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标: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二、活动形式:故事、歌曲、相声、三句半、儿歌。
四、活动过程
中队长:全体起立,请各小队汇报人数。
小队长:报告中队长,1小队应——人实到——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互相行队礼。
中队长:报告辅导员,我中队应到——人实到——人,报告完毕,请指示。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预祝你们活动取得成功。
中队长:全体起立,出旗,
中队长:唱队歌。
中队长:亲爱的队员们,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的竞争是激烈的,要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队员们,只要我们努力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来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业。今天,我们队会的主题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这次活动搞好。我宣布:四年级中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上台)
甲: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
乙: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
甲: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将“好习惯,好人生”的种子埋下,
乙:用恒心去浇灌,
合:成就我们生命的精彩!
甲:请欣赏第一小队为我们带来的节目《拍手歌》。大家欢迎。
乙:说的可真好,可是我却发现有些同学上课的时候好做小动作,不交作业,写字马虎,这些习惯可不好。请听故事《马小虎》。
甲:细心如果是你的习惯,成就就是你的朋友;
乙:粗心如果是你的习惯,失败就是你的朋友;
甲:改掉了粗心的毛病,失败也可以改道。请欣赏第二小队的节目《好习惯》
甲: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个习惯。
乙: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个性格。
甲: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呢?请听相声《好学生坏学生》。乙:都是学生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真是童年不同样啊!请欣赏歌曲《童年》。
甲:提醒大家仔细听哦!这首歌曲里主人公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听完后发言。
甲:———同学一定用心去听这首歌了下面请———同学进行发言:
乙:————的发言很精彩,相信在他的身上,也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乙:————同学确实有一双火眼金精哦。
乙:不良的学习习惯充斥在我们四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我们,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学习成绩上的。大家有没有信心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同学回答)
甲:我们班同学都是好样的,请听三句半《养成学习好习惯》
乙:心动不如行动,其实不良的学习习惯是一只纸老虎,只要我们拥有足够坚强的意志与信心,就能够将其打倒。
甲: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乙:请听大合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甲:昨日的学习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
乙:今日的学习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
甲:亲爱的同学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点滴做起,让我们人人努力,使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拥有美好的明天。
甲:全体起立,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退旗,敬礼。
乙:四年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题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善于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2.让学生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对习惯的教学,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
1.课本插图。
2.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
3.一缸金鱼、一盆盆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善于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
教学时间:2010年9月1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结合练习三出示。)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
交谈。”
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
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
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
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2.谈话:你想看什么书?(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图书馆,
里面有很多书,一位女同学正在仔细选择)
师: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
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师: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
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
《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
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板书:确定书类,按类查找)
(3)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
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
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
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板书:通过书脊,发现书名)
(4)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
师: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
拿书呢?(板书: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
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3.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4.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师: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
(一位女同学在图书馆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正在书架前浏览,以便最后确定
是否需要借阅,是否还要重新选择。)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
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5.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6.学生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
三、作业
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
板书设计:
读书有选择
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读书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教具准备:印好合适的读物发给学生
教学时间:2010年9月1日
教学过程:
一、指导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一)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
(二)坐姿训练。
1.观察第三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一边读书一边做记号)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三个一”不能忘),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1)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课外书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
(2)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
(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
1.师: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作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1)谁来说说在什么地方做记号?是什么样的记号?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师相机板书:对某些内容有疑问——?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词——在下边画“——”符号。
关键词语——在下边加“·”符号。
精彩的语句——在下边加“。”符号。
需要重读或摘抄的章节——在前面加“△”符号。
(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同桌讨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3.分组讨论,指名说,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4.小结学法:刚才观察了第2页,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4人一小组,按刚才的学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5.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练习3中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二、实践深化
1.在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三、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板书设计:
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
2.能运用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
3.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
教学时间:2010年9月2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
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
教师相机补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师:校园一角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①同桌讨论。
②指名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③教师小结。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按一定顺序,可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可从上到下,也可从下到上;第二、要有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两件事物上;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由某一事物想象另一有联系的事物;第四、要观察以后再动笔,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4.实践运用,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①同桌讨论。②指名说。③评议。
5.⑴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⑵我们来看第4页上面这幅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五针松盆景)
师:五针松根像什么?树干像什么?松针(树叶)像什么?是什么颜
色?
小结:观察静态的事物,如盆景、雕塑、农作物等,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最好能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2.师:我们一起来一起看第5页下面下间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导学生讲清金鱼所处的环境(金鱼缸内),它的动作(怎么游动),神态(重点是眼睛)等。
3.交流。
(1)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的事物呢?
