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创新是‘80后’教育创业者的信仰”(一)

“创新是‘80后’教育创业者的信仰”(一)

详细内容

“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张爱志,身上有着‘80后’青年难得的执著和韧劲,这种特质帮助他很好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创业过渡期的转型,如今,他更多的是以公司管理者的身份,为‘跨考’寻找下一步发展的新动力。”

  跨考教育集团是一所专注于为大学生提供高端学历与职业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教育机构,跨考强调中国考研精英式辅导,且针对跨专业或跨学校的考研者来说,有独特的培训技巧。张爱志从2004年开始创业至今,已经近十年。

  “跨考教育集团CEO、中国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理事、《求学・考研》杂志顾问、跨考阶梯教学法、阶梯系列书籍主策划、考研及MBA全程规划专家、复试辅导专家、跨考建筑学院创始人……”当一个个沉甸甸的称号放在一个1983年出生的年轻人身上时,你很难不对他的经历和背景产生好奇。

  回顾张爱志的个人创业史,几乎是一个从“80后”穷大学生到大型教育培训公司CEO的励志传奇。

  2004年,张爱志开始独自一人通过网络通讯工具,向线上的学生提供考北大、中科大的考研信息。接着他开始提供整个北京地区的高校考研信息。他的创业启动成本是6000元,如今他的公司规模上亿元,现金流充裕。

  “与俞敏洪当年在北大里刷墙不同,我基本是通过互联网来寻找生源。‘80后’是被互联网影响最大的一代,我也不例外。”在信息沟通并不太对称的九年前,张爱志凭借对互联网的敏锐感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创业之路。

  “在那个年代,我的行为就是创新,当时所有的考研机构普遍通过发传单和校园小广告的方式去招生,但我发现互联网的沟通效率更高,成本也低。我的第一桶金就帮助我还清了大学时期的助学贷款和创业启动时向朋友们借的钱。”回忆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张爱志至今仍难掩兴奋之情。

  “我们进入市场时,考研行业早就出现了巨头和几家大品牌。我们最初的市场份额极小,但如今在整个考研行业的营收占比位居前列。”即使后来公司规模一再扩大,张爱志仍然将网络营销放在公司拓展业务的战略性地位。

  “但是过于依赖网络营销也有弊病,2006年,我们的官方网站突然遭到黑客入侵。网站瘫痪了整整两周,我们几乎跟外界失去了一切联系,直到后来网站恢复工作,我和两位创始人一起抱头痛哭。”回忆起那段岁月,张爱志依然认为这是他创业至今遇到的最大的且印象最深刻的困难。

  最初他只是一个人在战斗,如今他的公司规模达数百人。从创业者到管理者的职业蜕变和转型,张爱志坦承自己很有压力:“管理比创业更难,因为创业有时候只要满腔的热情、赶上了好的时机就能成功,但是管理的学问则很深。公司规模从10人到100人是一个槛,从100人到500人又是一个槛,当公司员工超过千人时,需要思考的东西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