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创富历程(一)
详细内容
商机:掘到第一桶金
李书福在介绍他过的人生坎坷旅途时,这样说:在战争年代成长的人,他就喜欢打仗;在商业时代成长,他就喜欢竞争。一样的道理,在科学氛围里面成长的人,他就喜欢科学技术。我们是在台州一个贫穷落后的穷山村里成长起来的人,第一不怕苦,第二不怕穷,第三当然更喜欢致富了。所以,慢慢地学着人家一步一步地干起来了。
1984年,年仅21岁的李书福凭着筹集到的1万多元钱,租了5间旧房子,与人合伙办起了北极花冰箱厂,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在做电冰箱之前,李书福还做过电冰箱零件,跟电冰箱厂打交道比较多。李书福认为,电冰箱没有什么神秘的,他做电冰箱也是可以成功的。那时候还是卖方市场,只要有产品就能卖出去。在这种大好的经济环境下李书福的冰箱厂经营得红红火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益,一年的营业额有四五千万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
1989年,李书福开办的电冰箱工厂,产值已经超过1亿元。电冰箱厂为李书福赚到了非常大的利润,可以说是他事业的起步,然而,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李书福不得不放弃了电冰箱的生产。李书福说:当初国家搞电冰箱生产的定点,我们没有进入国家的定点生产企业,没有进入定点厂就不能生产,我们就自动不生产了。停止了电冰箱的生产以后,李福就到深圳读书,学习经济管理,两年的学习让他如虎添翼。
漫漫摩托梦:从建材生产到摩托车生产
从深圳大学念完书回到台州后,李书福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重整旗鼓。这时的李书福敏锐地意识到,摩托车行业将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的行业,投资于此肯定会有收获。可是进军摩托车行业,国家政策这一道关口必须跨过。怎么办?李书福决定亲自到国家机械部去一趟。
李书福满怀期望地跑到国家机械部。接待他的负责人冷冰冰地、一脸疑惑地看着他说:你要生产摩托车?你有多少钱?你有技术吗?面对不信任的询问,一脸窘相、站在屋子中央的李书福壮着胆说自己有5000万元,技术可以请国外专家。但实际上他只有200万元。最后的答复是不行,这位负责人还让他回去好好看看国家的产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