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寺庙
详细内容
盘点中国十大著名寺庙:历经千年屹立不倒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为您介绍我国著名的十大寺庙。白马寺 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 白马寺 少林寺 座落于河南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 的美誉。 少林寺 #p#副标题#e# 灵隐寺 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 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 灵隐寺 寒山寺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寒山寺 #p#副标题#e# 隆兴寺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 教寺院之一。 隆兴寺 清净寺 位于泉州市南涂门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又名艾苏哈子大寺。 清净寺 #p#副标题#e# 相国寺 位于河南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原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始 建国寺。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禅宗胜地,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开封名人故居弥足珍贵的人文遗产 作者:蕙的风 要走多少老街巷、看多少老门楼、访多少四合院,才可以把这座城市绘入心中?要喝多少碗羊肉汤、吃多少块花生糕、喝多少坛纯粮酒,才可以把乡音说得跟开封话一样亲切?要走过多少小桥、游过多少寺庙、观过多少亭台和楼阁、听过多少祥符调儿,才可以在虹桥遇到倾国倾城的李师师,看到那个经常出入烟花柳巷“凡有井水处,皆有柳永词”的柳三变,瞥见那个绘就市井风华的张择端?一个人遇见一座城,一个一个走访沧桑典雅、风流遗韵的名人故居,要吟咏多少句宋词才会把陌生的城市当成亲爱的故乡? 一 开封,名人荟萃,灿若群星。王宴春先生编写的《开封古今名人集要》一书共收录古今开封(名人)籍人士578名。远的有仓颉、师旷、信陵君。无论是江淹、阮籍还是曹植都在文学史上留下永恒的灵光。从乐圣师旷和亚圣孟子、诗仙李白,到北宋时的宋太祖、宋徽宗、张择端、孟元老等,明清时期的于谦、史可法,再到清末民初的冯汝骙,辛亥革命时期的河南十一烈士、刘青霞,民国时期的徐世昌、张钫、冯玉祥、张登云,近代生物学奠基人秉志、作家柏杨、大实业家魏子青,以及现代建筑学家冯纪忠、历史学家白寿彝、水彩画大师李剑晨、教育家杜孟模、文博大家关百益、医学家张静吾„„他们皆在开封留下了深深的足印,成了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中的 重要记忆。 清末至民国时期,开封作为河南省府所在地,是中原地区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中心。由于地处内陆,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领域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在思想界、科技界、教育界、文学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在豫中大地处于先进的地位。名人故居,顾名思义,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开封现存的这些名人故居当之无愧的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物质、人文资源,更是开封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现存名人故居20多处。经过调查核实,开封现存的名人故居主要分布在书店街、北土街、寺后街、三眼井街、洪河沿街、双龙巷、双井街、朝阳胡同、前后保定巷、省府后街、花井街、北道门街、北太平街、柴火市街、游梁祠西街、清平街、乐观街、刘家胡同、前炒米胡同、裴场公胡同。在城区南部的柯家楼街、民生街、禹王台公园也有零散分布。笔者近年来实地考察后分析,发现开封名人故居大部分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位置,而与政治有关系的名人故居则集中在政府机构附近。在考察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名人故居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甚至完全就是西洋风格,比如陈慰儒故居和柯莱恩故居。 二 位于双龙巷的史可法故居,明末毁于水灾,后人在其基址上立“明史道邻故宅”石碑,李村人在上世纪50年代还目睹过碑文,该旧址 现为开封市第八中学,已无遗迹可寻。 冯汝骙故居在省府后街现38号(原51号),老百姓俗称冯家大院。冯汝骙,是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历任顺庆府知府、青州府知府、甘肃按察使、陕西布政使、江西巡抚。冯汝骙故居过去是三进四合院。坐北向南,有房四五十间,砖木结构,青砖布瓦,全部清式建筑,门楼高大雄伟,两扇黑漆大门上还镶有铜饰和巨大的铜钉。冯家大院除了主宅三进院外,还附有3个小偏院。冯家大院门楼上,据说曾悬挂光绪皇帝御赐大匾,门楼内侧装有第二道大门——四扇木门,绘有吉祥图案,形如屏风。平时由屏侧出入,遇有贵客,则全部打开。冯家大院房屋构造高大壮观,前廊后厦,檐头脊顶还嵌有各式砖雕木饰,十分气派。