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民间故事
详细内容
篇一:《松阳县简介》
松阳县简介
一、县情简介
松阳县位于浙西南山区,因地处长松山之南,故名松阳。县域面积1406平方公里,总人口23.83万。全县“八山一水一分田”,主要河流松阴溪贯穿全境由西向东汇入瓯江。松阳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一个历史名城,作为丽水市最古老的县,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松阳田园秀美,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75%,自古有“桃花源”美誉。县域中部是浙西南最大的山间盆地──松古平原,良田千顷,物产丰饶,素有“金瓯玉盘”、“处州粮仓”之称。松阳茶香四海,饮誉全国,是一个名茶之乡,目前全县有茶园11.56万亩,8万多人从事茶产业,形成“全县人口三分之一从事茶产业、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农民收入三分之一源于茶产业”的格局。浙南茶叶市场2013年全年实现茶叶交易量7.15万吨,交易额达38.5亿元。“十一五”以来,松阳实现了经济发展从人均GDP1000美元到5000美元、城乡发展从初步统筹到基本统筹、社会发展从温饱有余到基本小康的三大跨越。今后五年,松阳将围绕“田园松阳”建设,努力推进“美丽中国”、“美丽浙江”在松阳的创造性实践,把松阳建设成为新型生态田园城市和新型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成为生活富裕、家园秀美、人文和谐的幸福家园。
二、名胜古迹
(一)旅游景点
卯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距县城14公里,总面积905公顷,主峰海拔403米,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星级特色森林旅游基地。卯山是唐朝著名法师叶法善修道之处,作为道家圣山,山顶建有通天宫、点易亭、试剑石、浴丹池、天师殿、俭公祠、通海古井等景观。
大木山骑行茶园:茶园核心景区面积2300余亩,区内建有多种路况骑行道路20余公里,其中休闲健身骑行环线
8.3公里。景区涵盖茶园观光、茶园品茶、采摘制茶体验、养生度假等功能,茶文化长廊、游憩平台、骑行观光台、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齐全。2013年中国浙江自行车系列公开赛赛道之一。
四都寨头休闲摄影基地:位于四都乡境内,距离县城15公里,境内多仙霞山脉,全年云雾笼罩,高山云海景象极其壮观。园内设有摄影作品、书画美术作品、工艺品艺术、松阳奇石艺术、根雕古玩藏品、松阳农耕文化等艺术展厅,建有摄影之家服务中心,农家乐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界首村(长寿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中遍布古宅院,具有浓郁的古老文化气息。史上为集官道、驿站、官渡、商埠于一身的松阳西关隘,为浙西地区食盐集散地。界首村历来重教崇学,人才辈出,村中“震东女子学堂”为处州最早的女子学堂。
历史明清古街:地处县城西屏街道,临街两边分列明清
风格民居店铺,街上商肆连绵、古风依旧,有祖传草药店、豆腐店、剃头店、铁匠店、画像店、打秤店、碳竹铺、锡箔铺等,俨然是当代的《清明上河图》。
竹源峡瀑布群:瀑布群位于竹源峡境内,距松阳县城14公里。主要景观有泮殿源瀑布、五龙山、竹溪风情、竹源七漈、周岭根原始森林、千亩竹海。竹源峡以“山峻、岩奇、水秀、潭幽”纯自然风光闻名,被列入首批“浙江绿谷〃十大峡谷”。
双童积雪景区:景区俗称“和尚背老婆”,位于松阴溪南面,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山势奇峻,丛石如林,有石笋、石天桥、八仙坛、卧云岩、马蹄泉等名胜,有“小峨眉”之称。
(二)文保单位
1、国家级:
延庆寺塔:有“浙江第一塔”和“东方比萨斜塔”之誉,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楼阁式砖木结构空筒体塔,六面七级,副阶重檐,顶部冠以铁质塔刹。塔藏舍利,是江南诸塔中保存北宋遗物最多的建筑遗存。
普济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横卧玉溪之上,系石礅二孔木廊结构,将楼阁式建筑融入桥梁建筑中,成为现存石墩木构廊屋桥中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
国宝级馆藏文物:龙泉青瓷极品南宋凤耳瓶:粉青釉凤
