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游记>我和名著的故事

我和名著的故事

详细内容

篇一:《我与名著的故事》

我与名著的故事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我们会流利的回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对于我们最喜欢哪部名著?我想对于孩童的我们来说很多人会选择《西游记》。当然首先影响我们的也许是动画片版的西游记或是电视剧版的西游记。

记得三四岁时,妈妈培养我去了解《西游记》的内容,买了几本白话版的《西游记》,每到我上床时就当做睡前故事来讲,但是妈妈每讲到什么妖魔鬼怪,我就会被吓得瑟瑟发抖,哇哇大哭,似杀猪般的嚎叫:“不要,不要!”搞得家中不得安宁,还常常做恶梦,梦见自己被妖魔吃掉了,总是从梦中惊醒,觉也睡不踏实。此后,我便见书如见鬼。妈妈为了帮助我又和我谈了谈,之后又试了几次,但最终还是因为我无法接受而放弃了,将没讲完的书送给了别人。

再大一些的时候,我不再相信有妖魔鬼怪了。便渐渐对动画片版的西游记感兴趣了。我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邀请小伙伴一起在家中看西游记动画。生动的配音和趣味的形象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常常感到身临其境,憨厚老实的猪八戒,常常使我们发笑;机灵百变的孙悟空,常常使我们羡慕;勤劳少语的沙悟净,常常使我们佩服;还有絮絮叨叨的唐三藏,常常使我们折服。故事的情节经常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变化。

小学时,老师让我们读《西游记》,这时再读也不像小时候那么畏惧了,而是感觉充满兴趣。抱着精装的书,闻着墨香,体会着书中的情节,喝着茶。简直像在人间仙境,十分惬意。每到放学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了,常常读到吃饭时还不肯放手,左一个等会儿,右一个马上,迟迟不肯过去,等到把妈妈急得大喊时,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下,吃完饭又开始刻苦攻读了。当然这也给我带来了好处:它锻炼了我的阅读量。

现在,我还是依恋着西游记的情节与我刚读时的感觉。我现在依然爱读西游记,重读文章,去寻找那时的感受,那熟悉的情节与那熟悉的氛围。不断地重读,不断地回忆初读的心情;不断地重读,不断地获取新的感悟;不断地重读,不断地使我回到那世外桃源般的氛围中。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我爱读《西游记》,它总是让我回味无穷。

篇二:《话题---我与古典名著的故事》

我和《红楼梦》的故事

《红楼梦》真是一部奇书,能够因一本书生出一门红学来,还不足见其超凡脱俗吗?半个月的考试时间,我多在文史分馆里自习,晚饭后刚一入馆或有空余时总爱逛着随便翻几本书看,就偶然翻到了刘心武的《探秘红楼》,这一下子又勾起了我早有的兴趣,一看就看很长时间,有几次都把复习当成业余而看这种闲书成为主业了。

再小些的时候,小学、《红楼梦》,直至初中一二年,也没怎么对这部书感兴趣。到里初三,听说要考四大名著的常识,尤其学了红楼梦里的《香菱学诗》,忽然对《红楼梦》产生里好奇心。奇书就是奇书,自有其大魅力在。故事的开头一个段子《林黛玉进贾府》,就是这么一篇短短的段落,竟勾起了我无限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语文老师本来就提倡多读课外书,这可给我提供一个天大的理由。于是我就课外明着来,课堂上暗着来,偷偷摸摸看完了《红楼梦》。好像现在说一些什么词汇的话,是属于煽情的,但是如果有必要我也只得说一些类似的话以表明我对此书的感情了。

初读《红楼梦》,只是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读的,什么版本、背景、真伪以至于作者全然不知。我对《红楼梦》的理解毕竟有限,只知道个情节梗概,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书的喜欢。也许是已经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的缘故,知道高鹗续书,读完《红楼梦》前八十回后,明显感觉后四十回水平下降甚至前后矛盾。读完书后,我反倒兴趣更增,而且很是遗憾:怎么只有八十回传下来了,实在是太可惜了。与读书相伴,我又找来《红楼梦》的电视剧看,原来一直不喜欢这个电视剧,真是年龄小的缘故,那时候喜欢西游记。看电视剧使我更感书的宝贵,这使我有了深刻的印象和观念:电视剧确实不如书好看。

总之,第一次读红楼后(迄今也是唯一一次读红楼),感觉兴犹未尽,遗憾大于满足,以至于我认为《红楼梦》成了断臂维纳斯了,正因为缺憾才引起了这么多人研究它乃至付出整个生命的研究。当时我的观念是:曹雪芹只写了八十回,然后英年早逝,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的。

