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自主创业 奉献爱心(一)

自主创业 奉献爱心(一)

详细内容

得知芦宝平艰难创业并热心社会公益爱心事迹,是在尖山区开展的一次教育发展基金捐资大会上,简单的交谈,得知他有个别人送的绰号“缺心眼”,这更让记者有了采访他、了解他身上爱心故事的冲动,会后的几次邀约均被芦宝平婉拒,记者的坚持,芦宝平终于接受了本报走基层记者的采访。

 

  芦宝平和爱人曾经都是企业的工人,俩人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自己的车间辛勤工作,生活过得不算富裕但还能解决家里人的温饱。后来,由于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出现经济危机,单位面临裁员,2000年,芦宝平和爱人都下岗了,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部断裂。双方的父母都已是古稀之年,老人体质不好常年吃药打针,儿子上初中,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压得芦宝平夫妻俩喘不过气来。

  刚刚失业的芦宝平有过痛苦、有过迷茫,但是生活的压力没有压垮芦宝平。

  “那时真的很难,为了生活,我试着做了很多。”芦宝平告诉记者,他摆过地摊,卖过冻货、蔬菜、瓜果,小买卖生意效益不好时,芦宝平甚至还蹲市场打零工。由于为人朴实能干,做事麻利,深得雇主的信赖,一有活,老雇主就总能想起给他打电话。

  “我那时用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赢得了社会人士的认可和帮助,解决了我们夫妻下岗后全家老小的生活问题。”芦宝平接着又微微一笑补充到:“累并快乐着!”

  

  正是诚信耐劳品质,为芦宝平赢得了实施创业的机遇。2002年的一天,芦宝平帮助搬运设备的礼仪公司的一位音响师临场生病,礼仪活动组织者问芦宝平是否能操作音响,要他救场。虽说搬运设备闲暇他常坐在音响师旁边看操作,要说是动手操作,他一次也没有动手过。救场如救火。组织者将芦宝平按在调音台前的椅子上,教他操作要领和步骤。就这样,芦宝平被赶鸭子上架当了一场活动的音响师,说也奇怪,芦宝平竟然实现了第一次上手的完美操作。在礼仪公司朋友的支持下,芦宝平购买了音响设备,做起了专职音响师,接下来成立了自己的礼仪公司,进而赚到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

  2006年,芦宝平得知一家广告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欲转让,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盘,并在市残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将公司改名为爱心广告公司,招聘残疾青年做员工,不仅为他们提供工作,还在生活中处处关心爱护他们。现如今,他的广告公司职员已有20多人,其中多数都为残疾人,身患残疾的公司职员付洪英和姜山都已做到了业务主管职位。在市残联的支持下,芦宝平的爱心广告公司很快步入了经营正轨,芦宝平也加入了残联的爱心帮扶队伍,成为一名社会热心助残事业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