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人故事素材>善事好事有哪些

善事好事有哪些

详细内容

第一篇:《日常生活中善事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善事有哪些

请谨记‚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一、《阴鸷文的故事》——可百度查找

1、欲广福田,需凭心地。

2、作种种之阴功。

3、利物,以慈悲心对待世上的万物。

4、利人,以同理心行一切有益于人的善行。

5、修善,一言一行必契于理,依观心念,勤修善业。

6、修福,勤修善业,必能增福,若能契于理,福慧双修。

7、正直代天行化,以正直无邪的胸怀,教化众生去恶行善。

8、孝亲,为人要以孝为先,尽心行持,天地敬之。

9、救危如救密罗之雀。

10、矜孤,以怜悯之心关怀失去父母的儿女。

11、敬老,尊敬年高德邵的老人。

12、怜贫、怜惜孤苦无依的穷人。

13、印造经文,绘制佛像。

14、或买物放生,以慈悯心买动物放他生还以及自由。

15、修造路桥、渡千万人。

16、勿登山而网罗雀。

17、勿因私怨使兄弟不和。

18、勿因小利使父子不睦。

19、捡除道路、石阶上的瓦石(香蕉皮、西瓜皮、玻璃片等),防人摔伤。

20、扶老人小孩及失明伤残人士过马路或上下车,让座给孕妇、老人。

21、路见病危,尽力救护。

22、出言语、安慰病危或轻生的人。

23、鼓励意志消沉的人,成全他人名节,助人骨肉团聚。

24、讲经史谈道义而化导奸顽愚昧,劝人弃邪淫而向正道。

25、容忍过错、闻谤不辩。

26、义务念诵经咒来助人消灾解厄。{善事好事有哪些}.

27、植树造林。

28、成人之美、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做了一件好事或者他的志趣有可取之处,我们都应当帮助和成就他,或为他鼎力维持,或为他剖白冤屈,使他能够有所成就,为社会作出贡献。

29、孝顺,做到真孝顺。

30、劝人信因果、种福田,施恩于人,勿求报谢。但闻耕耘,不问收获。{善事好事有哪些}.

二、工作中,如何行善。{善事好事有哪些}.

1、公门之中,好修行。政策律令,制定皆思有益于民。为民服务。

2、士农工商,各务本业,以为养生养家之本。但凡所生产的物品,力求质量可靠,不可弄虚作假、制造有毒有害物品害人。以诚信经营,为千万生民着想,事业未有不发展壮大的。

三、功过格——《云谷禅师授了凡先生功过格》

准百功: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阻人不溺一子女,为人延一嗣。

准五十功:免堕一胎,诱惑当前,守正不染。收养孤儿,葬一无主骸骨,救免一无辜人牢狱之灾。发一言,写一文利及百姓。

准十功:荐引一有德人。除一人害。编纂一切众经法。以方术治一人重病。发至德之言。有财势可使而不使。善遗妾婢。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

准五功:劝息一人讼。传人一保益性命事。编纂一保益性命经法。以方术救一人轻疾。劝止传播人恶。供养一贤善人。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杀生。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

准三功:受一横不嗔。任一谤不辩。受一逆耳言。免一应责人。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改业。葬一自死畜类。

准一功:赞一人善。掩一人恶。劝息一人争。阻人一非为事。济一人饥。留无归人一宿。救一人寒。施药一服。施行劝济人书文。诵经一卷。礼忏百拜。诵佛号千声。讲演善法。谕及十人。兴事利及十人。拾得遗字一千。饭一僧。护持僧众一人。不拒乞人。接济人畜一时疲顿。见人有忧,善为解慰。肉食人持斋一日。见杀不食。闻杀不食。为己杀不食。葬一自死禽类。放一生。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作功果荐沉魂。散钱粟衣帛济人。饶人债负。还人遗物。不义之财不取。代人完纳债负。让地让产。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不负寄托财物。建仓平粜、修造路桥、疏河掘井、修臵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及施香烛灯油等物、施茶水、舍棺木一切方便等事。自‘作功果’以下,俱以百钱为一功。

准百过:致一人死。失一妇女节。赞人溺一子女。绝一人嗣。准五十过:堕一胎。破一人婚。抛一人骸。谋人妻女。致一人流离。致一人军徒重罪。教人不忠不孝大恶等事。发一言害及百姓。准三十过:造谤污陷一人。摘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唆一人讼。毁一人戒行。反背师长。抵触父兄。离间人骨肉。荒年积囤五谷不粜生索。

准十过:排摈一有德人。荐用一匪人。平人一冢。凌孤逼寡。受畜一失节妇。畜一杀众生具。恶语向尊亲、师长、良儒。修合害人毒药。非法用刑。毁坏一切正法经典。诵经时,心中杂想恶事。以外道邪法授人。发损德之言。杀一有力报人之畜命。

