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工程师的创业梦:“墨迹风云”天气软件掘金记(一)
详细内容
创业ID
公司名称:墨迹风云(北京)科技软件发展有限公司
创始人:金犁
创立时间:2009年3月
员工数量:20余人
用户数量:2000万
经营业绩:尚未收支平衡
融资纪录:2010年,获250万元机构天使投资。
“记得小时候,吃完晚饭,全家人都会等在电视机前,看看明天的天气预报。”金犁说道。但在眼下大热的移动互联网上,与游戏、美食、打折优惠信息推送等这些盈利模式相对清晰的应用软件相比,做一款免费的“天气预报”软件却很难激发开发者的开发热情。
那么,金犁为什么要放弃高薪的诺基亚工程师工作,在这款不起眼的免费的天气预报软件能实现盈利么?
“诺基亚”工程师的创业梦
“80后”金犁是个典型的东北小伙儿。2005年,从大连交通大学毕业的他,顺利进入埃森哲,从事塞班(Sym bian)平台的研发工作。两年后,他转而加入塞班公司,并随着2008年年底,诺基亚对塞班的全资收购,成为了诺基亚公司一名负责塞班系统开发的工程师。
“空有一身本事,却一直在给外企做软件,一想起来就感觉挺遗憾的”金犁说。于是,2009年3月,金犁找到自己的两位大学同学赵东和张雨丝,提议做一款基于塞班系统的天气软件来“试试水”。在金犁看来,选择天气软件作为切入点的原因主要是一来,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种“现在存在,十年后依然存在”的日常需求,但市场上却鲜有出色的先行者;二来,正因为其日常,用户才更有可能接受将其保留在桌面上,加上其主动联网的功能,便于以后很好地做扩展应用,来实现商业化的价值。
以金犁为主导,另两名创业伙伴,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美工,三人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进行最初的产品开发。“那时候,恨不得一天能有72个小时。”金犁笑着回忆道,“经常开发到后半夜,连服务器都是拿自己的电脑搭建的。”
经过近两个月的开发、测试,2009年5月4日,墨迹天气第一版正式发布。金犁兴奋地到OPDA论坛、塞班智能手机网等论坛上进行发帖宣传,更让他们惊讶的是,第一天就收获了2000个用户。几个月后,金犁决定放弃高薪的诺基亚工程师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墨迹”之中。
说到“墨迹天气”这个名字,金犁坦承,起初的第一个版本并不叫墨迹。“墨迹,在东北话里跟‘磨磨唧唧’(意为磨磨蹭蹭)谐音,好记吧。”他开玩笑地说道。而另一个更官方版本的解释是,希望这款天气软件能记录下团队奋斗的痕迹。
安卓和iPhone带来的新机会
尽管包括金犁在内的墨迹开发团队大多以塞班为背景,但随着安卓(Android)和iPhone ios系统在国内的持续走热,墨迹也在2010年初和2011年初先后发布了基于这两大系统的天气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