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苦
详细内容
第一篇:《女人的苦与乐》
女人的苦与“乐”
——读石楠的《生为女人》有感
“苦”,看了这部小说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个字,我深深的为这个女人的命运所牵引,她走的每一步,都扎在了我的心里,我为了这个女人的命运哭泣,好在结局让我感到一丝的欣慰。
一个美丽的山乡女子,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一生曾与三个男人相伴,这三个男人给了她截然不同的三段人生经历,给了她三段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她生为女人,为人女,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为情人,她在所有这些角色中,承受着巨大的生存负载,在命运的幸与不幸中挣扎,在生命的不可测中抵御,在苦难的现实与人性的欲求中寻求生命的平衡。
可以说,疼痛感自始至终弥漫在小说和小说写作的过程中,呈现在像金桂这样的女性形象的坎坷一生中,疼痛意识成为主导这部小说的核心意识。
疼痛意识来自于人类生命意识的自我觉醒,而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则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女性作为一种性别往往被置于主导意识形态的边缘,而因其独特的性别意识,体现在文本中的疼痛,除了作为人的,还有作为女人的,而在反思人性的同时,更包含着对女性自身的反思。
疼痛还来源于女性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无意识囚禁,而追根究底来说,还是由于封建传统道德和舆论的约束和制约,生为女人,她们的意识很难逾越几千年来道德的藩篱和舆论的重重围剿。然而,舆论和封建传统道德的评价原本就不是十分公正,自古以来,对女性的责难或惩罚远远甚于对男性蜻蜓点水式的批评。而对于像金桂这样的寡妇,她清醒地意识到这些,然而却只能接受、忍耐并为此而愧悔自责。因为女性身体内在的生命渴望和本能冲动,是不能被
日常生活和传统道德甚至自己所能够容忍的。历史为女性强制规定的选择仿佛只有两种:做烈妇,或者做贞女,无一不是对人性的钳制和摧残,对女性肉体和精神的变相折磨。
“女性不是生为女人的,而是变为女人的”(波伏瓦语),面对各种外在因素重压之下的灵与肉的疼痛,女性以及女性写作都面临着如何释放如何缓解的难题,或许可以换个角度言之,这些生命中无法避免的疼痛和苦难,也可成为“变为女人”的助动力和她们拥有的财富。而无论选择抗争抑或倾诉,她们都是在努力使自己变为不同寻常的坚韧的女人。石楠说,“我有个设想,要让她在每一个人生道口活过来,叫她喊出我的心声:世界上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人类的命运可以通过抗争来改变!”(《我的文学之路》),所以石楠不是简单地再现“生为女人”所面对的疼痛和苦难,而是用笔来为那些未得到公正评价和理解的苦难者抗争:这是同样经受着苦难和疼痛的作家石楠所选择的抗争方式。
正如评论家江增培所说,“从《生为女人》的描写中,让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生命苦难的深切体恤,对普通百姓命运的人文关怀,对崇高而美好的人性的深情呼唤,对人间真善美的激情讴歌”。一个作家的疼痛意识越强,他/她的疼痛感受就越强,折射在文本形象中,往往是一个承负着灵肉疼痛仍坚定前行的顽强斗士或寂寞行者,比如我们的金桂:她所爱的三个男人(朱小毛,徐大宝,朱安平),一个背信忘义,抛弃了她,两个悄然死去,遗弃了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偏偏让她一人独自承受,然而“为孩子们活着”的生为人母的责任却一次次战胜了向命运妥协向灾难臣服的念头,所以,与百折不挠的石楠一样,她笔下的金桂自始至终以无可摧折的尊严和勇气,坦然面对着艰辛、驱逐、屈辱以及亲人们接踵而至的死亡,不断寻找生存苦难和复杂人性中活着的温馨,
