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创业 “兴趣”拿大奖(一)
详细内容
在前不久结束的山东省挑战杯第八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经过激烈的角逐,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四学生崔海洋和队友们击败了100多个对手,成功获得省级特等奖,并在随后的全国决赛中拿到了铜奖。
而今作为山东绿维酶制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正在备研的崔海洋还有更大的梦想,他相信总有一天益生菌发酵技术将更加完善,公司也走在行业前端。
崔海洋和他的队友们。 受访者供图
研究实验萌生创业想法
“当初就觉得好玩,没想到还真做了。”想到成立公司的种种准备,崔海洋仍有点不可思议,如今忙着准备考研的他已经渐渐离那种紧张渐渐远了,但准备的过程却依然历历在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大二下学期开始,崔海洋就跟着生命科学学院的程仕伟老师从实验室现有菌株出发,进行了细菌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研究实验。经过一个阶段的实验研究,让崔海洋萌发了一个创业想法,利用现有益生菌发酵技术,成立专业的纤维素酶制剂生物公司。
想法有了以后,崔海洋一头钻进了实验里,有时候为了一个小数点,经常要推翻前面所有的数据,更别提实验中的种种小插曲了。不记得熬了多少夜,失败了多少次,技术上的难关终于克服了。
几个好伙伴搭台建公司
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通知下来的时候,已是大三下学期忙着准备考研的崔海洋有点犹豫,在参加比赛与准备考研间徘徊了很久。
“兴趣是一方面,但参加比赛势必会影响考研。”在崔海洋看来,虽然实验的部分问题不大,但要提交一个公司的模型却远远不够。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参赛,组队又成了技术活,核心技术是有了,但公司里的财务、营销、推广等也不能忽视。用“总经理”雒秀琼和“营销副总经理”朱永刚的话说,他们算是被“骗来”的。因为对创业感兴趣,当兄弟班级的“董事长”崔海洋发出邀请时,他们啥也没想就答应了。土木工程学院的周婷和崔海洋则是高中同学,听了创意后,她没犹豫就做了公司画图和意见反馈的“信息员”。
雒秀琼回忆说,参赛初期,因为白天要在广告公司工作,回校时间一般很晚,累得不行只能先睡一觉,到一两点再起来开始完成自己的部分。而李秀娟一没课就会和崔海洋在自习室一起研究生产技术上问题。
经过多方准备,崔海洋的团队挤进了鲁东大学八强,有了代表学校去省里参加比赛的资格。在去山东省里参赛前,管理专业出身的包小金也加入了进来。
就这样,“一穷二白”的几个好伙伴,靠着兴趣和努力,热热闹闹地组建公司。
团结协作拿了国家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