后经过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及其他住家的需要,大部分房屋已改造重建。本世纪初中院的正房尚存,但于2004年推倒另建新房,现仅存后院之东偏院北屋3间,由冯氏孙女的后人居住。冯家大院已形成事实上的大杂院。 党的早期著名理论家萧楚女故居在书店街北口的一座小楼,一共两层,楼阁式建筑,坐南面北,上下共8间房屋。其青砖墙,砖封檐,小灰瓦盖顶,正脊垂脊为叠瓦式扣瓦花脊,前檐为出厦檐廊,后檐不出厦,典雅的木格门窗显示出清代建筑风格。当年,这座清式阁楼的底层3间是一家手工织布作坊。楼上是清静的居室,楼下是繁华的闹市。二楼正面有走廊和木质栏杆,垂花雕饰,红柱子,绿栏杆。1925年8月,萧楚女受共青团中央的派遣,到开封工作后就长期住在小楼上。萧楚女一踏上开封的土地,便深入到广大青年学生和工开封,寺庙 人中间。白天,他奔波于工厂、学校,进行社会调查,宣传革命道理;夜晚,他便躲进这座小楼,伏在昏暗的灯光下撰写文章。 北太平街16号是张登云故宅,已经被列入“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张登云故居格局较为完整,是中原地区典型的中型四合院(三进院),院内共建有30间房屋。门楼顶部铺有整齐的筒瓦垅,往下有墀头、砖雕,正中为两扇大木门。前院有南屋4间,东厢房两间,西厢房3间,北屋3大间。穿过“过厅”进入二进院,是明三暗五的正厅,东西厢房各3间。正厅内部仍大致保持近百年前的模样,正中的条几、方桌、太师椅以及卧室、书房的红木隔扇,仍是张登云在世时购置、使用的原物。特别是两架红木隔扇,由于其特殊的材质,至今仍色泽鲜亮如新,隔扇板上的浮雕如意、花瓶等花纹亦清晰如初。张钫故居,现存的只有朝阳胡同19号。原来他在开封有3处故居。张钫在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路军总指挥时驻军开封,他长期留居的开封曹门里朝阳胡同路北19号原是一座清式建筑的三进大院,青砖蓝瓦,白灰细缝,前廊后厦,有房50余间,门窗格式以及室内装饰木隔等十分考究,原为有“开封首富”之称的王慰春的房产,与乐观街田家12号、13号院房产先后售与张钫。张钫购此房时还附有一个西偏院,这是开封第三座张公馆,也是现今仍存在的唯一一处张钫故居。张钫离汴后,这里一直为开封河务系统所使用。 徐世昌故居在小纸坊街。徐世昌开始跟随祖父居住在开封双龙巷,后来搬到理事厅街居住。徐世昌11岁时,一家移居到小纸坊街。在这个街巷,他居住了20多年,直到出任朝廷命官。徐世昌发迹后曾 在开封小纸坊街修建了5座高门大院,如今那些大院都不见了,只有一座院子还保留部分旧迹,但是门楼已经不见,三进院的布局依稀可见,一进院的东侧房屋依然显现当年的华美,房屋是典型的清代小式建筑模样。一进院的主房依然残存,上面的砖雕刀工细致、图案精美。后面的院子被很多小房子分割,但是依然掩饰不住大户人家的那种开阔和大气。 杜孟模故居在双龙巷西口,现门牌63号、64号两院都曾是杜家宅院。杜孟模是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双龙巷63号院,是座并不大的一进四合院,门内东西向有一道带过道门的墙,墙以南为仆人居住,墙北院为主人居住。双龙巷64号东院,门楼不大,有主房北屋、西厢房和南屋,没有东屋,院内有葡萄架。现两院建筑大多已改建,仅63号院残破的传统式四合院门楼尚存。临街南屋虽然翻建,但梁架结构未动,大梁架在前墙上并与椽子悬出作为檐廊,这样虽看有出厦,但没有廊柱和檐柱,上部外檐尚存有木质装饰檐板。门窗为中西合璧式,装有玻璃,均为弧形砖拱旋,门上窗上都安有弧形雕纹金钱木质旋心板。该屋建筑特点可以体现清末民初开封四合院建筑风格不断变化的情况。 武玉润故居在裴场公胡同31号院。武玉润,字德卿,开封人,自幼聪敏过人,19岁补博士弟子员。光绪十一年(1885年)考中举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后改为翰林院庶吉士,改刑部主事,补授提牢厅主事,后又升迁为浙江司郎中。在朝廷对官员考核时,其被评为一等,授山东省济南府遗缺知府、署兖州府知府、补沂州府 中国四大名园:开封,寺庙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这四个园林因此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分别为: 1、拙政园(江苏省苏州市)编号121-74 2、颐和园(北京市海淀区)编号122-75 3、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编号123-76 4、留园(江苏省苏州市)编号124-77 中国七大古都: 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1、北京(战国时的燕“燕京”、五代时的前燕、金、元、明、清) 2、西安(12朝: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3、洛阳(九朝古都:东周、东汉、曹魏、武周、西晋、北魏、后梁、后唐、后晋) 4、开封(七朝古都:战国魏惠王“大梁”,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汴京”) 5、南京(六朝古都:三国孙吴“建业”、西晋、东晋“建康”、南朝的宋、齐、梁、陈及南唐,太平天国“天京”)(注:战国时称“金陵”,元末明初朱元璋改“应天”) 6、杭州(吴越、南宋“临安”) 7、安阳(殷墟,商“大邑商、天邑商、商邑”) 中国四大古城: 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开封,寺庙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还有另外一说法:终南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王重阳在此修道而得名)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有“金五台、银九华、铜普陀、铁峨眉”之称。 佛教四大丛林: 江苏南京栖霞寺、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国内佛教的“四大丛林”。 