借以慰藉在痛苦中挣扎的遍体鳞伤的肉身,并在这疼痛中踯躅前行。其间的过程虽艰辛异常,然而她却将一次次的苦难和疼痛都消解或缓释在善良与坚忍之中,苦尽甘来,成为对其抗争精神的最好回报与注释。我们看到,在这个纯真、善良、美丽的农妇身上,集中着中国女性勤劳节俭、仁慈坚定、忍辱负重、贤惠宽容、敬老爱幼、热爱生命的传统美德,闪烁着真善美的人性光辉。而像金桂的母亲、大宝娘、采萍这样的女性,同样像金桂一样,以无比深厚的母爱,以超越苦难和疼痛的达观接纳着苦难和疼痛,坚韧地活,并做着最大限度的抗争。
这部小说不仅让女人看到了作为女人应该为自己而活,不能再接受这样的摧残,难道女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命运吗?唯一的“乐”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张大成人,成材,而要等到这一天到底要放弃多少,又要付出多少呢?我想当今社会,女人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但又有多少女人正在经历着这些痛苦呢,希望女人们站起来,男人们更加尊重女人们。
第二篇:《女人的苦谁男人该知道》女人的苦谁男人该知道女人的苦谁男人该知道男人仅用几分钟做了爸爸,女人却要付出一生去做妈妈男人做一顿早餐你会感激,女人却一日三餐,餐餐不误男人下班床上休息,女人下班厨房做饭男人出门在外拈花惹草是生理需要,女人在家寻找心灵依靠是不守妇道女人仅用步入婚礼殿堂的那一刻就会对你死心塌地,却用一生都换不来男人的从一而终女人可以原谅男人的朝三暮四,男人绝不容忍女人的红杏出墙女人为男人洗脚捶背是理所当然,男人帮着做点家务就觉得丢人显眼女人不奢望什么父母都健康她就安心孩子放学进门叫一声妈妈她就温暖你出门前给她轻轻一吻她就感觉好幸福在她生气的时候陪她发泄,不要转身走开,她不需要冷静在她伤心难过的时候陪她说说心里话,不要逼着她找陌生人倾诉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让她感觉依靠你是对的在她哭泣的时候给她宽厚的肩膀,让她知道你是多么在乎她在她不舒服的那几天为她打盆热水,她就会记你一辈子父母含辛茹苦把她养大,在她穿上婚纱的那一刻全身心却都给了你、你就是她这辈子的寄托跟依靠从此她为你生儿育女、为你孝敬父母、为你操持家务,先为公婆着想就是天经地义,先为自己的父母着想就是不会打理生活可你想过没有,她的父母又得到什么了呢?他们只希望女儿能跟着你幸福快乐,仅这点你做到了吗?男人别说你累你在外奔波养家糊口是你的责任,你在家起早贪黑的付出是你的义务男人别说你苦女人为你生孩子时的苦掩盖了伤口撕裂的痛男人你别笑女人比你宽容大度,她为了家为了孩子可以承受你一直的出轨男人比女人小气,为了所谓的那点尊严宁可舍弃为你付出一切的妻子,也不肯原谅她一时糊涂的犯错男人看看你的妻子,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苍老占据了她的脸颊,白发出现在了她的额头,她的手也没当初的细腻柔滑这时候别嫌弃她,她嫁给你的时候是风华月貌的姑娘,到现在的失去风韵,你想没想过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你,她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给了你,而你却在她为你变成黄脸婆、在她让你失去激情的时候出去花天酒地你心里真的没有丝毫不安吗?你的良心真的很好受吗?婚姻里没有谁对不起谁,都是为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家而彼此包容只有谁不珍惜谁,错过了才知道原来你离不开她男人不要拿你的脾气践踏女人的尊严,她不是你的奴隶男人不要拿你的性格挑战女人的耐力,因为她并不欠你男人落泪是想回家了,女人落泪是选择离开了不要在她离开时才说如何如何爱她,那时她的泪已干、心
已死女人容忍男人是大度,男人原谅女人就是懦夫,什么是理所当然,善待彼此,珍惜对方吧。过错是一时的遗憾,错过就是一生的遗憾。
