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
详细内容
篇一:《童年记忆之奶奶》
梦想曾在稚嫩的手心里放飞,情感也曾在不断的追求中升华。童年的记忆绵绵不断,如春雨般缠绕着我的思绪。醉在午夜,梦回故乡,痴恋那段曾经的往事。想起我的奶奶。其实故乡和奶奶都是我梦里依晰的记忆。我在故乡出生,是奶奶把我看大,可我并没有印象。大多数的事情也都是听妈妈说起来的才有点印象,那种印象是模糊的。三四岁的时候,我和父母一起到东北定居。那时叫闯关东,因为山东实在是地少人多生活困难,很多人都背井离乡到东北谋生,我们家也成为千万个闯关东家庭中的一个。那时我已经有了一个弟弟。听妈妈说奶奶是个小脚老太太,奶奶曾经用蹒跚的脚步抱着我,在我们老家的祖屋里把我看大。奶奶一共生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一生中受了很多累才把他们抚养大。而我的一个姑姑却在58年最困难的时候因饥饿死了,我的父亲在那个饥饿的年代也差点死掉,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吃饱喝好,才到东北来闯关东的。奶奶的牙齿掉的比较早,看我的时候就已经一颗都没有了,那时奶奶总是用干瘪的嘴咀嚼一些山东的地瓜干什么的给我吃,我依然吃的很香。妈妈说不让奶奶喂我的,怕奶奶的气管严传染给我,也说奶奶咀嚼的不卫生,可没人的时候奶奶还是一样的喂我,我一样长的白白胖胖的。听说两岁的时候我已经能背出很多毛主席语录了,像《愚公移山》什么的,在好多年以后我还能背出来呢。实际上奶奶和妈妈都不识字,我也只是跟着她们去参加一些会议听来的,奶奶那时也很上进。对奶奶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爷爷去逝的那年,那是我记事以后唯一一次和奶奶的见面。那时我七八岁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听到爷爷病危的消息后我和父亲就赶回山东老家,没几天爷爷就病逝了。那也是我记忆里对爷爷的唯一印象。而奶奶的印象却在我脑海时扎下了根,矮小的个子,能有一米五,瘦弱的风都能吹倒,祖辈女人相同的小脚,脑后梳一个山东人特有一髻,穿一身黑色的粗布大襟衣裤,裤腿在脚踝处用绑腿绑着,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脸上的皱纹特别的多,嘴也更加干瘪。没有什么可以形容奶奶与普通的老年妇女有什么不同。对于我的到来,奶奶这个心目中的长孙可真是高兴至极,毕竟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和奶奶有着特别深感情。奶奶的老宅子在村子的中间,两间低矮的毛草屋,屋顶的草棚上长满了青苔,干打磊的院墙不到一人高,墙头上的仙人掌开着黄色的花朵,院子里的梧桐树长的茂盛,枝叶伸到了胡同里,树上开着一串串紫色的花朵。胡同里摆着奶奶经常推的老石磨。奶奶的屋里除了一个柜子没有什么家具。那个夏天,爷爷的坟就埋葬在了家乡学校旁边的杨树林里,在别人的哭声里,我在爷爷的坟上跑来跑去,那时我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在家的日子很短暂,但这一段时间我和奶奶的感情迅速升温。这一次也是我和奶奶的最后一次见面,奶奶去逝的时候我上学了是弟弟回去的。但是我对奶奶的记忆一直不忘,那种绵绵的亲情一直在我心底,一直梦着在奶奶怀抱里的那些日子。奶奶离开我很多年了,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到奶奶的坟前和奶奶说说童年的故事。看着那些高大的白杨树和那些飘飞的杨絮,仿佛我就是那树上的杨絮,飘的再远也离不开这生我养我的故土。我的根在故乡,我的心在故乡。
篇二:《我小时候的故事》我从零岁到三岁是泗洪的奶奶在乡下把我带大的。我会说的第一句话是“阿奶”!在三年中,我看见上了年龄的女人都叫“阿奶!”她们都说我好聪明,好懂事。
三岁后到了苏州,我的活动环境是农贸市场。在市场看见收钱的阿婆我也亲热地叫她们为“阿奶”。她们说:“不行”,“得叫阿婆。”她们教了我“阿婆”这两个字的发音,还让我学了两遍才放我离去。
第二天,上市场我又看到那些收钱的阿婆又叫成了“阿奶”。阿婆们又纠正了我。第三天,还是没有改正“阿婆”的叫法„„一直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纠正,我终于学会了用“阿婆”来称呼上了年纪的女人。我学“阿婆”这两个字太慢太慢了,所以在菜场里就传出了我的笨名。
篇三:《我奶奶的故事》我奶奶的故事
我有一个很棒的奶奶,她今年七十三岁,她每天买菜做饭,忙里忙外,别看她整天乐呵呵的,她肚子里的故事可多着呢!
