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表达爱的词
详细内容
篇一:《父母如何对孩子表达爱》
父母如何对孩子表达爱
父母的爱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孩子对父母的爱的感知,决定了孩子心理状态是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小、忧郁等。足够的情感互动,是孩子道德观以及自我评价的源泉,也是孩子向更高层次智力思考迈进的本钱。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爱”的关系最重要。父母如何表达爱,很多父母并不是很清楚。特别在实际生活中,好多父母虽然以爱的名义去爱了,但爱的“度”没有掌握好,或爱过了,或爱错了。父母该如何爱我们的孩子呢?
一、错爱的表现:
1、不同阶段孩子需要不同的爱:比如说,一个三岁的孩子,家长给他穿衣服,是孩子需要的一种爱,可是到了13岁家长还给他穿衣服,就不是这个年纪孩子需要的爱了。
2、包办的爱:所有孩子的事,父母替代孩子来做,家长总是怕孩子出错,怕孩子不行。有这样一个大学生,面对带皮的鸡蛋不知道如何吃,因为在家时,都是妈妈剥好给他吃。
3、无限满足型的爱: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是不是合理全部满足,而且在最快时间内满足,有时做不到,创造条件也要去满足。曾有新闻报道一个刘德华的粉丝,父母为了满足这个孩子见刘德华并得到刘德华的签名愿望,先是借钱,后来卖房,最后父亲竟然要卖肾来满足孩子的愿望。
4、有条件的爱:“我们都是为了你好”,“听我们的没错”,这是很多家长常对孩子说的话,他们用爱的名义“梆架”了孩子,我“爱”你是有期望,如卖房子让孩子出国,那一定要学习好,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出色。有的甚至逼孩子做父母想要做的事。
孩子和父母对爱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父母认为管教才是最好的爱,把爱变成了训斥、责骂、发号施令,有的父母是过分关心,随时随地的干预,不顾孩子的意愿,不管孩子是否需要。
二、学习正确的爱:
1、不同的爱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家长要学习在每一个当下去感受孩子的状态,用感受去互动,以接纳去分享,而不用价值去选择,或推销自己生活哲理与忠告。
2、选择适合孩子能接受的爱,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按自己成长的规律成长,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允许他有自己的空间,允许他有自己的思想,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3、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带情绪和孩子说话。在孩子遇到困难或做错事时,会对父母有一种“爱”的期待,这时父母要是发脾气,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
4、通过温暖的眼光,柔和的触觉,传达对孩子的爱意。由衷地欣赏和体谅孩子,欣赏
他们的优点,体谅他们犯错。陪伴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多腾出些时间陪伴孩子,和他们分享快乐的时光。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
每个人爱的表达和对爱的接受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们把以上的理念变成适合自己的行动,选择适合您和孩子的爱,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吧。
篇二:《信任是表达爱孩子的最好方法》信任是表达爱孩子的最好方法
“儿子上初中,沉迷于游戏,不学习,甚至打算辍学,我很担心他。我要怎么祈祷才能让他好好上学,成为学习好、体育好且听话的好孩子呢?”
曾经有妈妈这样问过我。从提问中便可以看出妈妈的贪婪,就是这种贪婪,把孩子紧紧地束缚住了。妈妈的这些想法,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甚至让孩子很想逃避。如果妈妈不愿放弃自己的欲望,孩子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为了孩子,应该像这样祈祷:“只要孩子继续上学就可以了”,“仅仅玩游戏已经是万幸了”。
如果不是玩游戏,而是在外面游手好闲、偷鸡摸狗,这就出大事了。孩子只是在家打打游戏,没有出去惹是生非已经是万幸。父母应该相信子女,这位妈妈最需要的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并不断地鼓励孩子。如果妈妈给孩子设置很多要求、画地为牢,想把孩子限制在某个狭小的范围内,是很不现实的。{对孩子表达爱的词}.{对孩子表达爱的词}.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正是随心所欲的年纪,妈妈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孩子就会开始逃避。沉迷于游戏也是逃避、抵触的一种表现。孩子试图与妈妈解释沟通,却不被接受,才会沉迷于游戏。
这位妈妈不信任儿子,却对儿子空有很高的期望。孩子若不能如其所愿,妈妈便会表现得很失望。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失望后,便开始逃避现实,并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通常,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就会这样祈祷:“请让我的孩子变好吧”,潜台词便是自己的孩子现在不够好。把孩子的错误作为祈祷的前提,因为不好才希望孩子变好。妈妈无意间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孩子,那就不要试图希望别人相信自己的孩子。妈妈若这样祈祷,最终都会自食其果。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为孩子祈祷呢?
