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斌VS柳传志 一场你死我活的故事(一)
详细内容
对于柳传志来说,涉世不深、不知江湖险恶的孙宏斌不难对付。一旦确定\不可救药\,柳传志马上快刀斩乱麻,决不手软。
1988年,除了倪光南和吕谭平受到柳传志格外关注并且\照顾\之外,还有一个群体,柳传志也是煞费苦心。柳传志提着30万港币到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之前,他特意对北京的几位管理层发了话,联想从今开始不仅要大量招聘年轻人,而且要大胆提拔年轻人,提拔错了不是错,但是不提拔、不培养却是大错。柳传志开始谋划联想的未来。于是,一大批刚刚毕业不久或者还没有毕业仍在实习期的年轻人加入了联想,而且就像打了激素一样飞速的成长。从1988年到1990年,联想出现了一批\娃娃官\,分量最重的是杨元庆、郭为和孙宏斌。
1989年11月14日,倪光南的汉卡,加上吕谭平的代理,加上孙宏斌、杨元庆、郭为这群年轻人的努力,在柳传志滴水不漏的\运筹帷幄\之下,计算所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集团,联想集团的营业额开始爆炸似的增长起来。
1990年,孙宏斌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就是他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这个过程,联想的老人们没有过多参与,分公司的头头脑脑基本上都是孙宏斌任命,因此,孙宏斌在分公司拥有很高的威信。但是,联想集团的分公司除了听从孙宏斌的管制,他们同时还应该协调好与集团各个部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然而,联想集团管理层发现他们对于分公司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权威\,他们开始向柳传志报告孙宏斌的情况。最后,一纸\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的理由将柳传志从香港请回了北京。
柳传志回到北京之后马上进行了调查,发现孙宏斌的事情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外地分公司,人由孙宏斌选取,财务不受集团控制,还有人说希望孙宏斌带领分公司\独立\出去。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柳传志马上宣布:孙宏斌调离业务发展部,调任业务部任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