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详细内容
篇一:《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一、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教语文,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课伊始,俆老师以《五星红旗》这首歌导入新课,为下文的学习作了情感铺垫。学习中,学生了解了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旅行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和帮助。学生不但了解了文本的内容,而且也受到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抓重点词、句品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面五星红旗》这篇课文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长文。俆老师没有逐句逐段的讲解,而是抓住了文中的三次描写鲜艳的五星红旗的重点句进行品析,并适时地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感受到文中“我”把五星红旗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对于吃力、趔趔趄趄两个词通过同学的动作帮助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课前查找工具书。可以把字义进行串联理解等等。
三、落实了字词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学中,老师检查了学生生字词的读音,并对一些多音字背包、处境进行了指正。并对“漆”字进行了笔顺
指导。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通过动作理解词意等等,落实了字词教学。
四、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课件出示了面包店老板表情及态度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提问:“你为什么要帮留学生付医药费?”“你为什么开始连面包都不肯给我,而现在还要帮我付医药费呢?”他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找出文中“我行动和做法让你感动的地方”来减缓问题的坡度,注重培养了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青年教师们,只要你们保有一颗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你们的教学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篇二:《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定稿(1)》《一面五星红旗》说课设计
宏伟实验学校
谭晓琳
2013.5.26.
《一面五星红旗》说课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宏伟实验学校的教师谭晓琳,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呈现本课第二课时的说课内容。
课件出示:【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说理念
优化组合、营造和谐——说教法
立足课堂、渗透理念——说过程
总结提炼,深化主题——说板书】
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
《一面五星红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文中的“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最终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
本单元围绕“国际理解和友好”来组织教材内容希望通过教育的作用使学生明白世界各国之间要相互尊重,各国人民应该友好往来和平共处。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体现,而本课语言朴实,思路清晰,在表达的特点上采用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工具性的体现。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解读并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我拟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使学生懂得只有维护祖国尊严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我确立本课重点、难点分别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说理念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自
主学习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文本提出质疑。针对以上对学生的分析,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将立足于学生注重体现以下理念:
1、教学过程中的以疑为线,坚持“顺学而导”的原则;2、教学方法上的读与思相结合,坚持“合作探究”的原则;
3、学生能力上的读与说相结合,坚持“整体提高”的原则。三、优化组合、营造和谐——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朗读感悟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叙事清晰,描写细腻,可读性强,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学中通过个别读、小组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我”对国旗的赤子之心、外国老板的善心,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与内心世界。2合作学习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3、想象拓展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歌曲声中,启发学生借助教材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并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认识,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整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原则让学生采用自主读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借助老师提供的“想一想”、“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等学习环节来完成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四、立足课堂、渗透理念——说过程{一面五星红旗评课稿}.
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拟定为以下五个环节:
出示课件:(一)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二)自主读文,品味语言
(三)直击重点,理解变化
(四)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五)布置作业,延伸情感
(一)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文章不是无情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过:“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热爱祖国是教师应在孩子的人生画布染上的底色。那一面五星红旗是祖国的象征。如何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五星红旗”所蕴涵的沉甸甸的意义,对孩子理解文本中的“我”的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铺垫作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就创设了“通过上节的学习,文中的哪部分内容让你特别感动?”这个问题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们带入了对全文的整体性回顾之中,开始不由自主的回忆旧知。与此同时,也被文中“我”的行为感动着,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情感的铺垫。
(二)自主读文,品味语言
《新课标》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教学中,我设计了不同的阅读形式,组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研读文本、感悟文本。特别是理解几处重点词句时,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反馈交流,然后带着感悟读,最后老师引领学生品读。这样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丰满,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语言实践就是要带领学生研读文本,反复品味,读出文中情,品出文中味。在教学1——3自然段中,研读“我”的危险处境时,当学生找到以下相关语句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出表现“我”处境危险的关键词,并通过切身的感受、老师语言描述的情境和查阅工具书随机理解了“漆黑”、“无影无踪”、“荒无人烟”的意思,让学生感悟到留学生当时处境的危险。并马上让学生想象此时留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下文埋好了伏笔。在教学4——12自然段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已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语文更有趣了。这篇文章中明显矛盾的地方便是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截然不同。因此,我抓住时机,在学生找到描写老板前后变化的语句师我在大屏幕出示这两个句子,学生通过语言对比读、及“双手一摊”与“冲我竖起大拇指”行为对比读不难体会出老板态度的转变。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老板前后的态度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同?采用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引出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直击重点,理解变化我以刚才提出的问题来导入这一环节。为了解决问题,让我们来聚焦“我”的所作所为。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我在本环节中通过自读、品读、引读等几种形式不同的读法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让学生逐步体会作者面对老板的要求宁可挨饿也决不用五星红旗交换面包的爱国之情,从中受到作者爱国情感的熏陶。并进一步理解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原因。在教学【我