耳瓶,系南宋龙泉窑青瓷精品,浅盘口,筒形长颈,斜肩,筒腹,暗圈足。筒形长颈两侧对称贴饰凤耳一对,胎白细腻,内外通体施粉青釉,釉层丰厚,状若凝脂,晶莹如玉,足尖无釉,口径10.4厘米,底径10.0厘米,高27.0厘米。
2、省级:
进士牌坊:詹士兄弟进士牌坊、市口进士牌坊
詹士兄弟进士牌坊:旌表詹雨、詹宝兄弟中举进士而立,牌坊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年),青石仿木结构,四柱三间五楼,歇山式坊顶,额枋正背面分别刻“兄弟进士”“父子贤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市口进士牌坊: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三间四柱五楼悬山顶石构建筑。四柱用卷草纹夹杆石稳固,石雕斗拱承托,石构屋面,正楼中间嵌“世显”二字石匾,额枋浮雕双狮戏球,镂空凤凰牡丹等图案,阑额刻“乙卯科乡进士包傑”八字。牌坊基本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黄家大院: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大院保存较好,总面积6460平方米。大院总体布局为前中后院(百寿厅、武技楼、梅兰竹菊轩)共五座楼房和宗祠、门楼、花园组成,被誉为木雕艺术的殿堂。
松阳三庙:文庙、城隍庙、武庙(汤兰公所)
文庙:建于清代,现存建筑二进二厢四合院式,现存建筑木构件基本保持原貌,内存“松阳重建儒学碑”一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城隍庙:建于清代,现存城隍庙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有大殿、后寝、厢房、后楼。建筑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保持原貌,做工精细,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武庙(汤兰公所):建于清嘉庆十四年,中轴线上依次为砍磨砖砌八字门墙、前厅、游亭、厢房、后厅。建筑木雕装饰十分精细,平面布局规整,梁架结构保存完整,木雕艺术构件保存完好,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石仓乡土建筑:位于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六村、七村、山边等地,为明末清初阙姓族人迁居石仓后繁衍生息,不断扩充建造的大型组合式建筑群,是研究当地民居演变与断代的重要实物例证,对了解浙西南地区古民居建筑手法具有较高的借鉴作用。
刘氏祖居门楼:刘氏祖居门楼建于明代,具有明显的宋代建筑风格。门楼木构件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1、国家级非遗名录:
松阳高腔:有“戏曲活化石”之称,起源于宋元时期,是浙江八大高腔中唯一尚能演出的高腔剧种。高腔音乐多源
篇二:《松阳—道教—体系—叶法善》天人合一就是一个十分圆满的万物运行的法则,天代表自然万物,而人只是自然万物中的一部分而已,人和自然万物是个整体,无法分开。中国古代的圣贤教育子孙们,尤其当自然界或是自己周围发生了一些灾变的时候,就要警惕和反省,这往往是上天垂象。人们必须尽快忏悔自己的过失和邪恶,发誓永不再做,才可能转危为安,使一切重新再回到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正常运作中。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思想中最古老的原则之一,小到一个家庭,大到整个天下,吉凶祸福的运行规律全部涵盖其中。
崇尚自然,顺应自然,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追求境界超脱,羽化成仙,以导引、吐纳、符斋醮、烧炼金丹及内丹炼养为主要内容{松阳民间故事}.
叶法善:出生和成长于浙西南道士世家的,凭借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和自身的艰辛游学求道,在政治上获得极其崇高和尊崇的地位,叶氏一门三代道士分别被朝廷封赐立碑,不仅在唐代道教史上,就是在整个中国道教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窥其思想,其传统道教法术自不待说,其儒道会通思想,虽不脱既往道教融通之窠臼,然也有许多重大之创获,尤其以先秦道家“万物一体”为理论基础的孝道思想,更是对后世思想尤其宋儒思想的发展有深远之影响;而在参悟外丹丹理的基础上涉足内丹之创发,更是开宋元以降,道教内丹之先河。
第一篇道教诸神传泌
元始天尊——开天辟地的道教第一尊神/2
玉帝出世——九龙辇车带来的众神之王/5
后土女娲——大地的母亲/9{松阳民间故事}.
