低,最终定在这种年轻人流集中的次要干道上。”

  开店一年多,慢慢地积累了回头客,60多平方米的小店也吸引了不少客流,他们在选址上的经验主如果“接近目标群体的次要干道”。

  “引进”项目要不要本土化?

  保持特色,增加项目

  经营了一段时间,特色小吃面临的问题也摆在了张晓和父亲面前,“要不要本土化?”

  “桂林的特色酸笋有些人爱好,但有些本地人吃不惯这个味儿,认为有点怪,去掉吧,落空特色,保留吧,怕落空部分顾客,最后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增加适合本地人的项目。”张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