当我还在我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奶奶就在老家为我买好了一只很大很大的摇篮,襁褓中的我在摇篮中伴着奶奶的歌谣成长。“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跌落坎,坎无路,爬上树,树无桠,跌落坑子下;坑水流,捡黄豆,黄豆香,炒南姜。。。。。。”奶奶就用这样的歌谣传唱着我的童年。我蹒跚学步时候,每当我摔跤在地,奶奶总是很心疼地叫“哎哟,我的狗啊,”然后一把抱起哇哇大哭的我,用脚拼命地跺着地板,嘴里就狠狠地骂“都是这个地板不好,害得我孙女又摔着啦”。当时似懂非懂的我似乎就解恨般地马上不哭了。
奶奶很俭朴勤劳,每天早上小鸟叫的时候奶奶就起床了,当我从睡眼朦胧中醒来时,奶奶已经把早饭端上桌啦。奶奶常说以前日子过得可苦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也要省着用呢。奶奶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樟木头老市场,因为哪里的菜比南城市场便宜,她宁愿每天辛苦地多走几里路。爷爷笑奶奶说,奶奶每天不是在老市场,就是在去老市场的路上。要是那天爷爷贪方便偷偷地在南城菜市场捎了菜回来,准会给奶奶批了一顿。黄昏时爷爷把厨房的灯开了,奶奶炒完菜出来马上就把开关按掉了:“这么亮还开灯又浪费啦!”爷爷就满脸委屈地叫起来:“黑麻麻地,面条都吃到我鼻子啦!”
奶奶从小就跟牛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太公是牛贩子,家里养着一大堆的牛。奶奶上小学一年级时刚好8岁,太公安排她放8头牛。每天一大早,奶奶就背上书包,牵着她的牛部队去上学,她把牛拴在学校的柱子上,奶奶上课的时候,牛就在学校旁边的草地上静静地吃草,等奶奶上完课放学时,牛也就刚好吃饱啦。
有一年的夏天,奶奶赶着她的牛群去河边洗澡,牛洗得舒服就一直游到了对岸,眼看就天黑啦牛还不肯上来,奶奶可急坏了,就淌过河去,用她的小手拉了这头,再拉那头,总算把它们都揪了上来,这时天全黑了。当奶奶赶着她的牛群走回到河中央时,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响了起来,奶奶一听,糟啦,发洪水了,洪水眨眼功夫就冲了过来。奶奶急中生智,牢牢地用双手抓住牛尾巴,把身子吊在洪水中,只露出了她的小脑袋。牛一步一步地摸着黑把奶奶跎过了河,奶奶终于捡回了一条小命。后来,奶奶就生下了属牛的我爸爸。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对自己说,要像小时候的奶奶一样,不要怕任何困难,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勇敢地向困难挑战,美好的风景就会属于我们!