月华真君——千里姻缘一线牵的婚姻使者/13
神农尝百草——虎豹斑纹、茶叶、延龄草和神农架的由来/17
东华帝君——掌管万仙的天地首领/21
王母娘娘——立儿石前的遗憾/25
三官大帝——书生金鱼缔结的爱情之果/28
真武大帝——摩崖飞升的净乐国王子/32
辛元帅——孝感天地的雷部天神/36
庞元帅——三救落水女的汉江船夫/39{松阳民间故事}.
华光大帝——地狱救母的护法元帅/42
有眼不识泰山——马王爷三只眼的来历/46
赵公明——木筷抵千金的信义财神/49
温琼——泰山之巅的元金大神/53
关羽——巨龙转世的古今第一将/56
魁星——貌丑才高的文运之神/59
黄帝——力挫蚩尤的华夏始祖/63
彭祖——擅长房中术的长寿仙翁/66
嫘祖——发现蚕丝的先蚕娘娘/69
伏羲——演练八卦的第一智者/72
南极仙翁——脑门高耸的长寿神仙/76
观棋烂柯——跨越几十年的对弈/79
宁封子——葬身火窟的五岳真人/82
裴元仁——秘炼升天术的清灵真人/85
王灵官——曾经在善恶间徘徊的道教护法神/88河伯——始乱终弃的江河水神/92
神荼、郁垒——擒拿万鬼的桃符门神/96
钟馗——自杀案引发的吃鬼门神/100
秦琼、尉迟恭——守护千门万户的武将门神/103福星——和小矮人有关的一代明吏/105
禄神——天聋地哑永相伴的文昌帝君/108
妈祖——福佑万民的海上女神/111
送子娘娘——佛、道两教之间的不同传说/114麻姑元君——半夜鸡叫的酷吏之女/117
广成子——度化人文始祖的道教金仙/120
土地爷——慈悲为怀的落水鬼/124
土地爷——地位最低、香火最盛的道教神仙/127比干——玲珑无欺的文财神/130
灶王爷——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133
第二篇道教八仙敝事
铁拐李——虎吞躯身的八仙之首/136
钟离权——屡战屡败的汉朝将军/139
吕洞宾——我不入洞房谁入洞房/142
老虎、美女、点金术——吕洞宾的学道之心/146吕仙和农妇——农夫和金鱼传说的东方古代版本/149邯郸黄粱——流传不衰的千古一梦/152
一粟一世界——僧道之间的争锋/155
张果老——唐鉴汉鹿的长寿神仙/159
曹国舅——勇担不白之冤的皇家姻亲/162
韩湘子——逡巡酒、顷刻花的翩跹公子/165
何仙姑——规谏武则天的平民女子/168
八仙过海——东海变火海的神仙大战/171
八仙过海的另类版本——渡海逃狱的沙门岛囚犯/173第三篇道教入物传奇
老子——从肋而出的道教始祖/176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谷关《道德经》问世/180无为致祸——不会鸣叫的鹅/184
桐柏真人——直言获罪的东周太子/187
徐福——为始皇求仙的日本先民/190
东方朔饮酒割肉——机智过人的“朝廷隐士”/193刘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豆腐鼻祖/196
魏伯阳——丹药试徒的“丹经之祖”/199
张道陵——降蛇伏虎的道教始祖/202
因缘际会——张天师喜得龙虎神丹/206
五百青龙驾素车——太上老君赐宝张天师/210降伏鬼魔——张天师威震青城山/214
许逊——智审三猪的道教天师/216
左慈——人人皆欲杀之的三国名士/219
葛洪——发现“亚洲人参”的道教炼丹家/222郭璞——料事如神的道教术数大师/225
陶弘景——茅山道派的创始者/228
孙思邈——一针救两命的神医/230{松阳民间故事}.