“我的孩子很好,不会出问题的,谢谢佛祖保佑。”要以这样积极的心态去祈祷。孩子跌倒了,只要能重新站起来就是好事;失败了,只要能够重新振作,也是好事。如果这样祈祷,父母会产生对孩子的信任,有了父母的信任,孩子也会鼓起勇气去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妈妈要充分相信孩子,并鼓励他“没关系,你一定可以的”,“你很棒!妈妈相信你”。{对孩子表达爱的词}.
相信孩子,并不是纵容孩子的错误!
篇三:《对于不擅长“说爱”的爸爸来讲,怎样把自己心中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对于不擅长“说爱”的爸爸来讲,怎样把自己心中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怎样让孩子了解和知道自己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爸爸们需要向妈妈们学习,妈妈的眼睛、表情、语言、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对孩子倾诉着自己的爱,相比而言,爸爸们就要木讷得多,所以需要掌握的方法也就更多了。
弄清楚该给孩子怎样的爱
爸爸给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与孩子长得美丑无关,与孩子聪明不聪明无关,更与孩子是男是女无关。
爸爸爱孩子的唯一理由,就是他是你的孩子。如果爸爸因为孩子优秀才爱他,不优秀就不爱他,那这一份爱从一开始就已经变了味道,并且只会带给孩子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因为爸爸总是会在他身边找到比他更优秀的人,借此来敦促他努力、努力再努力。
爱一旦讲了条件,就不是真爱了。
善用肢体动作
用肢体动作表达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当爸爸的身体和孩子的身体接触在一起时,他们之间就有了一个连接点,让爸爸的心和孩子的心瞬间就碰撞在了一起。
肢体的接触,有一种静默的力量,很强大,很有感染力,能把爸爸的爱直接传达到孩子的大脑中枢里去——不带一丝杂念。
可以借鉴的肢体动作有:牵手、摸头、拥抱、拍肩、拍背、挽胳膊、亲吻、刮鼻子、理顺头发......
说出你的爱
语言的神奇在于通过几个简单的几个词汇和句子,就能把一种无形的东西(比如爱),深深刻在别人的心里。
从爸爸的嘴里说出的充满关爱的语言,犹如春风般轻柔地拂过孩子的心田,那种记忆是永远也不会遗忘的。
当孩子进步时,爸爸说:你太棒了!我从没见过你这么优秀的孩子!当孩子失败时,爸爸说:你一定很沮丧,不过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当和孩子吻别时,爸爸说:亲爱的,爸爸会想你的,我会尽快回来!当孩子算出了一道难题时,爸爸说:看来你比我更聪明啊!
当孩子过生日时,爸爸说:真感谢你这么多年带给我们如此多的快乐!当孩子出门远行时,爸爸说:放心去飞吧!爸爸永远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和他在一起
当孩子想念爸爸的时候,当孩子需要爸爸的时候,请你一定要出现,和他在一起。即使你什么都不做,只是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也能安慰他,让他快乐。你肯花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这就是最好的爱的表达,孩子在和你的游戏中,在听你讲的故事里,在和你一起搭建的宫殿旁都能感受到你的爱。
当一个听众
孩子有他自己的世界,那是一个大人们不相信、也不愿意去了解的地方。可实际上,孩子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在他的世界里感受着、见证着,他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意见想表达,有太多的发现要诉说,爸爸就来当个听众吧,这是一个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好机会。
终有一天爸爸会发现,孩子居然从他的世界里给你带来了那么多惊喜和快乐!给孩子惊喜
平淡的日子,我们最期待的是什么?是惊喜。
一份意外的、贴心的惊喜,可以一扫沉闷的空气,可以让窗外的阳光更灿烂!如果爸爸不经意间听到孩子说他是如何喜欢那种新型的自动铅笔,那为何不悄悄买来放进他的文具盒?
孩子生日快到了,如果爸爸还记得他最喜欢吃的那款幕斯蛋糕,那就打电话订购一个吧!
周末的早晨爸爸突然拉着孩子说,走,去游乐园!
原本告诉孩子要晚上八点才能回家,可是爸爸突然五点钟却突然出现在了学校门口。
生活因为惊喜而美丽,爸爸的聪明脑袋就是惊喜的发源地!