奶奶和爷爷操劳了一辈子,含辛茹苦地把我爸爸和几个姑姑拉扯成人。现在又百般呵护地照顾我,我永远爱我的奶奶。今天,我要把这个故事献给我的奶奶和所有小朋友的奶奶,祝她们永远健康开心,祝她们的晚年永远幸福安康!
篇四:《奶奶的故事》奶奶的故事
奶奶出生于1932年古历腊月十七,老奶的娘家在现在的庆城县叫冰凌岔的一个地方,奶奶出生的那会儿,日本
鬼子还没进中国,**他们还在江西玩„
奶奶讲的最早的一件事,是她大概四五岁的时候,说她有个三叔,天天抽大烟,来她们家要油点灯,(因为抽大烟要点个油灯)其他人都骂的不给,她就去给偷,趁我曾外祖母睡着时,偷偷跪上案上,偷的往她三叔拿来的小瓶瓶里灌上一瓶油。然后三叔就会给她那种板板糖吃。那种糖我们小时候也吃过,用麦芽熬出来的,白色的板板,吃起来很粘牙。奶奶说这些的时候,显得很开心,我想,日本鬼子还没进中国的那会儿,小孩子能吃个糖,应该是特别特别的甜
吧„
接下来的回忆,就满是痛苦的血泪了„因为那个年代的女孩子必修的一课——缠足„奶奶说她差不多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缠足。那会儿在窑洞壁上挖两个洞,大小差不多脚能伸进去,然后用白布把脚绑住,塞进去。其实远没有绑住这么简单,因为要用布把脚上肌肉绑死,让没有知觉,然后把骨头弄畸形,然后把所有脚趾头弄死,直接折下来,贴在脚掌上,这样就把脚弄小了。说那会儿曾外祖母打的每天晚上给她绑上塞洞里,她就痛的喊一晚上,第二天还要拉着你在院子里走,鞋里全是血!我说那痛的能走吗,奶奶说那由
不得你啊!直到绑的样子固定,脚上没了知觉,才算好了。直到奶奶七十多岁时,还一直脚痛的穿着两双袜子,记得有次帮奶奶修过趾甲,脚骨头被扭的乱七八糟,满目苍遗„不知道中国那个混蛋弄的缠足风俗,那双脚上,古往今来,多
少妇女的血泪啊!
再下来,就到奶奶嫁到我们家的事了,这个奶奶没有详细的说过。我们小时候有个儿歌,:“豆豆菜,顶锅盖,你{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
爷娶你奶时你没在。”呵呵,玩笑了„
奶奶到我们家时大概十五岁,那会儿都是很早就结婚了,她说她来我们家时我二爷才一两岁,天天嚷着要她饱,
时光壬冉,二爷如今都快70了„
还说那会儿结婚都要把头发盘起来,都要银首饰,耳环。每天都要弄好,要不婆婆会收拾你。我就问奶妈把她的银首饰都那去了?呵呵,岁月变迁,早随着时光一起流逝了„再往下说的事情就是奶奶到我们家以后的事了,平凡的日常琐事中有着不平凡的生活史诗…
那会儿太爷也就是曾祖父带着一家人就山里览生计,从现在的老家走了一百公里的一个山里,靠着几双手开垦了好几个荒山,种地,放羊…那个山的地方离奶奶的娘家应该是不远,老听他们说起山里的事情,但我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奶奶说那会儿正值战乱,土匪,马家军,乱打一通。那会儿常有队伍来抓壮丁,爷爷每天白天就拿几个馒头到山沟里
水冲下的洞里去躲了。一天来了当兵了,扛着枪来抓人,把她吓的楞在院子里了,那些人进来不知道问啥,她吓的没答,向她脊背就打了几枪托,曾祖母赶紧出来把她护住,说小孩子不懂事,给你们做面片子吃。然后给他们做了顿面片子,走的时候还抗走了一袋粮。
奶奶说这些时,我们正看着一个抗日的电视局,奶奶给我说看她活的长吗,挨枪托的时候真没想到自己还能活到现在,我说你看那些坏人早就灰飞烟灭了,您依旧健康的活着,多好啊。
再后面讲的就是山里无休无止的干活了。说那会儿我们家种了好几个山头,有几百个羊,爷爷每天去较远的山上放大羊,她和我姑奶在附近放放小羊,有天她们看着狼跑进来,拉走了两个羊羔。晚上吓的不敢回家,怕太爷骂她们,吓的躲在山窝里,晚上都大半夜了太奶奶来把她们找回去。说那会儿山里的狼特别多,动不动就把羊拉走几个。{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