神针无敌——孙思邈医治渭水河龙王/234
司马承祯——一语道破终南捷径/237
雷海青——琴砸安禄山的音乐之神/239
叶法善——出入月宫的罗浮真人/242
陈抟老祖——大觉三十六、小觉十八春的道教睡仙/245刘海蟾——鸡蛋重叠蕴含的玄机/249
张伯端——一鱼杀婢女的南宗始祖/252
张继先——妙解龙虎之问的少年天师/255
王重阳——活死人墓里面的全真教主7年
第四篇道教经典教义
柔弱不争——舌齿之喻和赵燕劫匪
尊道贵德——鼓盆而歌和混沌之死性命双修——呆若木鸡和琼花为记自然无为——山脚下的樗树之喻
无为而治——武夫治国带来的社会繁荣天道承负——悬在魔鬼头顶上的磐石长生无用——陈抟对君王的进谏
仙道贵生——黍米里面的神仙世界济世利人——险滩龙女的微言大义
清净寡欲——丘处机“一言止杀”的丰功伟绩第五篇道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奇卢生——引发焚书坑儒惨案的秦朝方士/292汉武帝求仙——牛肚子里面的帛书/295宋真宗年间的“天书下降”事件/298葫芦神仙/301
卖米者的长生术/305
入水出火后的彻悟/309
寿比南山/312
玄女神降伏青牛怪/315
张天师驱蚊/318{松阳民间故事}.
崂山道士冯铁丸/321
篇三:《浙江18个古村落》推荐理由:芹川村是一个新近发现的具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整个村庄呈“王”字。以小桥流水古民居为主要特色,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式的田园美景,是个典型的徽派古村落。明清古居民约占整个村庄建筑的70%左右。村口有五棵大樟树张开巨臂向四方延伸,最大的那棵已有800多年的树龄了。300幢皖南徽派建筑风格的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白墙青瓦,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都以精细著称。
自驾路线:方式一、杭州—(杭千高速)—千岛湖镇—(环湖景观大道)—千岛湖大桥—(千威线)—南浦大桥—(郑鸠线)—浪川乡芹川村
方式二、杭州—(320国道)—富阳市松溪—(05省道)—千岛湖镇—环湖景观大道—千岛湖大桥—(千威线)—南浦大桥—(郑鸠线)—浪川乡芹川村
玩什么:九咆界五龙岛温馨岛千岛湖森林氧吧
吃什么:麻酥糖是芹川村的名特产。并且有许多土特产会提供游客,价格很实在,比如板栗,玉米,米酒,芝麻,等等。
推荐理由:榉溪村建于南宋初年,现村内的孔氏家庙保留完好,始祖孔端躬,系孔子四十八代裔孙,原籍山东曲阜,登进士第。2006年,孔氏家庙还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榉溪村风景也非常不错,有一颗树龄800多年的古木,有一条小溪永安溪穿村而过,还有大山、竹林和水库,山清水秀。
自驾路线:从金华或杭州去榉溪,最方便的是走诸永高速,磐安双峰出口下,走冷沙线10多分钟即到。从磐安出发的话,可以从深泽上诸永高速,也可以走40省道,忘仙居方向开,在沙溪口村往西拐不久即达。
玩什么:维新乡的灵江源森林公园、仁川镇的百丈潭
吃什么:村里有专门的香菇种植基地,春天正是摘香菇不错的时候。游客吃到纯正香菇的同时,还可以到香菇种植大棚里体验一番自己动手采摘的乐趣。
推荐理由:芝英原名“大田里”,是永康应氏家族的世代居住地。“芝英大、祠堂多。”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当地古祠堂星罗棋布,可以用密集来形容。乡镇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居然保存着81座宗祠,其中保存完整的就有52座之多。上至三国时期,下至明清,绵延2000年,文化瑰宝遍地都是。
怎么去:到达永康之后,永康东站有通往芝英镇的班车。
玩什么:应氏大宗祠、徵德堂、义庄
吃什么:永康肉麦饼、小麦饼、豆腐皮
推荐理由:建村已经800多年的嵩溪村,现有900多户、3000多人口,在浦江县是一个数得上的大村。嵩溪,曾有“小杭州”之称,江南乡村的悠久与韵味,在这个古村落里隐隐散发。嵩溪村依山傍水,村中有40多幢1560余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保存基本完好,古色古香,错落有致,颇有气势。
怎么去:嵩溪知县城,嵩溪至北乡寺前、中余等地有公路相连。村内有汽车、小客车、三轮车、拖拉机等。
玩什么:村内古屋林立,有宗祠、台门、戏楼、大殿等。北去5公里,有浦江名山鸡冠岩。吃什么:
火腿荷化爪、木莲豆腐、浦江麦饼、豆腐皮等。
推荐理由:下鄣村坐落在“双龙飞瀑”顶端半山坞坳之中,以风景秀丽的“白云岩景区”为依托,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潢坞白云缭绕,犹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下鄣村史称“云坞古村”,宋代名士管师复隐居于此,“满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悦钓无痕”,描尽了该村田园风光的无限意境。
自驾路线:上海、杭州方向走杭金衢高速至金华转金丽温高速,在丽水转丽龙高速于龙泉高速口下高速,前行5公里即到景区。
玩什么:白云山景区门票50元、好川古文化遗址、龙泉山、鞍山书院
吃什么:龙泉香菇、龙泉宝剑、龙泉青瓷{松阳民间故事}.
