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玫瑰,手有余香400个字
详细内容
第一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情付出并同时收获着快乐。
2、教育学生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尊重别人,善待他人,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
3、理解并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悦和甜美,具有关爱他人的胸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
2.学会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3.拟定个人“玫瑰行动”计划并认真实施,进一步深度体验帮助别人,惠及自我,奉献他
人,心生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蕴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深刻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在含义,待人处事使用“玫瑰话语”,主动地去关心人,帮助人,有善待他人的“玫瑰事迹”。
三、教学准备
1、将课本第7页的两则故事,分别改编成两个小品。指定4名学生分别扮演薛大伯、瓜农、盲人老奶奶、李君,进行简单的排练。
2、准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音乐磁带。
3、学生准备一个自己帮助别人的小故事,制作成玫瑰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
1、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⑴、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前面的善待他人中,学到了要为别人的成功而喝彩,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三部分内容,首先请同学们听两个小故事,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读一读。
⑵、读完后请同学们思考:薛大伯给乡亲们送西瓜良种,为什么能获得双赢?盲人老奶奶为什么要提着灯笼夜行?同学们听了故事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⑶、师生对话: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内在含义。
A、“人”字,由一瞥一捺组成,彼此间相互帮衬着;人与人之间也要相互关照,相互帮助。
B、对于帮助别人,有一个比喻,叫做“赠人玫瑰”。这个比喻很形象、很美。你喜欢这个比喻吗?说说你的想法。
C、当你帮助别人时,你会看到别人的笑脸,收获别人的感激,你的内心也是很快乐的。这种因“赠人玫瑰”而在自己心中所充盈的快乐,也可以比喻为“手有余香”。你在帮助别人后有过这样的感受吗?与人玫瑰,手有余香400个字。
2、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你在生活中有帮助过别人的例子吗?”
⑴、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玫瑰卡片,分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帮助别人的小故事,
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⑵、四人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有意识的摸底,找出三个有代表的同学等会在全班交流。⑶、全班交流,充分讨论。(旨在通过三个同学讲的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同学之间有时需要别人帮助,有时要去帮助别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人和人要互相帮助,从而更进一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刻含义。)
3、体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⑴、师:你给他人送出过“玫瑰话语”吗?你感觉到“玫瑰余香”了吗?
⑵、请大家看书第8页上的“玫瑰话语相互传递”,大声读出来。
⑶、分四人小组,互相赠送玫瑰话语。
⑷、全班讨论:当你收到别人的玫瑰话语之后,你应该怎样回答?你是怎样回答的?你的心情如何?(旨在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生活的路上,常给他人温暖的话语,自己也能得到温馨的回报,多给他人前进的力量,也给自己增强了信心,帮助他人,惠及自己;奉献他人,心生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怎样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⑴、阅读第9页上的志愿者,(着重感悟文中所述志愿者服务形象的特点;)(阅读高尔基给儿子信的节录,着重感悟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自己的生活就会轻松和愉快。)
⑵、全班交流:读了《志愿者》和高尔基的信,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二)、操作
在第9页的空白处,填写我的“玫瑰愿望”和我的“玫瑰行动”计划。
(三)、小游戏。由学生做嘉宾主持,同学们晒晒自己的“玫瑰愿望”和“玫瑰行动”计划,老师机智的抓住一个个小细节,深化主题。
(四)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这一课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啊。“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说给予爱的人和得到爱的人都将使生活充满快乐。让我们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歌声中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五)、先放听卡《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课件,然后学生跟着齐唱这首歌。
第二篇:《2014申论写作范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14申论写作范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以“合作与分享”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800字左右。与人玫瑰,手有余香400个字。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与人玫瑰,手有余香400个字。
——在合作与分享中实现共赢
“适者生存”作为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正充斥着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竞争”似乎成了大多数人的唯一信条,人人都希望在竞争中分到胜利的“一杯羹”。然而,正如谭嗣同所言:“以群而强,以孤而败”,孤军奋战的竞争也许会为你赢得短暂的胜利,但不会为你赢得最后的决胜权。竞争只有借助“合作与分享”的力量,才能突破个体局限,缔造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最终把握胜利的主动权,实现共赢。
