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晨:每一个药片都有思想(一)
详细内容
医药企业行业利润第一的名头原来一直由中外合资企业轮流把持,但在2003年,石家庄制药集团(以下简称石药)的利润总额高达8.9亿元之多,以绝对优势占据了榜首。其销售收入虽然以56.7亿元位居第四,但其盈利能力却直逼老牌利润龙头西安杨森。
在此之前,合资企业一方面以领先的市场营销手法赢取高销售额,同时另一方面又以扎实的管理手段控制成本,而传统的国企恰恰在这两方面的整体水平要低于中外合资企业。因此,要想赢取行业利润第一的位子,可谓难于上青天。其实,只要检索一下石药近几年的业内利润排名就可以发现,石药最近四年的利润排名一直是循序渐进的,石药在2003年获得行业利润第一,只是事情的结果之一。
在石药的掌舵人蔡东晨的名片上印着两个头衔董事长和首席执行代表,尤其是第二个头衔非常耐人寻味,与国内比较流行的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外国驻华公司办事处的首席代表两个头衔有相似之处。每一个熟悉蔡东晨的人都知道他行事低调,这种风格主导下的石药同样缺少名气,但在一个利润至上的时代,这并不重要。
访谈
总成本领先战略
问:2003年,石药的销售额比2002年增长了35%左右,而同期利润额却增长了100%以上,为什么利润增长幅度会大大超过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呢?
蔡东晨:一般说来,利润的高增长有偶然性因素,如去年维生素C原料药大幅涨价。但更有必然性因素,假设石药的维生素C在国内没有相当高的市场份额,假设去年的成本控制做得不好,利润增长达到销售额增长的三倍以上是不可能的。国内以维生素C原料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几大家,但惟独石药在2003年以第四的销售排名位置赢得了利润第一的行业排名,也表明了这个必然性。
问:公司运营管理费用的控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公司要取得总成本领先优势,不仅需要拼命干在产品生产和营销的成本控制上下硬功夫,而且需要在公司运营管理费用上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而国有企业在这方面做起来可能更难,石药是怎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