第三篇:《女人千万不要为难女人》女人千万不要为难女人
依照我们古老的传说,举凡上吊、溺水、中毒、难产而死者,其鬼魂会在人间飘荡不去,必须找到一个替死者,并让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死亡,自己的灵魂才能超生。
这种传说,藏着一个深层的逻辑——我必须将我所承受的苦难传递给另一个人,让那个人和我遭受一模一样的苦,那样我才得以安宁。
这种心理,在一切关系中都隐约可见,而在最亲密的关系中尤甚,它也是我们重男轻女的传统之所以一直在继续的重要原因。
江苏宿迁市一个13岁的女孩,因给四川地震灾区捐款40元,被妈妈用擀面杖活活打死。重庆綦江县的6岁女孩乐乐,用菜刀砍下自己左手小拇指,以向妈妈证明自己没偷家里的5毛钱,事发前乐乐妈妈对女儿说“没有拿你就把手宰了”。
这两起人伦惨剧有一个共同点——妈妈为难女儿。或者更宽泛地说,这是一个家庭内的女性成员的冲突。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内的女性成员相互为难乃至残杀,这一现象几乎在我们社会中的每一层面都可以看到。
小时候,在我老家河北农村,可以看到无数婆婆为难媳妇的可怕故事。那时候,百事孝为先,大多数媳妇只能忍气吞声,一天天地挨过婆婆的为难,但一旦她们熬成婆婆后,对自己的媳妇一样是很可怕。
2005年开始主持心理专栏后,在我收到的信件中,估计有数以千计的信,是女儿在痛诉妈妈,媳妇在痛诉婆婆。许多故事发生在广东数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地区,其中的故事犹如地狱一般可怕,妈妈对女儿,或婆婆对媳妇的做法,仿佛不是亲人,而是最可怕的仇人。
例如,一位女士刚刚剖腹产,就被婆婆逼着去洗衣服,结果差点死掉,最后虽然活了过来,但身体还是落下了严重的疾病。
这听起来很可怕,但远不是最极端的,毕竟婆婆和媳妇没有血缘关系。最极端的故事是妈
女性与女性的战争还体现在三角恋爱中。这种三角关系中,女人很容易仇恨自己的女性竞争对手,但却对男人手下留情,哪怕这场三角恋是这个男人主动挑起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多女人容易为难女人?
一、“痛苦之身”让女性潜意识报复
美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提出了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一个痛苦之身,而女性的痛苦之身要比男性严重很多。所谓痛苦之身,也即过去一切痛苦体验在我们身上的储藏。托利认为,一个人的身上所储藏着的痛苦不只是自己这一辈子的,还包含着家族乃至民族的痛苦。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也有类似的意思。
托利认为,女性的痛苦之身之所以远超男人,过去数千年男尊女卑的传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种传统中,女性的生命价值被贬低,女性被男人支配、压制甚至虐待,女性作为一个妈妈的角色也被蔑视,她们对人类存续的贡献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在很多时候被降格为一个生育工具。并且,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女性必须生育儿子,否则她们的生命价值和家庭地位会进一步受到威胁。
这些传统所带来的一切痛苦,都会储存在女性的痛苦之身中,这引出了各种各样的身体和心理问题,例如痛经、怀孕的痛苦和产后抑郁症,在托利看来,它们不是身体痛苦这么简单,而是女性身体中深藏着的一些痛苦在这些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活动中被唤起。
对于托利的这一论点,我看到有大量的事例可以支持。我一个朋友M,她前不久想把不到2岁的女儿送去全托,对此,她有很多说法,听上去都是为了女儿好。然而,和她深聊后我发现,她曾在不到2岁的时候
