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仔:鱼与熊掌皆我所欲也(一)
详细内容
到底是星河湾出名,还是它的老板黄文仔出名,不能一概而论。大体上是以2004年元旦为分水岭:此前,星河湾唱主角;此后,黄文仔站到前台。2004年元旦是什么时令?首届广州地产经济峰会在二沙岛上召开,有8家较有影响力的地产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出席,黄文仔闪亮登场。
就在这一届会议上,黄文仔表现出与他的基础文化背景和日常表达方式迥然不同的风范,推动涨价是自然的,不过光嚷嚷涨价不足以让人有印象。这位人到中年的番禺人,呼吁地产商要对产品质量负责,要对城市形象负责,要对文明负责。我在相关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道,他(黄文仔)用南方人特有的沙哑高亢的声音,几乎是喊出了这几句宣言。
这些话,在北京几乎每个的士司机都能侃侃而谈,在广州地产界中却是空谷足音。这些话,由黄文仔说出来,富于喜剧效果他的身上精英文化的内涵实在有限却又令人肃然起敬,因为从他发迹起20多年来,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探索,业内耳熟能详。
听名字,似乎就能知道他的草根出身。黄文仔比市面上行走的那些人更富于地方色彩。现在的他自然类似太平绅士,许多光鲜的头衔笼罩着他。最早起家大体是做贸易,这方面传说颇多,有说他是做木材生意的,还有小道消息说他也卖过猪肉。
关于他的财富也是众说纷纭:有说他的财力在广州是一等的,估计有50亿元之多,所以星河湾是衔着金钥匙出生的;有说他也是走乾坤大挪移,就是整合资源的路线,自有财产不会超过10个亿或者更少。说得最多的,就是改革之初,他曾经借40万元给朋友,后来没还,他也没介意。这样的传闻,真实性难以分辨。今日广州成功的地产商人,能够轻易拿出4000万现金做无息贷款的也是微乎其微。因此,这则传闻里所折射出来的信息,不是黄文仔钱很多,而是这个人比较够朋友比较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