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童话
详细内容
第一篇:《我心中的童话》
我心中的童话——《睡美人》改编
花园小学
有一个国王和王后他们结婚以后,一直都没有孩子,后来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找来了女巫,女巫说:“我可以使你们有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到了20岁以后,必须跟我呆在一起,学习我的巫术。否则,你们将失去她。“国王和王后商量了许久,因为他们太想要小孩了,只能答应了。在女巫的帮助下,国王和王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个公主,公主生下来特别漂亮,大家更是喜欢了。国王王后特别喜爱这个漂亮的公主,公主一直住在宫殿里,终日不让出门。她在王宫里,没有太多人交流,所以性格特别内向,显得很乖巧。公主渐渐长大了,她的美没有一个人不羡慕。眼看就要到20岁了,这么漂亮懂事的美人,国王和王后怎么舍得送给别人。他们为公主的事终日寝食难安,后来大臣们出了主意,说将公主藏起来,藏到邻国去。国王思前想后,决定试一试。
到了公主20岁生日那天,女巫果然来了,国王和王后说公主已经死了,女巫半信半疑,她回去占卜了一卦,测出来公主没死,而且就在不远处。女巫开始寻找,靠着巫术的感应,女巫知道了公主的位置,她假装送苹果的混进王宫,冒充王国里的卖苹果的,给了公主一个毒苹果。公主吃下后,晕倒在地。接连晕了好多天,所有的医生都看过了,都没有办法。国王将公主带回了自己的国家。公主睡啊睡啊,一睡就是100年……
公主渐渐被人忘记了,王宫也废旧了。有一天,邻国的王子打猎时走错了方向,迷了路,来到了废旧的王宫中,惊奇的发现了公主,他感叹到,这不就是一个睡美人吗?他情不自禁的上去亲吻了一口,没过一会,睡美人睁开了大大的双眼。他们四目相对,彼此就相爱了。
最后王子把睡美人公主带到了自己的国家,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二篇:《雨中的童话》雨中的童话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个童话,而我心中的童话世界中只有一个小女孩和雨儿。
雨儿,让我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它深情的演绎,总能抓住我的情感,时而弹琴,时而吹箫。每天我就这样静静的倾听着它的演绎和诉说,期待倾听它的故事,这一切只因它和幻想的小女孩是我心中的童话。
微风一吹,细雨便扭过身子,一边看微风,一边如细银针一般扎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赶紧把雨伞仰天撑开,任由那雨滴洒落在她的花伞上。小女孩摆动着她那火红的枫叶裙,手舞足蹈,脸上露着甜美的笑容,嘴角的弧度似月牙般完美,酒窝浅浅地陷了进去,她那乌黑的长发被微风吹起,飘忽不定,好像蒲公英随风飘飞一般的梦幻、美丽。
沙沙,沙沙细雨打着节拍,让小女孩陶醉了,她的眼睛微微闭上,身体慢慢地扭动着,樱桃小嘴随着细雨的节奏唱起了雨之歌。
哗啦啦大雨下起来,把我从雨中的童话世界里了拉了回来。五年级:焦芳雅
第三篇:《童话鉴赏》浅谈两童话作家
—之差别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题材,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话表现出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那往往与生活的现实是相违背的。人类童话发展源远流长,古代的神话与民间故事也可算是童话的一种。人类的童话作家两大最杰出的代表都是北欧人,丹麦的安徒生和瑞典的塞尔玛·拉格霍芙。下面我就以两位大师的一些作品为例子,浅谈一下童话作品的差别。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的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弱、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
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有些故事如《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第一部作品《古斯泰·贝林的故事》。她的第一部作品以强烈的怀旧感记录了庄园传统和生活习惯,抒发了自己的恋乡之情。文学评论权威勃兰兑斯肯定了这部以想象为主、表达人物的行动取决于内在力量、冲动和盲目性的小说的价值。1897年,她到意大利和巴勒斯坦旅行,回国后发表了以意大利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假基督的奇迹》和描述瑞典达拉那省农民去圣地朝拜的长篇小说《耶路撒
冷》。代表作长篇童话《骑鹅历险记》通过一个调皮的男孩变成一个小精灵骑在鹅背上周游瑞典的故事,把瑞典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熔于一炉,富有艺术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珍品。其他作品有三部曲《吕温斯葛尔特的戒指》和自传体小说《莫尔巴卡》等。她的作品将神与人、想象与真实水乳交融,充满了爱的情感,语言清新、极富诗意,很多被改编为电影、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鉴于塞尔玛·拉格洛芙在创作上的杰出贡献,1909年,她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第一位女院士。