合作与分享,方能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不是完美的存在,必定存在“软肋”,而“软肋”就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要想实现“赢”,首先要弥补“短”。那如何补“短”呢?必须要借助与他人的合作与分享,将他人的优点为己所用,并将自身的优势为他人所用,在互通有无中实现双赢。对于中华文化,我们所倡导的“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要在“合作与分享”中实现各国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合作与分享,方能奉献他人,成全自我。“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必定处于形形色色的关系链中。所谓的“唯我独尊”、“独家经营”往往是以牺牲长远利益来获取短暂的胜利,只会得不偿失。因为当你把别人拒之门外之时,意味着当你下一次需要敲起别人的大门时,也会被拒之门外。所以,没有永远的朋友但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一次的分享与奉献,会为你赢得下一次别人的分享与奉献。因此,合作与分享,在奉献他人的同时,也是在间接成全自我。
合作与分享,方能凝聚力量,实现共赢。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相互交换,我们就有了两个思想。”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个体的“单兵作战”举步维艰之时,与他人合作与分享,会将个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铸就“所向披靡”之功。正如200年前的美国,曾是一片涉世不深的净土,北方的殖民主义工商业欣欣向荣,南方种植园经济一派生机。但是由于英国的压制,美国难以发展。终于南北两强合而为一,共御外侮,才有了今天的“美利坚”,才有了完全意义上的美国。
没有竞争的社会将会停止不前,但没有合作与分享的竞争最终只会带来社会的分崩离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只有懂得合作与分享才是真正的“适者生存”。(938字)
第三篇:《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帮助别人,被别人帮助。或许是一张笑脸,或许是一声“谢谢”,都是对我们的帮助的最好的回报。常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这个道理。
随着年纪的升高,我们的功课也越来越难。也不知什么时候,教科书和教辅书已无法令我们满足,我们必须每天聚精会神听老师讲课,可马虎不得。
就在不久之前,我就帮助了别人。一天的下午放学,我正准备放学回家,就看见了娇同学。娇正咬着笔,侧着头聚精会神想着什么。看来她思考并不顺利,眉毛都快拧到一起,手都要砸脑袋了。
我走近一看,才发现她正在思考一道数学题。这道题非常奇怪,因此,是今天早上数学老师讲课时的重中之重。可即使老师费了那么多口舌,可我还是不能百分之百掌握这些知识。娇今天早上因为生病没有上学,难怪不会。
娇见了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向我问了这题。这道题讲起来不容易,可在过二十分钟我最喜欢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怎么办?我的目光又落在娇的身上。平日里,娇对我可是很好的。虽然没帮我干过什么大事,可借笔、借橡皮的事她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我犹豫了。心里像有两个小人,一个叫我帮助娇,一个叫我回家。两个小人吵得热火朝天,我也不知所措。
决定的时刻到了!我一咬牙,一狠心,决定帮助娇。说干就干!我不再想动画片的事,而是一心一意帮助娇。我专心致志给她讲解,她耐心地听。不知过了多久,娇终于明白了。我的努力换来的,是一个笑脸加一句“谢谢”。还有,就是我对自己的满意。
走出教室,夕阳已经西下。虽然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但我的心是充实的,是快乐的,因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四篇:《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小时候,家长们总说:“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经历过,一定会有有种不一样的感觉!”但我总不信,不信它到底有什么好!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直到我13岁那年!才知道!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一天老师让我们找我们不会的题,第二天拿来,老师教我们!我和我的好朋友娇都找了好几道难题,要难难同学!但有个题难了娇整整3天!还坚决要自己研究,我趁着这次机会让娇把题交给老师!她也高兴的答应了!但老师讲的时候,提爸妈来找他去看病,所以没听成!
这天放学我正要回家,她还在那研究这道题!看来她并不顺利,眉毛快拧到一起了,手都要砸脑袋了!娇看见我,就像看到救星一样,忙向我问了这道题,这道题讲起来可不容易,可在过三十分钟,我最爱的动画片就要开始了,怎么办?我的目光又落在娇的身上。平日里,娇对我可是很好的,虽然没帮我什么大事,可借橡皮等的是她的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我犹豫了!心里好像有两个小人,一个叫我帮助娇,一个叫我回家。两个小人吵得热火朝天,我也不知所措。
决定的时刻到了,我一咬牙,一狠心,决定帮助娇。说干就干,我不再想动画片的事,而是一心一意的帮助娇,我专心致志的给她讲解,她耐心地听,不知过了多久!娇终于明白了。我的努力还来的,是一个笑脸加一句谢谢。还有就是我对自己的满意。
走出教室,夕阳已经西下。虽然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但我的心还是充实的!毕竟娇是我的好朋友,她对我那么好,我也是时候回报她了。如果你是我?你会帮助她吗?如果你帮助她了!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我一样的心情的!
第五篇:《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江苏省常熟市支塘中心小学六(4)班范柳双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存在着爱。人的一生,不可能只为自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我们需要他人的关爱与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是幸福的香味,关爱的香味。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爱之链》。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失业的乔依帮助了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当老妇人要付钱给他的时候,乔依笑着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老妇人听了乔依的话之后非常感动,便帮助了一位餐馆的的女店主,没想到女店主就是乔依的妻子。乔依的妻子得到了老妇人的帮助后,重新鼓起了勇气,更加坚信未来生活的美好。乔依无私地帮助了他人,也在不经意间帮助了自己。
这篇课文,总是激励着我去帮助他人,关爱他人,因为在帮助他人,关爱他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快乐了自己。在学校举行的爱心义卖活动中,我积极地把自己闲置的文具和玩具捐献出来,还积极购买自己需要的用品,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帮助远在重庆的手拉手小伙伴。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同学遇到“拦路虎”了,我会不厌其烦地为他讲解,直到弄懂为止……
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位医生赶着去抢救一个儿童,行至半路,竟发现路前方有一条深沟,无法过去。于是他就求助于路旁的一台推土机的司机师傅。司机马上答应了,快速地为医生填平深沟。医生一路狂奔,孩子终于得救了。在回去的路上,他感激地向那位司机师傅道谢:“谢谢你,是你救了孩子一命!”不料,司机却激动地说:“应该谢谢你,医生,那是我的孩子啊!”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却告诉我们:付出是一种别样的美丽!
世界因为爱而美丽,那么请用我们的爱,把世界装扮得更加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