在我看来,这是M的痛苦之身在驱使着她去制造一个轮回:她失去妈妈的痛苦,在自己女儿的身上重演一遍。
也即痛苦之身,会使得她忍不住制造这样一个轮回。并且,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她和女儿的关系中,也体现在她的几次恋爱中。我发现,她每次恋爱都是到了不到2年的时候出现一些严重的状况,并最终导致分手。
这就好像是,她在最亲密的关系中不断地追求一个结果:被抛弃或者抛弃别人,以此一遍遍地重复2岁前被妈妈抛弃的痛苦。
依照我的说法,可以说,M的内心中有一个“逃跑的内在的妈妈”和“被抛弃的内在的小女孩”,她不断在她的关系中将这个“被抛弃的内在的小女孩”投射出来,在恋爱关系中,她以这个角色自居,而在和女儿的关系中,她将这个角色投射给自己的女儿。
当然,这是没有觉悟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而当M明白了她在做什么后,她立即决定不将女儿送去全托,而是和女儿更亲密地在一起,并借这个机会认识和化解她童年时被妈妈抛弃的痛苦。
这是正途,也是对待痛苦之身的最佳途径。但更多情况下,很多女性认识不到自己的这个痛苦之身,也认识不到这种投射的可怕,于是她们不断地在自己的生活中制造这样的轮回,令她们一再去伤害她们的女性亲人,尤其是她们的女儿。
二、婆婆伤害媳妇的“替死鬼心理”
妈妈通过伤害女儿,将自己的内在冲突投射出去,而另一种故事,发生在广东最重男轻女的几个地区。这些故事中,婆婆通过伤害媳妇,将自己做媳妇时受到的伤害转嫁出去。
这也不仅仅局限在婆婆和媳妇之间。我了解的一个故事中,一位单身妈妈含辛茹苦将一双儿女带大后,还要求儿女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最后令女婿和女儿离婚,也令媳妇和儿子离婚。现在,她又对孙女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这一故事的内在逻辑是,我一直没有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是痛苦的,但我不面对这一痛苦,我反而美化它,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不仅我要持有这一逻辑,我也要求你们都和我{女人的苦}.
这种心理,我称之为“替死鬼心理”,并在此前的文章中数次提到。依照传说,一些特殊情况下死亡的人,只能做鬼,不能超生,除非他使得别人以和他一样的方式死去,于是这被他加害的人就成了他的替死鬼。
在这种心理下,被男尊女卑伤害的妈妈,会将这种伤害传递给女儿,被男尊女卑伤害的婆婆,会将这种伤害传递给媳妇。于是,这种可怕的命运一直在一个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中传递。
要打破这种替死鬼心理的轮回,关键是去挑战男尊女卑的传统,同时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个“被蔑视的内在的小女孩”。相比起将痛苦投射给弱势的女性亲人而言,这是一条艰难的路,不仅要去挑战家庭环境乃至社会大环境,还要去清理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痛苦。在男尊女卑环境中长大的女子,数十年如一日地承受着这些痛苦,当她们觉得实在不能承受这些痛苦时,她们会选择合理化这些痛苦,即承认男尊女卑是合理的,而她们活该受苦,仅仅因为自己是女人。
所幸的是,现代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已轻了很多,女性想挑战男尊女卑的传统已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对很多女性而言,真正的困难不是如何去挑战,而是如何去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
然而,在一些最传统的地区,或一些男尊女卑情结仍然很严重的家庭,家庭氛围乃至社会氛围仍是很多女性的枷锁。近日报道了深圳一家医院收治的一个女孩,她被严重虐待而医治无效死去,而对她施虐的最大嫌疑人,是她的父母。仔细看这些新闻,可以看到这种女性命运的恶性传递。