因其特出的贡献和“高贵的理想主义”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塞尔玛·拉格洛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进步,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
她的《婚变》描写一位被始乱终弃的山坳村姑的故事。她历尽艰难困苦,却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高尚的情操,最终赢得了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小说结构严谨,悬念迭起,感人至深,是作者的名著之一虽未言明童话二字,但书中幼稚、粗糙、不明意图的插图却泄漏了底细。但是翻到插图背面的
文字,沮丧却又能一扫而空。只一小段,心灵的奥秘与悲哀便和盘托出,人生在故事中举重若轻。故事虽说是虚构的,但拉格洛夫却很乐意给他们赋予现实的底本。于是,故事并不总是愉快的。《飞船》便是一个奇特的悲剧,两个纯真的好孩子一路被命运抛掷出了正常的轨道,怀揣梦想葬身大海;而《被罢黜的国王》则讲述了人性普遍的悲哀、被关注的渴求与得而复失的隐痛。且不要说作者如何残忍,正如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命运前进的方向,好与坏、喜与忧,本就各自参半。可见拉格洛夫的理想主义高贵品质并不意味着她要把故事说得如何完满和谐。正相反,她似乎更乐于在关键时刻,将她笔下的人物丢到一个生死抉择的境遇中去,这一点,又颇像现实主义作家了。然而拉格洛夫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笔下的人物总饱含着的充沛的精神力,尽管他们可能并没有能力掌控这种力量,尽管这种力量会将他们引向毁灭性的灾难。但他们在精神层面上自给自足着,直到精神力的迸发在一念之间
以上就是我参考一些文献以及结合自己对两位大师的作品的一些看法。浅谈了童话作品。可以看出童话之差别。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童话。童话可以是美的,是恶的,是善的,是坏的。我喜欢童话,因为我心中的童话永远是美的,它会让我有一颗童话般的心。
~~谢谢~~
参考文献
1、中外童话鉴赏辞典(上下)[精装]~(作者),(作者)
2、《中外童话鉴赏辞典》序--任溶溶
3、《中国古代童话鉴赏》---
第四篇:《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低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调查报告》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低年级语文学情分析调查报告
泉港区教师进修学校杨文华
调查对象:泉州市泉港区南埔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
泉港区位于湄洲湾南畔,是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是省、市“十一五”规划重点打造的海峡西岸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和主枢纽港,辖有6个镇,1个街道,1个盐场,人口36.72万人。现有中学23所,其中独立高中2所,完中4所(含职业中专1所),小学61所,独立中心园7所,文技校7所,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高中在校生9337人,初中在校生12198人,小学在校生17401人,3—5周岁在园幼儿8653人。中学教职工2165人(其中专任教师1945人),小学教职工2141人(其中专任教师2054人),幼儿园公办教师114人。
南埔中心小学创办于1935年,目前办班21个,学生886人,教师69人。是一所集“花园、乐园、学园”为一体的农村中心小学。拥有高大雄伟的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秀丽多姿的园林假山,色彩艳丽的环形跑道,以及一应俱全的语音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各功能室。被评为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泉州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校、泉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泉州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泉州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和泉州市绿色学校。
调查内容:生源情况、师资情况、图书资源、课外阅读开展、语文课程“五大方面”课的开设和实施、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几方面。
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测查法、听课。
第一部分:生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校二年级学生166人,其中男生95人,女生71人;七周岁(适龄儿童)159人,六周岁4人、八周岁3人,适龄儿童占全段总数的95.78%。接受学前教育3年的有78人,2年的有48人,1年的有40人,学前一年教育100%,学前三年教育91.99%。户口所在地本村56人,本镇外村55人,本区外镇44人,区外11人,非本村学生占总数的66.3%,三分之二是“外籍”的。外来工子女人数16人,留守儿童人数58人,有音体美等爱好特长学生51人。父亲工作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13人,在企业55人,其他98人;母亲工作单位在机关事业单位10人,在企业28人,其他128人。家长大部分是初中文化程度,个别是小学和高中以上文化,大部分是农民或农民工。