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几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再反复品读“犹豫”“慢慢”“愣了一下”“久久地凝视”这些词语是怎样通过“我”的表情、动作的变化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感悟出“五星红旗被河水冲洗后,怎么还依然那么鲜艳?”教师适时点拨:语言有温度的,你们刚才说了“我”非常爱国旗,即使五星红旗被河水冲洗,留有痕迹,当在作者的心中五星红旗是他的最爱,所以五星红旗依然保持她的庄严,依然是那么鲜艳。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再读一读这句话。通过点拨,引导学生加深对这一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在教学第10自然段时,我通过引读将学生带到作者的当时的处境及决心,:面对店老板提出的要求,“我”宁愿饿死,也不会用国旗换取面包,作者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引导学生读)“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又通过“当你读完这段话后,你想跟作者说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有创意地阅读,谈出自已的感悟,理解“我”对国旗热爱的赤子之心,这也是课标中强调的“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一个要求。有了以上的教学铺垫,在回到刚才提出的问题相信学生会很容易理解老板态度的变化的原因正是被我的爱国之情所感动。文章的重点得以突破。【此环节设计是希望学生在读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创新思路,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能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句子蕴含的真谛,真正达到品读感悟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让学生在《五星红旗》的音乐声中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位留学生从死亡中走出来的你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心情会怎样?同桌相互交流并把你的感受写在纸上。写完后我让学生在高昂的音乐声中欣赏了三组有关五星红旗在不同场合高高飘扬的画面。把语文教学从教室这个小课堂延伸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酝酿了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爱国志。整堂课的教学我本着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从而在“读文”与“悟道”中搭起一座桥。
(五)布置作业,延伸情感
1、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2、摘抄文中感动你的句子,并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篇三:《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1)》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是让学生懂得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二是学习一些刻画心理活动的方法。
一、为此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
2、了解作者运用外在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手法。
2、过程和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三、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进课文。
文章本不是无情物,语文脱离了感情,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就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所以我首先给学生播放几张幻灯片,看完后老师导入情境:“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它是神圣的、庄严的。每个中国人都深深热爱着五星红旗。国旗,在他们心目中,有时候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中国留学生与五星红旗的感人故事吧!从而导入新课。
二、走近课文、体会感情
我把本篇课文分为了三大版块:
1、不幸遇险。
2、拒绝交易。
3、赢得尊重。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版块——不幸遇险。
在第一版块中,我运用了朗读感悟法,先让孩子找关键句,品读关键句让孩子感悟作者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再来说第二版块——拒绝交易。
在这一版块中,首先,我运用了合作学习法和演一演的方法来表现作者在危难时刻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拿国旗来换面包的爱国主义精神。其次,通过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揣摩,通过对人物态度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感情朗读的方式升华情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位留学生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版块——赢得尊严。
在这一版块中,我运用了对比教学法。通过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体现了面包店老板对中国留学生国际之间的友谊,激发学生不管何时何地都要爱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才能得到别人理解和尊敬。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展示幻灯片(南极升旗、港澳回归、申奥成功、背景音乐《红旗飘飘》)件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生在感人的氛围和爱的旋律中,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真正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我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用心感受。
通过孩子们画国旗、唱关于国旗的歌、诵读关于国旗的诗句,来表达对国旗的热爱!
通过对文章重点的展示、探究,拾级而上,步步深入,由文悟情,由情赏文,使学生在读,思,议、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四、说板书
我用简洁明了,突出重点的方式设计板书如下:
26、一面五星红旗
只有自重,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篇四:《《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一面五星红旗》说课稿
英才实验小学高冬华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一面五星红旗》的第二课时,这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位海外的中国留学生,在一次假期的漂流活动中发生了事故。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来了外国朋友的尊敬。本组教材的模块以“爱国情感”为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我围绕“热爱祖国为荣”的情感线索,挖掘文本资源,让学生通过多元的解读来感知文本,吸纳文本,理解文本,进而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在教学中有效生成和升华。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感、动作变化的句子,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
提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变化,难点是用外在动作表达人物
内心情感的写法。
四、说教法、学法
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和较难理解,
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并非易事,文章表达情感含蓄,全文并未写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句句流露出“爱国”真情。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较多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体验文本,激活思维,在学习中生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另外重视读的训练,在读中感悟文本,在读中升华情感。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设境法。2.朗读法。
3.合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