禅宗四大丛林: 宁波天童寺、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 我国十大风景名胜: 1、万里长城 2、桂林山水 3、杭州西湖 4、北京故宫 5、苏州园林 6、安徽黄山 7、吐鲁番 8、台湾日月潭 9、承德避暑山庄 10、四川九寨沟 中国十大寺庙: 1、洛阳市白马寺 2、拉萨市大昭寺 3、陕西扶风县法门寺 4、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解州关帝庙 5、太原市晋祠 6、曲阜孔庙 7、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拉卜楞寺 8、河南嵩山少林寺 9、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塔尔寺 10、山西恒山悬空寺 中国四大名塔: 1、登封县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嵩岳寺塔(现存最早的砖塔) 2、大理洱海原崇圣寺千寻塔(砖塔),“大理三塔”中的大塔 3、山西省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木塔),俗称“应县木塔” 4、山西洪洞县广胜上寺广胜寺飞虹塔(琉璃塔) 中国十大名塔: 1、山西飞虹塔(琉璃塔),位于山西洪洞县广胜上寺广胜寺内 2、登封嵩岳寺塔(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位于登封县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 3、大理千寻塔(砖塔),位于大理城西郊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 4、应县释迦塔(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 5、西安大雁塔(砖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慈恩寺内 6、杭州雷峰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 7、苏州虎丘塔(砖塔),位于苏州虎丘云岩寺内,称云岩寺塔 8、杭州六和塔(砖木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 9、苏州报恩寺塔(木塔),位于苏州报恩寺内,又称北寺塔 10、开封铁塔(琉璃塔),位于河南开封铁塔公园内,原建于开宝寺内,又称开宝寺塔 中国十大著名寺庙:白马寺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它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寺庙文化它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同时,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为您介绍我国著名的十大寺庙。白马寺 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 少林寺 座落于河南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地。 灵隐寺 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江南著名古刹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 寒山寺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传说当时的名僧 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隆兴寺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城东门里街,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净寺 位于泉州市南涂门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伊斯兰教寺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又名艾苏哈子大寺。 相国寺 位于河南开封市自由路西段,原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始建国寺。相国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禅宗胜地,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卧佛寺 卧佛寺即"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磐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 扎什伦布寺 是中国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寺院。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1447)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 塔尔寺 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中国藏 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点中国十大著名寺庙:历经千年屹立不倒》
《开封名人故居》开封,寺庙
《中国名胜_四大名园、四大名山、七大古都、十大寺庙等》
《中国十大著名寺庙:白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