说那会儿我们家是素食,不能沾荤腥,葱,韭菜,蒜不能下锅。山里那会儿日子并不差,攒下了很多粮食,说那会儿的羊特别多,但又不让你杀个吃,很多都被狼吃掉了。素食传统只到解放后才被推翻,要是没推翻,现在非馋死我不可。山里的日子过了快三十年吧,那会就我们一家五六个劳力,每天就在不停的劳动,攒下了很多的粮食。但共产党的队伍经过,拿走了180石的小麦,没给一毛钱。一石小麦大概有
400斤,也就是大概七万斤的小麦被白白拿走了,后来看到电视上党的群众政策有多好多好,我就只能笑笑了…
再后来就到解放了,解放后太爷决定从山里回老家来,老家就是我长大的地方,石崖原。其实那会儿山里的日子过得很不错,老家却什么都没有。但太爷还是决定回来,要是没有这个决定,我现在不会坐在大学的课堂里,那个山里可能连个小学都没有的吧,但也正是这个决定,奶奶的生活多了太多的苦痛。这都是后话了…
一大家子人不会一起回来,爷爷和奶奶做为先遣先回来,奶奶说她刚回来在我们沟外面现在十爷十奶家的那里的一个窑里住。爷爷就不停的从山里往回运粮食,老家离山里有一百公里,每次爷爷背两斗,驴驮六斗,一天走五十公里,晚上还要在半路住一晚,四五天一个来回。差不多一直运了两年多,运回来的粮食用了四十石买了一个姓董的人家的一处院落,还有二三十石买了十几亩地。
奶奶说这些的时候,我真的很难想象的到,几万斤粮食就靠着一人一畜从百公里外走着运回来,怎么可能完成,但确定完成了,做成这件事的,是我的亲爷爷。爷爷走的这些路,最起码能从乌鲁木齐走到青岛,再从哈尔滨走到广州,给中国打上一个X……
基本安顿下以后,山里的其他人才回来,太爷,太奶奶,二爷,三个姑奶…一切都好像幸福生活开始的前奏,然而,
似乎恶梦才刚刚开始…
老奶刚从山里回来的时候,在现在的沟外面,和四奶还有谁一起住,说过那个时间的一件事,让我刻骨铭心的难忘。说那会儿村里有个孩子,十一二岁了,还一直光着屁股乱跑,她问四奶这孩子是谁,怎么了。说是这孩子是我七太爷的弟弟,是个智障,也就是俗称的闹残。这孩子每天都受七太太也就是他嫂子的打骂,每天都吃不饱。每次跑下我老奶这儿,她总要给一个馒头,也一直帮着补补衣服。一直照顾了有大概两年,有好长一段时间她再没见,去问我七太奶,说是早没了。原来是感冒了好几天,没人看,可能是昏迷了两天,他爸就用独轮车推的倒在沟里,用土埋了!关键是那会儿,这孩子还没断气!天呐!天呐!真的想象不到我刚听这件事时的感受。{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
这里可以腾些地方出来说说七太爷他们一家后来的情况,可能会有些不尊敬长辈,但还是说说吧。七太爷是个挺和蔼的老头,那会一直在南李街道修自行车,我们去赶集老把车子放他那,我弟弟老淼偶尔帮他,他特别喜欢弟弟,说他死了要把他的那些东西传给老淼,我不禁一笑,难道老淼以后会做个修自行车的…还有七太爷酷爱下棋,快要输了就把棋盘一把弄乱,不承认自己输了…记得我和老淼刚学会下棋,他就叫我们去下,高吊马这招就是那里学的。老人家病重的时候,还叫我和老淼去下棋,我们拿去和他下,他说他眼睛
篇五:《我和奶奶的故事》我和奶奶的故事
都龙镇辣子寨小学张梅
我的奶奶很平凡也很普通,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村老人却给予了我不平凡的爱。奶奶今年已经70多岁了,满头银发,削瘦的脸庞、额头上布满了一条条饱经风霜的皱纹,向人们诉说着她那70多年一波三折的辛酸往事,看上去既是那样的慈祥,善良,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记得我6岁的时候,奶奶把她珍藏多年的银手镯送给了我,当时我的眼眶就湿润了,因为这是奶奶嫁妆中她最喜欢、最宝贵的,奶奶不给妈妈,也不给婶婶,却给了我这个刚刚满了6岁的小孩,可见,奶奶是多么的疼爱我。
