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韩寒的独唱团销量惊人(一)

韩寒的独唱团销量惊人(一)

详细内容

2009年4月,公布要办一本青年知识分子杂志;2010年7月6日发行首日,卓越上的《独唱团》订购,则在10小时内就成为网站销售榜首;2010年7月8日,《独唱团》上市两天,出版方给出的数据是:首印五十万册在两天内被经销商一抢而空。


而后,采访者问:当购买《独唱团》跟购买iphone4一样成为时尚,文艺杂志变成时髦装饰、泡妞圣品或装B工具。它和《知音》放在一起争奇斗艳。黑社会小弟和商界大腕都同时在阅读着它。你最不但愿哪一类人成为《独唱团》的读者?假如把你心目中的读者设想成一个人,他可能具有何种特质?


韩寒:无数人问过我,你的读者的定位是怎么样的,我说,我从来没有定位过读者,不管文强仍是许文强,都可以读这本杂志,当然,第一期大家是看热闹,留下的才是真正的读者。


这是一个典型的韩式回答,有一贯的玩、弄文字的幽默。当然若换一种风格来设计这个题目,有助于我们探讨这个事情的本质:问“你的目标用户是谁?你预计的市场规模?你的贸易模式呢?”


《独唱团》好像没想过融资,韩寒也从没当真回答过类似题目。一本名字别扭的杂志,一种土得掉渣的营销方式(限量版的书里藏上黄金叶,对“书中自有黄金屋”最‘原始’的解释),一个反潮流的简朴到幼稚的贸易模式(纯卖书,无广告),竟然制造了现代中国杂志出版史上的贸易传奇,是吗?不是吗?


文艺评论家殷谦评价这个被自由知识分子着力打造的精神偶像韩寒:“他何以笔墨横飞,风樯阵马?这就是天赋,文采是他生来俱有的东西。实在也不尽然,真正让读者震撼的是他的新希奇异的思惟,还有他那些让‘守旧派’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对一些现实题目的观点和态度。”


那么,是不是韩寒的社会影响力就可以完全诠释了《独唱团》的成功?


让我们来随便拿来一条微博改编一下,杜撰这样一个场景,然后再端详这个案例,假如它可以算作一个贸易案例的话:


“微博时代一切从简:跟大家分享下,我们《独唱团》的控股公司SingInTheTeam.刚完成一轮3500万美金融资。自信资本,银沙江创投为本轮投资者,兴奋资本提供咨询。感谢大家支持。但愿我们的团队以此作为"唱得更好"的鞭策,为全球X民提供更好作品与服务。期待与更多中国XX联袂在全球XXX舞台绽放。”(上述机构纯属虚构)


富有或寒酸,张扬或低调,你喜欢那个独唱团?再换个话题问:“爱签售,爱讲座,爱时尚聚会,爱颁奖仪式,爱写剧本,爱上电视秀的唐X”,或者“不参加研讨会,不剪彩,不参加演出,不参加电视专访,不写约稿,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的韩寒”,你更喜欢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