篇四:《和孩子一起学会表达》和孩子一起学会表达
高海燕
(陕西省延安洛杉矶保育院716000)
内容提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表达不仅仅指有语言……作为民族和世界的未来,孩子表达能力更是传承文明、迎接挑战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如何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在“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原则,同样适用于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语言表达、言传身教、分享、创新、交流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职业决定了表达能力对于我干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而作为一位母亲,我却经常在和自己孩子一起学习语言表达。我想,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还是我们这些有着双重身份的老师们,共同的话题莫过于孩子了,而核心的问题莫过于和孩子相处、引导和言传身教,这些都离不开沟通和表达。
沟通和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话,怎么说话,而且是和孩子说话,让孩子学会说话。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特色,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爱好特长,但是,说话——是我们所有孩子共同的优势和潜质:有些孩子说话风趣幽默;有些孩子说话绘声绘色;有些孩子说话一套一套;有些孩子说话天马行空、云里雾里……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孩子有思想、会表达、善沟通,多好的事呀!
当然啦,还有些家长说到这一点可能会有些心里没底,为什么我儿子在家里叽叽喳喳,出门就没话了?为什么我孙子从来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为什么我闺女着急了就知道哭,怎么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为什么有些孩子作文写的挺好,可就是说不出来呢?要我看,这些孩子或许很优秀,缺少的只是一种表达动力、表达氛围和表达空间。怎么营造呢?这种情况下,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适用于每一位家长,就是重视户外活动,着重于生活体验,我们的责任就是引发、供给、指导、欣赏。
这种体验在我女儿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我女儿从小是跟外婆长大的,尽管她很小就会唱很多首儿歌,会背很多首唐诗。但每回领到楼下,搂着我的腿不步不肯迈,不愿意跟小朋友们玩……根据陈鹤琴的先生提出的“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组织儿童活动场所”这一启发,我几乎天天抽空带他到儿童游乐场、到小朋友家、逛商场、去单位,和不同的人接触,找她最感兴趣的人和事……真没想到,到枣园拍照片,她竟然主动向游客问好,还给他们跳舞,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如此等等,你能不欣赏她、不鼓励她?
两岁四个月时上小班了,妈妈说,行吗?我说,没问题!她会表达吃喝拉洒,喜怒衰乐,她会和小伙伴交朋友,她在动手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知道请人帮忙,这就够了,剩下的就是适应和提高了。事实上,她是她们班唯一一个2007年出生的孩子,但也唯一一个没有因为上学哭过鼻子的孩子。我想,这应该得益于关键时候对她的沟通能力的刻意培养和锻炼有关吧,因为她会和小朋友玩、会和小朋友交流,会跟老师沟通,所以她上学的时候很忙,唱儿歌讲故事,跑东跑西,不孤独不寂寞。连我放学抱她出来后,她转身就扭着小屁屁又回去了,还
很不乐意地说:“我不回家,我要上幼儿园”,我为她高兴,因为她找到了发挥的平台、表达的环境,我相信她会一天天健康成长起来。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活教材”并不是否定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儿童在自然、社会的接触中,在亲身观察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语言表达尤其如此。我们不强求孩子就得成为外交家,但孩子在台上台下都临危不惧、娓娓道来,我们欣慰吧?我们不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但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健康快乐、风趣幽默,作文有条有理,我们高兴吗?我们的孩子不一定要成为商界奇才,但他跟谁都能谈笑风生,对答如流,各类朋友遍天下,我们就知足吧;我们的孩子也许不一定当法官,但是在朋友或亲人的矛盾纠葛中三言两语,就能化干戈为玉帛,重修于好礼尚往来,我们佩服吧?我们也没想说孩子以后就能成为明星或呼风唤雨的人,但如果我们的孩子凡事沉着应对、落落大方,经常是伙伴中举足轻重的拿主意的人,没准您会得意地说,“噢,不错,有前途”。
其实,不论是伟人、能人,还是普通人,生活中离不开与会人交流,言语沟通。小到表达意图、写好作文;大到交朋结友、人际往来;再到升学就业、提拔升迁,仪态表情,语言表达真的是效果各异,千差万别呀!
有些家长朋友可能会说,平时只顾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没有意识到语言表达会这么重要。其实,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关节,大到社会单位,小到学校班级,准确得体的表达如每个环节的润滑剂,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梳理事务中,也提升了个人的影响力和魅力。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使自己的孩子善于表达,简单来说,三句话:首先要有引导鼓励孩子表达的信心和动力,同时营造有利于孩子表达的氛围,另外,倾心伶听。听孩子表达观点、表达感受、表达爱……想想这几个词“平等,温暖、和谐,幸福感,感恩”,我们做到了吗?我们引导了吗?我们在孩子的表达中感受到了吗?