我今年已经上六年级了,我没有辜负奶奶对我的希望,除了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我依然还像小时候一样孝顺奶奶。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一天天的长大而奶奶却一天天的老去,我好害怕,害怕某一天放学回家奶奶就不在了,离我而去。每当我一想到这些,我就情不自禁的流泪,因为我太爱我的奶奶了。
2012年的2月,一件让我伤心欲绝的事发生了。奶奶去山上回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得不轻,一动不动,话也说不出来。当时我被吓坏了,只知道一个劲地哭,以为奶奶从此离我而去不要我了。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和家人日夜守护在奶奶的床前,虽然奶奶的身体动不了,话也不能说,但她依然用那慈祥的目光凝视着我,安慰着
我。我天天祈祷,希望奶奶快快好起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奶奶的伤势有所好转,我们一大家人才松了一口气。{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
这么多年来,奶奶陪我度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我在她的呵护下渐渐成长起来,岁月悠悠,奶奶那矫健的身躯渐渐老去,身体越来越差,但奶奶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像烙饼一样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底。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向奶奶诉苦,奶奶总是很耐心地倾听着我的诉说,开导我。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向着我的梦想去努力奋斗,总有一天会实现。如果奶奶能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我一定会让奶奶住上大房子,过上好日子,不再让她这那么辛苦劳累,那么牵肠挂肚,还要买很多的银镯子、金镯子给奶奶。奶奶送我的银镯子我一直珍藏着,它虽不值多少钱,但它蕴含着奶奶对我无限的爱,存留着我和奶奶美好时光的记忆,它是我的无价之宝。今天我要大声的对奶奶说:“奶奶,我永远爱您!”
篇六:《以奶奶的故事为作文六白字》篇一:奶奶的故事作文
奶奶的故事作文
奶奶的>故事
班李文涵
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也在传递着文明的力量。帮助别人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我的奶奶就为我做了很好的榜样,她虽然年迈,却经常帮助家楼下的一位更加年迈的奶奶——匡kuāng奶奶。{奶奶的小时候的故事}.
匡奶奶不仅年迈,而且因为中风导致腿脚不便,话也说得不太清楚,匡奶奶不能常常出去,呆在家里十分寂寞。每当这时,她就会打电话叫我的奶奶下去陪她聊天、讨论电视剧。这时奶奶总是会放下手中没完成的事儿,到楼下去陪匡奶奶。
有一次,匡奶奶出门,忘带钥匙,只能在门口干着急,奶奶正好从外面回来,见匡奶奶急得直冒汗,上前去问她怎么了。匡奶奶本来就口齿不清,加上急,就更说不糊涂了。奶奶耐心地听她讲话,安慰她别急,慢慢说,等匡奶奶把事情说了一遍之后,奶奶大致明白了,便把她带到我们家,让她坐下休息,陪她说话,看电视。然后打电话给匡奶奶的老伴儿顾爷爷,由于顾爷爷一时回不来,奶奶就让匡奶奶和我们一起吃午饭,还特地把饭菜做得特别软。我问奶奶:“您为什么那么关心匡奶奶?她有自己的亲人,不需要您的关心呀?”奶奶笑着说:“互相帮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呀!”