一个细节是,这个女孩的奶奶来到儿子家,女孩弄坏了奶奶坐的椅子,结果招致父母的毒打。
这个细节耐人寻味,这让我怀疑,女孩的奶奶和妈妈在虐待女孩时,她们不过是将自己的“被蔑视的内在的小女孩”投射到女孩身上,她们有多么讨厌自己的女性性别,她们有过多少伤害,她们就会把这种讨厌和伤害加害到这个可怜的女孩身上。
女人伤害女人,这真是一种极其可悲的事情,希望这些悲剧能让一些女性警醒,将女性的这种命运的恶性轮回斩断。
第四篇:《女人没有男朋友的苦》{女人的苦}.女人没有男朋友的苦
1周末想逛街找不到人陪找不到人买单痛苦。
2没人叫早起没人做早饭吃上班迟到饿肚子痛苦。
3在大街上可以到处看看英俊的男子,自己却没有个可以数落的对象痛苦。4商场促销大购物,发现人山人海挤不进去,想买的东西买不到,痛苦。5满屋子乱糟糟,没人收拾,痛苦。
6郁闷的时候没人来安慰,哭都不知道向谁哭,痛苦。
7每月上网突然发现没人交网费,电脑中病毒了没男朋友帮修理,痛苦。8没法节约金钱,因为买单总得自己动手,痛苦。
9晚上一个人在家没人陪寂寞,外出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办没人可以求援,痛苦。10每天被老妈催找男朋友,电话因此被打爆,痛苦。
11想暴粗口只能对着天花板,想说我爱你只能对着抱抱熊,痛苦。12姐妹天天来找耍,想独处都不行,谁叫都是单身,痛苦。
13睡不着通宵聊天,没人约束,没人叫一声宝贝睡觉了,第二天闹个黑眼圈,痛苦!14工作累了学习困了,想找个人来撒个娇都不行,甚至都没人来问候一声,痛苦。15可以更开阔的用脚步来丈量这个世界,不担心没人陪。
16最重要的是有了男朋友,你自己再也不用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这些了,甚至你刷新着FB,都可以叫一声:老公,帮帮忙。。。
17生病了,出门,打的,挂号,吊瓶,煮粥,通通自己一手包办
18半夜肚子饿得连蟑螂都想吃了,就是不敢一个人出门买吃的
19虽然逛街不想有马脸跟在后面,但还是希望重物有人帮着提,犹豫不决的时候有人帮忙建议
20想哭的时候只有抱住枕头了,并且得自己安慰自己,自己疼爱自己,没人会在你无助的时候及时出现
21下班累了,自己去超市带着泡面回家睡觉,下雨的时候看着别人都被接走了,自己打的回家22看恐怖片的时候,用被子代替怀抱
23想吃火锅了,朋友都没时间,一个人吃又没意思,算了,还是吃泡面吧24房间灯泡坏了,那就让它坏吧,开台灯也一样
25上公交车被猥亵,没有人在身后保护,只好用高跟鞋踩**的脚
26.周末没有约会,只能睡懒觉,长肉肉
27.早起不用化妆,因为化了也没人看,只能邋邋遢遢
28.在大街上看英俊的男子,越看越伤心:“帅哥这么多,没一个是我的。”
29.可以放心大胆的参加商场促销活动,没人给你脸色看,于是越买越多,钱又败光了。
30.帅哥照片满屋子挂,不管韩国还是日本,就是没有在身边的。
31.寿命会缩短,因为生气时没有男友当出气筒
32.可以安心上网,因为没人管,也没人跟你抢,于是迷恋网络无法自拔,要么就被网友骗。
33.钱会越花越多,因为不用帮男友买衣服,所以就自己买个够
34.时间越来越空,每个星期不用抽几天时间陪男朋友,整天无聊
35.因为没人褒电话粥,手机成了装饰品
36.没有甜蜜感可言,没有人会让你问“爱不爱我”之类的问题,也没有人会回答你“好爱好爱”之类的答案。
37.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多,搞得爸妈抱怨你打扰他们两人世界,而埋怨你不找男朋友
38.无聊时只有和姐妹通宵KTV,唱得嗓子都哑了也没人欣赏
39.工作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变成工作学习狂
40.可以用更开阔的视野来看这个世界,但看来看去就是没焦点聚焦
41.没有男朋友就只能今天和张三吃饭,明天和李四看电影,后天和王二麻子逛街,结果就被说成是交际花,成天勾三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