推荐理由:独山村周围高山耸立,村前孤峰独峙,江水清流。是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昔日的古街、民居、石碑坊及塞门、塞墙,形成古朴的山区生活气息,延续并保存着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脉络,素有“明代一条街”之称,数百年前的明朝年间,独山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书香世村。世易时移,繁华归于平淡。
自驾线路:杭州绕城朝千岛湖方向进入长深高速转杭新景高速转龙丽温高速。
玩什么:神龙谷、松阳青云塔、金矿国家矿山公园、青田封门石古洞
吃什么:遂昌烤薯、虎皮香肉、龙谷丽人茶
推荐理由:西溪村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山环水绕,景色秀丽,迄今1200多年的历史。迄今遗存有清、民国时期的大量古民居、店铺货栈、禅院遗址、山门、古井等,从村口至村尾形成一条狭长的历史文化街区。
自驾线路:杭金衢高速公路—户昆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
玩什么:万象山公园、古堰画乡景区、清风侠
吃什么:丽水白莲、黄油鸡卷、蕃莳片
推荐理由:河阳村位于丽水缙云县,公元933年,原吴越国掌书记朱清源兄弟为避五季之乱,而定居缙云,因其原籍河南信阳,故取名“河阳”。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还保存了一大片错落有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民居。
怎么去:去河阳村交通很方便,有县城开往新建的班车,下车后步行半小时就到。玩什么:古民居观光
吃什么:焖菜饭、霉干菜豆腐、缙云土面等
推荐理由:西屏原名紫荆村,古因西屏山而得名。西屏山奇水秀,城西、城南有“望松观日”、“石笋仙踪”、“百仞云峰”、“双童积雪”、“石空飞瀑”、明清古街等景点,城西有始建于北宋的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延庆寺塔”。城内有兄弟进士牌坊、鹦鹉冢、汤兰公所、城隍庙等名胜古迹。宋代四大女此人之一张玉娘也出生于此,其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遗稿《兰雪集》“可与风、雅、颂并称”。
怎么去:杭州西站有到西屏的大巴,可坐车前往。
玩什么:瓯江支流松荫溪穿城而过,城西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延庆寺塔”。
吃什么:山粉丸、黄米粿、白汁鲳鱼、八宝灯盏盘等。
推荐理由:霞山村自宋代属古徽州,古村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及民国初年浙东山区的历史原貌,共有明、清、民国初徽派古民居建筑300多幢,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这些古民居是浙西多元文化共生,交融与发展的结果,其建筑风格兼古徽派和江南吴越派系之长,既有徽派建筑森严肃穆的气势,又有江南园林委婉小巧的趣味。它是浙西地区徽派建筑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之一。
怎么去:杭州绕城走杭新景高速到(常山)黄衢南高速互通走开化方向到马金出口下。玩什么:钱江源森林公园、林山禅寺
吃什么:马金豆腐干、角瓜、玉米尖、榴梿、生菜、洋葱、谷子、红苹果
推荐理由:江山市大陈乡位于市境“下路乡”(县城以北),系该市最北面的一个“门户”乡,系古徽州汪氏搬迁至此的聚居地。大陈古村落古建筑依山造势,鳞次栉比,楼台亭阁,搭配有致,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大陈最为典型的古建筑当数汪氏宗祠。汪氏宗祠内石础石磉硕大无朋,石柱石阶细结光滑,石雕木雕工艺精湛,牛腿雀替镏金错彩,更加檐牙高啄,脊瓦如鳞,犹如琼楼玉宇降落山村野处,令人叹为观止。
怎么去:江山市到大陈乡有直达巴士,每10分钟一班。
玩什么:汪氏宗祠、崇德巷等,周边有石灰石天然溶洞龙嘴洞。
吃什么:大陈麻糍、大陈长春面。
推荐理由:福德湾村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村内,60余座民宅散布其间,沿山坡而建,多为木构或是木石结构。因为这些民宅而形成了一条长约100米的古民居老街,成为矿工的生活区。为了吸引游客,去年,村内还开设了矾矿博物馆,游客可以沿着由挑矾古道修建的游步道,参观石工(明矾始祖信仰)及矾矿遗址中的“地下迷宫”,在曲折蜿蜒的矿硐里慢慢前行,沿途蓦地闪现出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采空区,小的像人家的会客厅,大的犹如巨大的舞池,重现当年矿工生活。
怎么去:甬台温高速,观美出口下,至矾山,沿路有指示牌。
玩什么:玉苍山森林公园、苍南渔寮景区、碗窑古村若
吃什么:苍南槟榔芋、翠龙茶、四季柚