奶奶说得对,社会需要互助,互助不仅使别人解除了麻烦,还使自己从中得到快乐,只要人人都伸出自己爱的双手,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篇二:爷爷奶奶的故事有那么个人,值得我景仰
初二(14)班王晞辰
小时候,常听外婆讲自己的故事,只知道外婆的童年生活十分坎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在她的生命中,有一个人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与外婆毫无血缘关系,年龄相差了十九岁的外婆的哥哥,即妈妈的舅舅。
新中国还未解放,外婆来到了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是:外婆出生在苏州虎丘下。那时她的父母是国民党军官,一路随军,途经苏州时生下了外婆。后来,队伍经过江阴,外婆的母亲与父亲失散。当时,外婆嗷嗷待哺,她的母亲一手牵着一个三岁大的儿子,一手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外婆。部队只在这儿呆一段时间,她必须随军继续前行。一路行军本已艰难,与丈夫的失散更使得外婆的母亲举步维艰。眼下,这两个孩子成了她最大的负担。
百般无奈之下,外婆被她的母亲忍痛托付给了江阴当地一个村庄上的一户贫农家里。据外婆所说,当时愿意收养她的这家有一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瘸腿儿子,说就当童养媳养着吧。没想我那外婆由于没喝到奶水而体弱多病,难养得很。没几天那好心人家就害怕起来,急于把外婆送人。当时外婆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别人家岂肯随便收留?难道外婆要因此成为弃婴?村里有一户人家,也算是村上条件较好的人家了,那家人的儿子知道后对自己的父母说:“养只狗都会看门,养个女娃??”
于是,我的外婆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家,一个有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的家。外婆在这个家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起来,直至恋爱结婚、生下我的妈妈。她的一生是坎坷而又幸运的。听外婆讲到这里,我对外婆的这位恩重如山的哥哥充满了好奇与敬佩。他已八十四岁高龄,我称呼他为“外公”。外公是个老干部,写得一手好书法,年轻时当过书记,当年他还是澄江镇政府组织科长呢!
只可惜,在那期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造反派开始造反,而作为文化人皆政府干部的外公自然也难逃此厄运。他遭到批斗,被认定为“走资派”,在那特殊的年代,遭受了令人无法想象的折磨。更羞辱人的是,他还被戴上高帽子,被拉去游街,甚至在脖子上挂大木牌,自己扇自己耳光骂自己“打倒沈根汝”“沈根汝是反革命”,外公还被骂作“顾学芝的狗头军
师”。他一度被关进牛棚,限制行动,限制正常饮食,被人指骂为“牛鬼蛇神”。他整天整夜地被罚跪认错,膝盖跪痛了,就用老棉絮绑在膝盖上继续跪??虽然外公遭遇了如此非人的待遇,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外婆也曾悄悄前去外公被关押的地方送饭,可是都有红卫兵拦着不让进。终于,让外公受尽羞辱的文化大革命过去了,外公得以平反。他被放了出来,重新回到家人身边,重新开始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一直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作为一个党员的职责。
看着眼前已白发苍苍、面容慈祥的老人,谁能想到他曾经受过的那番苦。我的心中也不由得对这已八十四高龄的外公升起一股敬意,像外公这样乐观坚强、对生活对党始终充满希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篇三:我和奶奶的故事
我和奶奶的故事
都龙镇辣子寨小学张梅
我的奶奶很平凡也很普通,可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又普通的农村老人却给予了我不平凡的爱。奶奶今年已经70多岁了,满头银发,削瘦的脸庞、额头上布满了一条条饱经风霜的皱纹,向人们诉说着她那70多年一波三折的辛酸往事,看上去既是那样的慈祥,善良,又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记得我6岁的时候,奶奶把她珍藏多年的银手镯送给了我,当时我的眼眶就湿润了,因为这是奶奶嫁妆中她最喜欢、最宝贵的,奶奶不给妈妈,也不给婶婶,却给了我这个刚刚满了6岁的小孩,可见,奶奶是多么的疼爱我。
我今年已经上六年级了,我没有辜负奶奶对我的希望,除了在学习上刻苦努力,我依然还像小时候一样孝顺奶奶。随着时光的流失,我一天天的长大而奶奶却一天天的老去,我好害怕,害怕某一天放学回家奶奶就不在了,离我而去。每当我一想到这些,我就情不自禁的流泪,因为我太爱我的奶奶了。