二、存在问题
1、男女生比例日益失调。男生比较好动,上课注意力较难集中,学生年纪较小还容易受他人影响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女生比较细心、勤奋、听话。因此在班级里,有女生占尽风采的趋势。
2、相当一部分学生亲情缺失。166名学生当中,只有56人是本村的,外籍及留守儿童明显偏多。这些学生或是寄居在亲戚家,或是寄托在他人家,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习上得不到关注,有困难也得不到帮助,大多情感比较淡薄,心理比较脆弱,学习习惯比较差。
3、家庭教育比较欠缺。大多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三分之一左右的家长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家庭教育成为了一片空白。另外,大多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单一,有70%的家长偶尔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情况。只有30%的家长经常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情况。
三、对策思考
1、老师要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用真诚去关爱每一个孩子。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
2、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和学习情况。以激励为主,激发学生学好的自信心,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法。
第二部分:师资情况(语文)
一、基本情况
从调研资料分析显示,南埔中心小学21名语文教师中,男教师只有2名!30—35周岁占教师总数(专指小语教师,下同)的85.7%,全区小学教师40—50周岁的占4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占100%,本科以上学历占67%;受方言区影响,普通话等级考证“二甲”以上的只占52.4%,其余为“二乙”,达标率勉强过半;教龄10—15年的占67%,最高教龄21年;80%以上职称是“小高未聘”,处于“低层工薪阶级”;参加区级以上课改培训100%,参加市级以上培训62%;95%以上教师的周工作量在10—14节之间,并且兼职3门课程以上(另外的5%是学校行政兼课);喜欢语文教学、喜欢孩子达100%。
一、二年级共有8名语文教师,都是清一色女性,年龄在30至40之间。本节课执教的潘惠蓉老师12年教龄,中文本科毕业,曾获区小语课堂教学评优三等奖,撰写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是学校的低年级语文教学骨干教师,教学风格细腻柔和,注重交流,富有激情,儿童心理特点把握敏锐到位,善于将语文教学与儿童生活实践有机融合,长期执教低年级语文教学,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家长的信任,所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二、存在问题
1、小学语文教师的男女结果比例严重失调,19:2,典型的“阴盛阳衰”现象,呈现出女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强大优势。教师的男女性别比例不当,影响到男女学生的性格特征。
2、小学语文教师的年龄结构断层。大多在30岁以上,教师队伍缺少新鲜血液,年龄的偏大造成教师职业的倦怠和惰性,教学缺少激情,工作缺少上进心。
3、大多语文教师能接受新课程理念的熏陶,教学方式也能得到一定的转变。但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还不能很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学实践能力,在实施新课程中,存在教学行为的偏差。
三、对策思考
1、改善小学语文教师师师资结构,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唤醒教师教书育人的激情。
2、加强教师校本研修,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部分:图书资源
一、基本情况
南埔中心小学拥有省级示范图书室,全校学生数886人,图书总册数17065册,图书种类4412种,生均18.6册。其中,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种类968种,其中漫画、卡通类190种,童话、寓言类408种,科普类175种,其他注音读物195种,共4876册,生均13.5册。全校班级图书角班均册数89册;二年级班均图书总册数80册,生均册数2.2册;班级图书角平均册数80册,生均个人家庭藏书3册。
二、存在问题
1、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读物生均册数明显较低。如班图书大多是作文选居多,可见图书资源也存在着“被应试”的严重影响!