推荐理由:碗窑村旧称蕉滩或蕉滩碗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境内,玉龙湖河谷中上游,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碗窑村很小,很僻静。小小碗窑村在温州的地图上找不到,就连许多温州人都不知道这个村落的存在。村里仅数十户人家,依山傍水而建,在群山环抱中的村舍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村子最北端有一栋类似明末闽南民居的建筑,据说是碗窑年纪最大的房子。
怎么去:从温州坐巴士到苍南县,车程一个半小时,快客25元,慢车15元;从苍南县到碗窑村可以在桥墩镇转车抵达碗窑村(苍南至桥墩3元,桥墩至碗窑2元),也可以直接打车,大约40元
玩什么:吊脚楼、三折瀑、三宫殿、古戏台、碗窑产业等
吃什么:碗窑村的村口有一家小餐馆,不要奢望有更多的选择——全村仅此一家餐馆,只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但是这里可以提供城市里遍寻不到的便宜而新鲜的饭菜。
篇四:《树木传说》桂花树的神话传说
人间的桂花树和月亮有着不解之缘,人们常称月亮为桂宫、桂窟、桂魄和桂轮等。粱沈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涛句‚桂宫袅袅落桂枝‛中的桂宫,即为月亮。‚月中有桂‛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一书,书中有‚月中有桂树‛的字句。
我国人民把秋桂与秋月联系在一起,编喻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出自《归藏》,书中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西汉刘安所撰《淮南子》中,其内容更为详尽,增加了一段嫦娥变蟾蜍的情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而‚吴刚伐桂‛这一传说,出自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该书中写道:‚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这是说相传月中
有株桂树,高五百丈。汉朝人吴刚.立志学仙求道,因触犯道规,被罚去月宫中伐桂。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可是总是时砍时合.永远砍不倒月宫中的桂树。岁月蹉跎,但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伫立,生机盎然,每临仲秋,馨香四溢。吴刚只好留在那里终年伐桂,因无法立功,被迫一直在‚金风玉露伴素月‛中度日,惟有中秋月夜,方可在树下小憩,与人间遥享欢乐。
在民间,桂花树的果实(桂子)和桂花酒也有着一个‚蟾宫分异种,人世散清香‛的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热情善良,酿出的酒,味道甘美,人们尊称她为仙酒
娘子。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清晨,仙酒娘子打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衣裳槛楼的乞丐。仙酒娘子看他还有点气息,就把他背回家中,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男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
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但是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们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四处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要上前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目,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仲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了一个黄布袋,袋中装满许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娘。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来这位乞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们把桂于种下,很快长出桂话树.开
出桂花,满院甜香,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感受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感谢仙酒娘子,是她