2012年的2月,一件让我伤心欲绝的事发生了。奶奶去山上回来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伤得不轻,一动不动,话也说不出来。当时我被吓坏了,只知道一个劲地哭,以为奶奶从此离我而去不要我了。我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和家人日夜守护在奶奶的床前,虽然奶奶的身体动不了,话也不能说,但她依然用那慈祥的目光凝视着我,安慰着我。我天天祈祷,希望奶奶快快好起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奶奶的伤势有所好转,我们一大家人才松了一口气。这么多年来,奶奶陪我度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我在她的呵护下渐渐成长起来,岁月悠悠,奶奶那矫健的身躯渐渐老去,身体越来越差,但奶奶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像烙饼一样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底。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向奶奶诉苦,奶奶总是很耐心地倾听着我的诉说,开导我。我相信,只要我一直向着我的梦想去努力奋斗,总有一天会实现。如果奶奶能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我一定会让奶奶住上大房子,过上好日子,不再让她这那么辛苦劳累,那么牵肠挂肚,还要买很多的银镯子、金镯子给奶奶。奶奶送我的银镯子我一直珍藏着,它虽不值多少钱,但它蕴含着奶奶对我无限的爱,存留着我和奶奶美好时光的记忆,它是我的无价之宝。今天我要大声的对奶奶说:“奶奶,我永远爱您!”
篇七:《八年级历史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奶奶的故事
这天的晚饭后,我和爷爷、奶奶坐在阳台的椅子上乘凉。这时奶奶轻轻地哼了一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伴着奶奶的歌声,爷爷给我讲起了他小时候的一段经历:
爷爷出生在农村,在他小的时候,每天都和几个同龄的小孩子一起结伴去山坡上放羊。羊儿总是美美地享受着嫩嫩的绿草儿,他和其他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耍,嘴里还时不时地哼几句小山歌。
有一天,当他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从远处走来了两个国民党兵,他们走到爷爷和他朋友面前不怀好意地说:“小孩儿,把你们的羊给我们吧!我们给你们钱可以买好多好吃的。”爷爷还没反应过来,两只羊儿就被士兵赶走了,另一个士兵让爷爷与伙伴们跟着他去拿钱,爷爷的朋友们比他稍大些,好像知道国民党都不是好人,就没有去。可是爷爷当时年幼,不知道他们是坏人,以为是好事,便不顾小伙伴的劝阻,兴高采烈的跟着国民党兵去了。
在去的路上,其中一个士兵突然停了下来,狡猾地说:“你回去吧,回去问你们的村长要钱!”爷爷觉得很奇怪,但又不敢问国民党兵,于是非常疑惑地跑回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没想到老奶奶知道了这事儿后狠狠地骂了爷爷一顿:“傻孩子,你以为你遇上的是共产党的红军吗?红军才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人!你今天是让国民党的人给抢了,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爷爷这才明白:原来国民党的人是抢走了他和伙伴们的小羊,他们根本没打算给钱。国民党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欺辱穷人、抢穷人的东西,他们都是大坏人。
这时爷爷顿了顿感慨地说:“爷爷小时候可没想到能过上像现在一样太平、安逸的生活呀!这多亏了共产党呀!”“是呀,解放前,奶奶虽然生活在青岛,日子过的也是穷困潦倒,不太平。”奶奶接着又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他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那时候,人们生活水平非常低,人们都吃地瓜干、吃玉米面等营养很低的食物,要是哪年遇上了天灾人祸或者碰上了饥荒,人们连树皮这样毫无营养的东西都你争我抢地拿来充饥。贫穷的人们都住在草皮房顶的屋子里,夏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人们在屋里放满了大大小小的盆子,接从屋顶滴下来的雨水;冬天,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在外面吹着。屋子里四处透风,一家人在床上紧紧搂在一起,互相取暖。
有一次台风将至时,奶奶的母亲就带着她和她妹妹一起去了一个公共避灾的大房子里,那里面人山人海,有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有还在咿呀学语的小