2、图书的利用率不高。虽然拥有良好的图书资源,但由于缺少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室的开放率并不高,平时只是按班级为单位由班干部统一出借,一般每两周出借1次,每次借出50本左右。学生阅读的课外书来源主要是“向班级图书角借”和“购买”,向学校图书馆借或者与同学交流图书的较少。学校虽有1间拥有30多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但基本只在上信息技术课程时使用,平时很少对学生开放阅读。
3、学校周边图书资源缺乏。学校周边有书店1家,除了卖教辅书以外,还卖了一些课标必读目录中规定的书籍,也有不少青少年版的名著。75%学生家里的藏书量不足10本,15%学生家里一本藏书都没有,家庭藏书量超过40本的只有一成,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读书这个“被遗忘的角落”最真实的现状。全区至今没有一座公共图书馆,没有一个供
普通百姓坐下来免费看书的阅览室,几家有卖书的超市、书店大多没有为孩子提供看书的座椅。
三、对策思考
1、学校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一步加大图书的购置和充实。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图书室的管理,加大向学生的开放力度。
2、进一步加大宣传,提升家长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共同营造书香环境。
第四部分:课外阅读开展
一、基本情况
学校近年来,通过举办“读书节”,构建“书香校园”文化,开展了“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我心中的童话”低年级讲故事比赛、“辉煌六十年”读书比赛、“诵读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每周一诗”等一系列读书活动。孩子们最喜欢阅读的课外书是漫画卡通。学生能不假思索说出来的最喜欢的读物有《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神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寓言故事》等,这说明童话故事在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你一般每天阅读课外书多少时间”调查项目里,绝大部分学生能保证20分钟左右,选择“从来不看”的占5%,这也是农村小学的必然现象。阅读课外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绝大部分选择查字典,不求甚解选择“跳过”的只有2个。近六成的学生阅读课外书能摘录好词佳句,还有16%学生能做读书笔记或批注。只有40%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能达到5万字以上。近七成的学生只要想买课外书,父母就会同意,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父母不同意。
二、存在问题
1、语文老师大多还是重课内教学,轻课外阅读。近半的老师也“从没推荐”或“很少推荐”好的课外读物给学生!近两成学生没有上过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半数以上只是上语文课时附带指导过。
2、大多家长不读书。学生读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和受老师要求的居多,被父母亲影响的只占16.7%,父母平时在家有近三成“从来不看书”,近五成“有时看一会儿”,非常喜欢看书的家长只有两成,可见爱读书能影响孩子的父母太少。
三、对策思考
1、语文老师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推荐与指导。
2、要逐步唤醒家长读书的意识,开展“亲子阅读”行动。
第五部分:学生语文课程“五大方面”的学习状况
一、识字写字
㈠基本情况{我心中的童话}.
表一:
表二
㈡存在问题
1、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及独立识字的能力不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依赖教师分析字
第五篇:《我心中的童话》我心中的童话
李恕我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八年,小学英语教学两年。发现孩子越小越难教,启蒙教育更考验教师的耐心。学生各式各样,各有各的特点和个性,不能总用一套方法去对待每个学生,因此要求我们平时多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点,留意每个细节,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处理,从心关爱他们。
认识她是先认识她的名字“童话”,很美的名字,想象着可能是一个漂亮、宁静、可爱的小女孩。我想认识她。第一堂英语课课前预备铃响起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时我留意举手发言的女孩当中是否有这个童话。直到一节课就要下课我依然没能搜索到我要找的这个人。于是,我大声的直接点了童话的名字,在我看到一个怯生生的女孩从最后排站起来之前,听到教师里开始有同学发出怪异的笑声,同时也有同学在偷偷议论着什么。我马上意识到这位同学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我还是微笑的帮助她说出了那个问题的答案,并请她坐下。接下来我从学生们和她的班主任那里了解了她一下。而对于这名学生的深入认识应该是英语作业不完成的名单上总是赫然出现着他的名字,其它几门功课也是如此。于是总是被班主任、任课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补作业,效果甚微,成绩更是老师头痛的问题。甚至,老师和同学把她归为脑子有点不好使的那一类学生。所以才会有第一节英语课上的那一幕。于是在课堂上我更加注意到了教室后面的那个她。上课经常走神,但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却试着也会思考一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