准五过:讪谤一切正法经典。见一冤可白不白。遇一病求救不救。阻绝一道路桥梁。编纂一伤化词传。造一浑名歌谣。恶口犯平交。杀一无力报人之畜命。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

准三过:嗔一逆耳言。乖一尊卑次。责一不应责人,播一人恶。两舌离间一人。欺诳一无识。毁人成功。见人有忧,心生畅快。见人失利、失名,心生欢喜。见人富贵,愿他贫贱。失意辄怨天尤人。分外营求。

准一过:没一人善。唆一人斗。心中暗举恶意害人。助人为非一事。见人盗细物不阻。见人忧惊不慰。役人畜,不怜疲顿。不告人取人一针一草。遗弃字纸。暴弃五谷天物。负一约。醉犯一人。见一人饥寒不救济。诵经差漏一字句。僧人乞食不与。拒一乞人。食酒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服一非法服。食一报人之畜等肉。杀一细微湿化属命以及履巢破卵等事。背众受利,伤用他钱。负贷。负遗。负寄托财物。因公恃势乞索、巧索,取人一切财物。废坏三宝尊像以及殿宇、器用等物。斗秤等小出大入。贩卖屠刀、渔网等物。自‘背众受利’以下,俱以百钱为一过。

四、读书以精进

具体可看《了凡四训》,其中对于怎样改过、怎样积善、何为谦德、善恶之别、大善小善均论述精到。

《弟子规》《二十四孝》能让你知道何为真孝顺。

《文昌帝君阴鸷文》和《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均可细细品读,常念常对照,则德日加深、善日加广。

第二篇:《什么是好事坏事、正事邪事、善事恶事、佛教目标》

什么是好事坏事、正事邪事、善事恶事、佛教目标

好事:对人们有利益的事情,具体就是利益人们的言语、行为、意思。

坏事:对人们有损害的事情,具体就是损害人们的言语、行为、意思。

正事:按人们需求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依人们需求而做的言语、行为、意思。

邪事:没有按人们需求做的事情,具体就是做了无人需求的言语、行为、意思。

善事:同时具备正事好事两个条件的正好事情,具体就是根据人们的指示需求希望而做的利益人们的言语、行为、意思。

恶事:只要是坏事或邪事,就是恶事。具体就是做了无人指示需求希望的好或坏的事情或受人指使做了坏的言语、行为、意思。

做善事,肯定得福,而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做好事得福;只要做的是坏事或邪事,就是做恶事,定会得祸。

佛教旨意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说佛教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自己彻底除去生灾祸的言行意、不再有灾祸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以做善事抵消或阻挡自己的仍然在犯的恶事所给自己产生的灾祸。

第三篇:《做善事的快乐》

做善事的快乐

静思语说: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人。做好事不但能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快乐,而且自己还会很有成就感呢!在现代的社会上,有许多慈善团体和机构,他们帮助了许多在社会各角落需要帮助的人。例如:红十字会、救助中心等。其中,大家较常耳闻的红十字会,不管是国际震灾、骨髓捐赠、义诊、访贫、居家关怀等,他们从来都不缺席。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曾经做过许多善事,例如:在公车上,我如果看到有老人没位子坐,我就会让给他们坐;当我看到他们露出那感谢的笑容时,我的心里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还有一次,南亚大海啸时,我刚好参加画画比赛得到奖金,看到了这样的讯息,我便毫不犹豫的将钱捐了出来;虽然钱不多,但是有那份想帮助别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此外,当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千万不要想求回报,因为,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要让被帮助的人真正得到帮助和快乐。做善事不是随口说说,而是要身体力行。有句话说:助人为快乐之本,意思是说帮助别人时,自己也会很快乐,希望我能继续努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第四篇:《日行一善做好事》

日行一善做好事

日行一善,积善成德,喜暖人间。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宽广的心,美好的心,完整的心。这样才能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做一些我们实在不能去做的善事,不是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一切事情,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让我们把善心时时带着,遇到需要我们伸出援手时,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要向会帮助别人的人去多多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天的早上,我兴高采烈地去了图书馆。那里面有很多的人,我一进门就开始寻找喜欢的书籍。突然,一本资料书跳入我的视线内。啊,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快步向前,准备拿下这本书。正当我在借书处那里排队,打算借走这本书时,一个和我差不多年龄的女孩子从大门跑进来。她满头大汗,进来环顾四周。当我看见她向工作人员询问xxx资料书时,我低头一看,这不正是我手里的这本书吗?我想:偷偷的把书借走吧!可转念又想:这是不对的,看人家那么着急,还是让她借吧!这么想着,我偷偷把书放在了离她不远的书架上。

那女孩看到这本书,松了一口气,开心的把书借走了。看到女孩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也不由自主的微笑了起来,仿佛心情被她所带动起来,心里变的晴朗万分!