的善行,感动了月宫中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撒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树和桂花酒。
中国神话传说——树精篇
山中多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树的神灵不仅以其生长日久,在上古神话传说中,树还具有一种类似天梯的性质。《淮南于〃地形训》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益天地之中也。‛这就把树当作是连接天庭与地上的一条途径,所以《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高数千尺乃至上千里的大树。后来戏曲《天仙配》里,董永与七仙女见面分手都是一株大槐树下面,并指树为媒,相约槐荫树下把子交。其中,树能连通神人的古意还依稀可辨。树连通人和水族的传闻就比较多了,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中,龙女托柳毅捎家信,就告诉他‚洞庭之阴,有大桔树焉……叩树三发,当有应者‛。《广异记》里北海神女托一个名叫三卫的人捎家信,接头的方法也是在‚海池上第二树,但扣之,当有应者‛。该书还有一处记载谢二为鳖精捎家书,仍然是‚至池,叩大柳树、家人若出,宜付其书‛。把树作为连通人与神怪的途径,这原是古人直观而朴素的想象,也是人赋予树的一种灵性,只是树的这种灵性在后来没有发展,树的灵异常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树怪的第一种形式就是枝干长成人形或物形,古代此类记载甚多。《搜神记》卷六就有‚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邮樗树生枝如人头,眉目须皆具,亡发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阳乡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黄色,面白,头有髭发,稍长大,凡长六
寸一分。京房《易传》曰‘王德衰,下人将起,则有木生为人状’其后有王莽之篡‛。树根或树的枝干肖似人或物,这原本没什么可怪的,要是今天的人看到达种情况,至多是感到惊奇,赞叹造物的精工,—些根雕爱好者还会因物就形,略加剪饰,制成根雕艺术品,从中领略一种自然古朴的美。然而,古人就不会这样看,他们处在一种天人感应的神鬼文化氛围中,认为身边的—切事物都有神灵。树的枝干长成人或物的形状,一定是某种妖异的表现,是不正常的,是大灾乱的前兆。京房是西汉易学大家,善于以阴阳学说解《易》,把五行灾异与人事变乱相比附,引用他的话来解释树形的怪异,这是汉代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深入民间信仰的明证。
树怪的第二种情况是砍树流血。按照‚物老成精‛的观念,那些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树,必然具有某种神灵,树能流血,就是成了精怪的证据。砍伐这种树,当然会遭神灵惩罚,有灾祸降临。据说当年魏武帝曹操在洛阳营造宫殿,砍伐一株濯龙树,‚树干流血,工匠惊恐‛,然而曹操仍坚持要砍,结果得了重病,不出一月就驾崩了。再如《异苑》上的一则记载,‚永嘉松阳赵冀以义熙中与大儿鲜共伐山桃树,有血流,惊而止。后忽失第三息所在,经十日有归‛。所谓砍树流血,那些误传暂且不论,就其情况来说,无非是树干流出的红色汁液,古人把它夸张增饰,说成流血。而血在中国古代,常常作为一种凶征出现,这么一来就自然引出一种神灵恐怖。上文的赵翼砍了一株普通的山桃树,就受到了神明的惩罚,差点丢了儿子。由此可以想见菩提之类的灵树就更加不能触犯了。
树怪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化形。《酉阳杂俎》有一则生动的树怪变人的故事:临湍寺僧智通常持《法华经》,入禅宴坐,必求寒林静境,殆非人迹所至处。经年,忽有人环其院呼智通。至晓,声方息。历三夜,声侵户,智通不耐,因应曰:‚呼我何事,可入来言也。‛有物长六尺余,皂衣青面,张目巨吻。见僧,初亦合手,智通熟视良久,谓曰:‚尔寒乎?就此向火。‛物乃就坐,智通但念经。至五更,物为火所醉,因闭目开口,据炉而鼾,智通观之,乃以香匙举灰火,置其口中。物大呼起,至门若蹶声。其寺背山、智通及明视蹶处,得木皮一片。登山寻之数里,见大青桐树梢已老矣,其下凹根若新缺,僧以木皮附之,合无延隙。其半,有薪者创成一蹬,深六七寸余,盖魅之口,灰火满其中。这棵青桐树老则老矣,但老得不够,化变人形,还很粗略,作怪的手段,也仅止于夜半呼人而已。从智通和尚事后以木皮、灰火验证的情况来看,似乎此怪实有。其实,这是精怪传闻中的一种模式。树怪变人的传闻极多,桃李梅杏化成美妇,松柏槐柳变成老翁,指树为姓,性喜吟咏,是此类传闻中最常见的描述。树怪害人的不多,但岁月一久,也会小有作崇。《搜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