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格兰仕:演绎成本绝技(一)

格兰仕:演绎成本绝技(一)

详细内容

提起格兰仕,人们在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价格战了。“价格战”是企业竞争中最残酷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没有什么比价格战更能摧残企业资源的方式了,但是格兰仕却将这个手段发挥到了极致,哪怕是价格战鼻祖长虹也不例外。

  虚拟扩张

  众所周知,打价格战的前提是产量规模的提高,从规模产量中获取规模效益。格兰仕的价格战能演绎得如此精彩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其产量的节节攀升。按照常理而言,规模增加就意味着企业固定投资的增加,或者是新建生产线,或者是收购别的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造成一方面企业规模不理想,同时,对现有的现金流又造成影响,如此一来,反而给企业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而格兰仕则结合中国的国情特点,走出了一条固定资本虚拟扩张之路: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有利条件,通过接收对方的生产线,并以大大低于当地生产成本的价格,给对方供货。随着搬过来的生产线的逐步增多,格兰仕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成本也就大幅下降了。以微波炉的变压器为例,格兰仕开始时并没有这个生产线,只好分别向日本和欧洲进口,从日本的进口价为23美元,从欧洲的进口价为30美元。梁庆德对欧洲的企业说,“你把生产线搬过来,我们帮你干,然后8美元给你供货。”日本的企业在成本的挤压下倍感煎熬,这时,梁庆德对日本企业说,“你把生产线搬过来,我们帮你干,干完后5美元给你供货。”现在,格兰仕微波炉变压器的成本仅为4美元。

  与此同时,格兰仕每天实行三班倒24小时工作,使得格兰仕的一条生产线创造出相当于欧美企业的6~7条生产线的产能。加之双方的工资水平、土地使用成本、水电费、劳动生产率等相差较大,并且大大节约了固定资产投资,格兰仕获得了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总成本优势。

  格兰仕拿来国外的生产线的同时又得到了国外现成的市场,这又为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市场支持,成功地甩掉了市场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等,平衡地并购了全球多家家电企业,顺利地实现了资本、市场的同步扩张,从而使自己能够在一轮轮价格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