通过这件事,我慢慢知道,“日行一善”,说难其实很简单,说简单其实也很难,就看你怎样去做。于是今天决定在此后的生活中日行一善,或大或小,重在坚持。日行一善,从我做起。

第五篇:《好事善举》

好事善举

中午等车,站牌几米开外的人行道上立着一简易架子,高约一米八,下面前突出20厘米,一包济南常见的本地品牌瓶装矿泉水压在上面。架子上端是70×50的泡沫板,张贴着一些标语、提示之类的文字。看样子是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或是商家搞的一个活动,标明“自需自取,自己找零”,板子下面中间位置贴着一个纸盒,用来放钱。

这相当于无人售卖瓶装水,运行逻辑基于自觉和信任。炎炎夏日之下,不用多跑路,乘车有需要的人顺手来一瓶,同时可以给乘客找零服务,可以说比较贴心。但是,我并不看好这种形式能长时间的撑下去。有无数的事例来证明,公共自行车推行的地方很多但大部分骑着骑着无疾而终,爱心雨伞往往传着传着就“散”了,搞的无人售货商店实验卖着卖着就伤心败阵。因为总有一部分人(一般情况下估计在5%~10%之间,个人经验值,没有任何科学证据)经受不住“考验”,本着赚便宜的心理,不花钱享受服务甚至搬回家私用。

当然,也有好消息,传为美谈。有的偏远村庄,无人豆腐摊,一直在那里,大家自觉付钱,一分也不会少。分析一下很好理解,一是村庄相对封闭,大家都是熟人,谁好意思?二是豆腐才多少钱一斤,为这事坏了名声,值得?违反规则成本太高,收益较低。说到成本收益问题。有一段子值得深思,有几个女人在谈论那些应召女郎,一次几十、几百元钱,不齿。有人问她们,那一次给你们几千元呢。摇头!那一次几万甚至几十万呢?沉默,一会几个女人相视而笑,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不管发起人是谁,开头提到的这种行为总是值得称赞。类似活动更大的价值在于,释放出向善、诚信的力量,营造友善的社会环境。教化,人类素质在踉跄进步,社会文明在蹒跚向前。

第六篇:《与善同行感悟3》

“与善同行”感悟

高一八班高慧

“日行一善”是什么?那就是多做善事、好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善就是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当学校掀起行善之风,人人争做善事,我也与“日行一善”相伴成为了好朋友。不要觉得做到日行一善很难,也许你会想:每天都要做一件好事,真麻烦,我肯定做不来的!那么,请你和我一起思考:今天,我们帮别人传递一个小小的东西;明天,我们可以给其他人让个座;后天,我们捡起地上的垃圾……这难道不算行善么?其实,很多善事,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做的。在“日行一善”的活动中,我找到了快乐,我的心也开始丰富起来,也让我觉得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已不再是我一个人了。我的世界好像突然变大了,我体会到: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是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当我在路上看到有人摔倒时,我会情不自禁的把他扶起来,当我看到地上有垃圾时,我会毫不犹豫的捡起来,当我乘车的时候我会二话不说的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当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总会听到周围的人不约而同的说:“你真棒!”,感受到别人投来的赞许目光。

我喜欢日行一善,因为这会给我带来快乐。当别人笑着对你说一声“谢谢”时;当别人回过头来帮你一把时;当别

人同样真心诚意的对待你时……日行一善,不为别人的报酬,而是为了自己的心灵更够得到更好的滋润。相信你总是能见到经常面带笑容的人,他们为什么微笑,这在你日行一善之后就会明白。相反,在别人帮助你时,你也应当给予他一些回报,从一个简单的微笑或是一句“谢谢”中,你和对方都能体会到日行一善的快乐。

自从学会了“日行一善”,我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付出比得到更快乐!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将“日行一善”一直继续下去……

第七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干好事》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干好事

建立企业的做事文化,实际上是确立一种导向。在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中,企业有一批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善共事、做成事的员工,这个企业就具有了竞争力。卡耐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年纪越大,就越不重视别人说些什么,我只看他们做了什么。中国谚语也有“一个行动抵一万句口号”的说法。

成功的企业在评判一个人时主要看他的行为和结果,并以此评估他的个人素质与技能。拿破仑曾说过,衡量一支军队的好坏,就看它能否打胜仗;衡量一个军官的优劣,就看他能不能带领部队打胜仗。