孩子,有年轻力壮的青年,有带着很多孩子的妇女,还有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人们在地上铺着被褥,老人孩子坐在被子上,年轻些的男子妇女就站在旁边……听着爷爷奶奶的故事,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像我这样的小朋友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并且快乐地成长;像爷爷奶奶这样的老年人政府给发着退休金,可以颐养天年。我心里不禁由衷地赞叹:共产党真伟大!多亏了共产党解放了中国。我们的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壮大,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技术不断进步。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平静安逸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如此美好的快乐生活,我们的祖国就不会发展的如此迅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我衷心的希望我们的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更加繁荣发展。我也要好好努力学习,长大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众多共产党党员的一员,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进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八(5)班
赵子俊
篇八:《我给奶奶讲故事》我给奶奶讲故事
匡山小学五(8)班李晨
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政府从1989年起,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我的家乡在敬老节这一天,领导都会给老人们发“红包”,组织老人们登山比赛,聚在一起娱乐,然后吃一天的“美味佳肴”。老人们乐呵呵地享受着自己的节日,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迷人的笑容。
今年的老人节这天,奶奶从外面吃完饭回来,兴高采烈地给我讲了许多她在外面的见闻。看着奶奶眉飞色舞的表情,听着她滔滔不绝的话语,奶奶对我的点点关爱宛如涓涓细流,流过了我的心房,久久不能忘记。如今,奶奶七十多岁了,无情的岁月在她脸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她己经白发苍苍、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有时还爱絮絮叨叨。记得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一些神话故事:如《牛郎织女》、《白蛇传》、《天仙配》,这些故事让我走进了人间仙境,我懂得了真、善、美。现在,她讲过的这些故事自己几乎都不记得了。趁着她高兴,我说:“奶奶,您想听‘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想听,想听!”奶奶高兴地说。
就这样,我现学现卖,把我们刚学过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给奶奶听。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把大地晒得冒烟,老百姓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有一个叫后羿的大英雄,他拉满神弓,运足气力,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老百姓除了害。大伙都很敬重他,纷纷拜他为师。有一个叫逢蒙的奸诈小人也拜在他的门下。一天,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能长生不老、可以升天成仙的仙药。逢蒙知道后,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趁着后羿不在家,威逼后羿的妻子嫦娥把仙药交出来。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不让逢蒙的阴谋得逞,取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药,一直朝着月亮飞去。从此,嫦娥和后羿,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这个故事书真好听,我的孙女长大了!”奶奶听完故事后,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笑个不停。
看到奶奶孩童般的笑脸,我觉得我们青少年在关心、尊敬自己的爷爷、奶奶的同时,也要关心其他家的爷爷、奶奶,让老人们都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我们一起来爱老、敬老、助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