陈鹤琴先生倡导“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我的理解是,期望孩子做的,我们先身体力行,如果没有做到不要紧,我们和孩子一起学,一起做,这就是言传身教。我女儿在《毛岸英》电视剧时,看到毛岸英给爸爸洗脚,回头就对我说“我长大了也要给爸爸妈妈洗脚”,你让她试试,其实洗脚并不难,不一定长大了才会,她就会有试试、挑战、创新的欲望。有一天当她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后(比如说自己洗袜子),你告诉她,孩子长大了真好。长大了还应该干什么?比如说分床睡,比如说保护小朋友,比如说帮老师分食物,帮妈妈擦桌子,还可以帮老奶奶……,引导到帮妈妈洗脚。如果您的孩子很认真地这样对您说,您高兴吗?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肯定、鼓励,这就是言传!我们就是想让孩子知道,这样说妈妈很自豪,而且妈妈特别希望你这样做。孩子脑子里就强化了一个概念,帮妈妈会很高兴,那帮别人呢?好,下次我也会帮老师,帮小朋友,帮爷爷奶奶。
再进一步,《妈妈洗脚》那个公益广告片大家都看过吗?就是妈妈经常给奶奶端洗脚水,有一天,孩子端了盆洗脚水给劳累的妈妈:“妈妈,洗脚”,妈妈脸上那个欣慰,那个满足呀……这是什么?这就是身教。
话说回来,如果面对孩子当时很认真的表达,您会怎么样?或者类似情况您的处理效果(互动,目的是不光要肯定,还要引起孩子的重视)。您要是很不以为然地“给老子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别光嘴溜了”、“好了好了,睡觉睡觉”。如果您的孩子为你端这盆水溢的木地板上全是水,而您来个“净给老子添乱”……大家想想,如果您是孩子,您会怎么想呢?所以说,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并分享孩子喜悦,这一点也很重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我的美丽人生》中,一个老保姆为什么会和得到东家的两个女儿尊重和爱?一
个进城打工的单身妈妈,她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更没有上过师范,但因为她也是个母亲,她尊重、在乎孩子的感受。大人信赖她,孩子依赖她,帮老大缓和了婆媳矛盾,帮老二争取到了真爱。她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说真有的话,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耐心沟通!试想想,一个农村老太太能做到,那些有文化、有学识、有处世之道、有社会经验的爸爸妈妈未必能做得到。为什么不努力调整下自己,放下家长的威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沟通呢?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而这一点,是现在的父母最容易忽视的。
幼儿园有一节课叫分享阅读,有孩子、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的部分。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可以分享、回顾、盘点和显摆的内容太多太多了,享是什么意思,享受、享用,那是一种幸福。分享也是激发孩子表达欲的一个不错选择——用心和孩子分享。分享成长的快乐、分享学习和游戏的乐趣。和孩子回顾成长历程,让他学会梳理思路,学会复述、学会思考,学会临时组织语言,家长参与回味并及时肯定孩子进步的轨迹,孩子会很高兴,您也会很快乐。我的姑姑一说起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见真正的汽车,兴奋的说:“都都(姑姑),嘀嘀来了”,她比我妈妈还幸福,因为我是她带大的,而我呢,特别感激她珍存我童年的点点滴滴,噢,原来我也曾经那么天真可爱,原来我成长中给亲人们也带来了快乐和幸福,原来我小时候也吐字不清!
所以说,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口才,只是暂时的没有表达出来,发挥出来。如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开拓者陈鹤琴所说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让我们和一起孩子学会表达,和孩子一起创新表达方式,让我们的交流沟通突破年龄的限制,让陈鹤琴先生“有吸收、有改造、有创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受益于更多的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教育文集》陈鹤琴
2、《幼稚园的课程》陈鹤琴
3、《陈鹤琴全集》陈鹤琴
3、《新课程研究》(2011第12期下旬刊)
篇五:《托福口语短语:表达爱的词汇》智课网TOEFL备考资料
托福口语短语:表达爱的词汇
摘要: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托福口语中可能出现的有关爱和喜欢的常用词汇,希望对大家积累托福口语词汇有一定帮助。
1.astandingovation起立欢呼
2.acquireatasteforsth.对...有兴趣,开始喜欢
3.attachto1.依附在...上;系在...上2.依恋;喜爱3.认为...有重要性
4.befondof喜欢;偏爱
5.carefor1.照顾,照看2.喜欢,喜爱
6.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