对一个企业来说,能完成任务的就是好员工。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善共事、干好事

第一,要想干事。想干事的愿望,来自于“在其位,尽其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个总想着干事的人,一定是个事业心强的骨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整天想着当将军的士兵,也不是好士兵。好士兵要想着如何站好岗、放好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将军是一点一滴干出来的,而不是想出来的。想干事,是我们职业成长和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第二,要能干事。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想干事还要能干事。干事,就不要总在那里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这就要求骨干不仅要有干事的愿望,还要有干事的本领,有务实的能力,用行动来说话,用实干来证明。能干事,关键是要有执行力、操作力,把工作落到实处。做任何工作,光喊重要不行,光有热情不够,光表决心也没用,必须有干事的本领、有务实的能力,用行动来说话,用实干来证明。能干事,关键是要有执行力、操作力,把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要干成事。想干事、能干事,还必须干成事。一个人只有干成了事,才能证明他能干事,也才说明他真正想干事。这是组织评判骨干成败是非的主要依据。有些人想干事、能干事,但总成不了事。怎么才能干成事呢?必须把干事的勇气建立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和真理的基础上;必须善于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干事,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必须讲究干事的艺术、干事的方法,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必须有坚定的信心、充沛的激情、吃苦的精神、敢闯的气魄,不被困难所吓倒,不这样做,就很难把事情办成、办好。能够干成事的人,在组织中自然有其地位。

第四,要善共事。在组织中,一个人不可能做完所有工作;一个组织也不可能依靠一个人。所以,在工作中,骨干要能够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做事。有些骨干,

自己做事可以,与别人共事不行。不善共事的人,终难成大器。不仅损害组织,也损害自己。{善事好事有哪些}.

第五,要干好事。想干事是前提,会干事是基础,干成事是要求,干好事是一种升华。想干事是主观能动性,干成事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干好事则是更高的标准。工作的好坏和效率的高低,一方面体现在时效上,就是速度快,效率高;另一方面体现在品质上,就是高质量,精益求精。干好事有个含义:其一,是干能为提高组织效率、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事情;其二,是要把事情做好,尽量做完美。

我们很多人在做事过程中往往出现所谓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原因之一是缺乏一种认真的精神,工作不细致。什么是不简单?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怎样能办事情做好?首先要态度端正,既要认真,又要勤奋,当然,更要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企业行为中,工作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市场竞争中,行动比态度更重要。

第八篇:《存善心做好事》

存善心做好事

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教师平均寿命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的文章。文中分析,之所以如此,除了教师收入低、压力大、锻炼少等一些客观原因外,心理疾病是最大的杀手。据调查,有50%的教师有心理障碍,教师的亚健康超出常人的三倍还多。教师被外人看作是另类人,成为“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只有利益没有友谊,只有客观问题没有自己的问题”的怪人!看到这些,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对比一下自己和周围的同事,感觉文中分析的也很在理。我深深感到,修炼阳光心态,构建和谐团结,提高教师幸福指数是多么重要,而这一切都要从“善”字做起。

“百品善为先”,在人的品质中,善应排在第一位,有了善心,你才会善良,有了善心,我们遇到的许许多多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你和周围人的关系会十分和善。古人说“相由心生”,一个心存善念的人必定是相貌慈祥的,一定是一个让别人一见面就想亲近的人。一个拥有了善心、善相的人首先在气场上就占了上风。先主刘备在教育后主刘禅时曾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也常讲“集小善成大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等等,这些话,都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道德文化,都在要求我们多存善心,多做善事,多积德。我们都是平凡人,收入有限,能力有限,不能像慈善家一样,做出惊天动地的巨大

善举,也不能像“感动中国”里的人物一样做出感动全国人民的善举,但我们可以力所能及,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是我们能不平凡。我们可以用伟大的善心做一件件平凡的善事。

善良的心是要靠自己修炼的、是需要自觉锻炼的。日常生活中做平凡的善事,对大家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在老人、小孩摔倒时扶起来;地上的垃圾弯腰捡起来;不在公共场合吸烟;同事有困难时帮一把;进门时等一下别人在关门;开车时让一让行人;走在街上遇到乞丐,不妨给他点零钱;买菜时不与小贩斤斤计较;当找你零钱时说一句不用找了;在餐厅吃饭时遇残疾者买饭也帮忙买一份;遇到卖报纸的残疾人,看不看都买一份等等。每当做完这些小小的善事,相信你心里都会升起一股强烈的愉悦感,这就是“养心”,如果是遇到需要你帮助的人和事你却总是找出诸多的理由不愿意付出你的善,省了力气和金钱,得到的却是“善心的缺失”。

善良的心是需要加固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害人之心不可有。人生之路本身就是坎坷的,遇到石头绕过去,遇到坑跳过去,这是长辈常常对我们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