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施振荣学什么(一)
详细内容
第一次听到宏?,只是联想到了日本著名棋手武宫正树的那本《围棋的宏大构思》。直到1998年,任正非从国外买回100多本台湾版的《再造宏?》,送给华为所有的高层管理人员学习,才确切地知道施振荣将企业命名为宏?的含义,是要进行一场永无止境、伟大的棋赛。书中的微笑曲线和围棋理论,都曾在国内企业中广为流传。但说句老实话,当时华为却没有几个人理解任正非让大家学习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毕竟当时的华为,才刚刚确立了国内第一的位置,书中主要讲述的却是宏?在国际市场上的酸甜苦辣。一般的猜测就是,施先生龙梦成真的企业愿景,与任正非的成为世界级企业不谋而合,而宏?建立利益共同体的价值观念,也一直是华为所提倡的,因此,让大家学习《再造宏?》,不过是想拿宏?成功的经验来佐证任正非自己一贯的坚持。
一家在1994年就已经成为当时世界第7大个人电脑公司的企业,花了整整10年的工夫,才上升到世界第5的位置,实在算不上多么骄人的战绩。宏?在中国内地的表现,以目前每月2万多台的出货量,更是无法和联想每月40万台的出货量相比。但是,如果我们沿着施振荣惯用的反向思维分析一下:一个在内地市场排名第8的中国企业,居然可以排到世界的第5位,而早在20年前,宏?就给自己立下摆脱MIT(注:台湾制造劣质和低价的代名词)的誓言,开始在美国市场上与康柏、惠普等企业同价抗衡,去年更是攀升到欧洲市场的第3位。宏?在海外所取得的这些成就,的确值得我们同为炎黄子孙的内地企业好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