①同桌讨论。②指名说。③小结。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4.实践分组。
(1)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①同桌讨论。②指名说。③评议。
(2)请同学们看第4页左下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3)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
四、总结、作业
1.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门学的非常认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篇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十)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4~5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
二、初步观察第1-2页的插图,根据地点把插图分为三类
1.家中:第1页的插图。
2.学校:第2页上面的两幅,第3页下面的两幅。
3.校外:第2页上面的四幅,第3贞下面的四幅。
三、工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1.指导观察第1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
(1)请同学们把两幅图联系起来观察,谁能说说图上分别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于什么;(椭圆形的图中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正在主持少儿节目。长方形的图中是-位小学生,左手拿着无绳电话,右手翻开语文课本,正在一边收听节目,-边向电台主持人打热线电话,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启发?(收听广播节目、通过热线电话问疑解难是学习语文的渠道之一)
2.指导观察第1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左图是两位同学正在用电脑打字,右图是两位同学在聚精会神地收看电视讲座)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收听厂•播节日、利用电脑、收看电视)
4.指导观察第2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甲看出来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从圆形图上的麦克风、投影仪可以看出老师站在讲台前;同学们桌上的文具摆放整齐,书本还没有打开,可以看出老师正在给学生作课前谈话;同学们坐姿端正,专心听讲,可以想象老师的谈话很精彩,已经把同学们带进课文的情境之中)
(2)-节-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节语文课呢?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要做到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还应该养成坐姿端正、书本文具摆放整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习惯。这些是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左图:人物--校长、三名小记者
地点--学校橱窗前
事情--采访
怎么做--用摄像机、手持话筒、做记录
右图:人物--兴趣小组成员
地点--教室
事情--猜谜语(或讲故事)
(2)指导学生说图意。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顺势小结: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四、课外延伸
学习语文的渠道很多,我们不光可以在课堂上学,在校园里学,
还可以在家庭中学,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大家庭中学。除了书本上介绍的这些渠道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其他的渠道。你想试一试吗?那就请你在课后好好地开动脑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从地点上看,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学习语文?(板书:家中、校内、校外)
2.课本中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家中学语文的渠道?(板书:听广播、用电脑、看电视)介绍了哪几种校内学语文的渠道?(板书:课堂学习、课外活动)
二、继续观察插图
1.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
①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到工厂参观。
③同学们穿上小军装,参观军事基地,津津有味地听解放军阿姨讲解武器装备。(引导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突出同学们热爱解放军的感情)
④少先队员深入农村,来到田头,挽起裤管,在农民阿姨的指导下学做农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说出少先队员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
2.观察第3页卜面的四幅图。
(])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这四幅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刊的情景。
(2)逐一说出图意。
①一位小学生在图书馆查找书名目录。
②同学们在阅览室里阅渎课外书报。
③同学们在图书馆的书架前挑选课外书刊。
④同学女』从金陵图书馆借到厂自己想看的书,满意而归。
(3)教师小结: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记载
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无沦学习哪-门学科,都离不开课外阅读,学习语文更是如此。阅读课外书刊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希望大家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总结与延伸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丈知道了哪些学习语文的渠道?(板书: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2.上节课我们曾经布置大家思考学习语文的其他渠道,你们想到了吗?现在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吧!(提示从家中学语文、校内学语文、校外学语文三个方面说。只要学生说的对学习语文有帮助的就给予肯定,对说得较好的则板书在黑板上以示鼓励)
以下内容尽量引导学生说出,如学生不能说出,可由教师给出。
(1)家中学语文。
①网上学语文。
②与家人交谈,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
③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①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②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
②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③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
3.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第三课时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打开课本,翻到第4页,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1.齐读:
2.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日.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3.学生试说句意
4.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5.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三、出示小资料(用投影片打出)
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
1.学生讨论:魏巍为什么要反复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
3讨论:作家写作要修改,我们小学生写作要不要修改呢?(生答:更应该)为什么呢?
教师指点:我们小学牛学习写作的时间不长,作文当然不可能-次就写得尽善尽美,当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必须进行反复修改。
四、继续观察第4贝下面的图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生答: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巩固基本的学习习惯)
(1)坐姿端正。
(2)握笔姿势正确。
(3)书本、文具摆放整齐。
篇四:《浅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浅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来宾市兴宾区小平阳镇中心小学:覃美芳
随着人类走进新世纪,学习途径的不断拓宽,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肩负着传递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个性品质。因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良好的学习行为,突出的个性品质将成为持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形成的初始阶段,可塑性极强,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叶圣陶曾说过:“好习惯使人享用一辈子”。因此以此课题浅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体会成就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人们常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兴趣就会促进学习上的成功,而学习上的成功反过来又会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某些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其实,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培养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兴趣的指向其实还未完全确定,之所以学生口中的喜欢与不喜欢话语的出现,往往是由于缺乏成就感。假如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他们同样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们学校的读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