但是我最近看得一些红学的书告诉我:曹雪芹是写完了整部书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回。这让我精神大振,兴趣又起来了,再加上看了周汝昌老先生、刘心武的一些讲解,对《红楼梦》里面的伏延千里之笔有了感觉,我打算再看一遍,应会有新的收获。毛老君不就说:《红楼梦》不读遍,就没有发言权吗?只要有心得,说说也无妨。

我与《西游记》的故事

我从小爱看书,特别钟爱中国的四大名著,领略过诸葛亮的机智,武松的勇武,孙悟空的神通,无论看多少遍名著,都百看不厌,这次,我又走进了名著。我走进《西游记》,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嚣张的样子,将七仙女定住了身,把桃林的桃子吃了个遍;跑到天宫,捣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喝仙酒,吃太上老君的仙丹,偷水果,给众仙指错路,想起了我自己在家乱扔垃圾,乱放东西,乱买东西,看见妈妈似王母娘娘那样生气的脸,不禁哆嗦了一下。我继续翻看着,看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次又一次保护师傅,打妖怪,有时还和师傅闹变扭,赌气,我为悟空打妖怪的坚持不懈佩服,也为悟空的倔强而惭愧,想一想,这不正是一个活生生的我吗?在做作业时,从没对作业说过不会二字,令我不禁自豪一笑,但也会因为大大小小的事情使妈妈伤心,甚至哭泣,我又低下了头。我跟着孙悟空一起请观音菩萨帮忙除妖,一起去妖怪洞穴打妖除魔,和孙悟空一起去花果山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最后,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大战红孩儿、借取芭蕉扇、智斗蜘蛛精等等,取得了真经,成为佛。

再想一想,这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正是我的替身,师傅就像妈妈,我陪着妈妈,妈妈教我知识,有时我这倔强的孙悟空还要和师傅吵架,让师傅伤透了心,可我却浑然不知。这《西游记》写出了我的心声,让我知道了,学会孙悟空这样坚持打妖怪,忠心耿耿的对“师傅”,胜利就在前方。

名著是我的向导,指引我走向正确的道路,名著让我学会做人,处事,名著,我的良师益友,我的思想“生病”时最好的清洁剂!

我从小爱看书,特别钟爱中国的四大名著,领略过诸葛亮的机智,武松的勇武,孙悟空的神通,无论看多少遍名著,都百看不厌,这次,我又走进了名著。

篇三:《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汝阳县实验小学四(6)班卢航震辅导老师——闫金鸽爸爸从超市给我买了本很昂贵的书。我知道这是因为我上次考得好,专门奖励我的。

记得那是个星期天,朋友刘洋来我家找我玩,看到了那本心爱的书,也很喜欢。于是,便坐在书桌前翻看起来。忽然,刘洋“哎哟”惊叫起来,我赶忙扭过头去,一下子惊呆了。原来是刘洋不小心把茶水洒在了书桌上。我慌忙去拿,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茶水瞬间浸泡了那本心爱的书。看着崭新的书变得湿漉漉的,我生气地哭了,开始埋怨刘洋起来:“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呀!把我的书弄成这样。”刘洋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呀!”我心里想:这毕竟是上次我考得好,爸爸为了奖励我才给我买的,这下可完了。刘洋说:“你不要哭了,我来赔你吧。”说着刘洋看了看书后面的定价,犹豫了一会儿说:“这本书八十多元呢!”说着也哭了起来„„

正在这时爸爸回来了,看到我们都在哭,惊奇地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我指着那本湿漉漉的书,哭得说不出话来。爸爸立刻便明白了。拍着我的头安慰我说:“没事的,书坏了还可以再买,友谊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对待朋友要真心,更要学会宽容,湿了就算了,爸爸再给你买一本就是了。”我觉得爸爸说得对,就点头答应了。从此以后,我和刘洋依然是好朋友。

这件事过去很久了。可是我仍然不能忘记,因为爸爸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是我的宽容,赢得了朋友的心。

我的梦,读书梦

汝阳县实验小学四(6)班张书浩辅导老师——闫金鸽我从小就爱读书,每当我读书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做着一段段美妙的梦,让我在书的世界里自由的遨游,现在就让我和你们分享一下吧!

课间、还有放学的时候,我就会拿出一本书来,看着那精美的文字,又看看那美丽的插图,我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里,和童话里的主人公一起开心的笑,一起忧伤的哭,一起痛快的玩,一起快乐的周游世界„„这时候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每当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也会拿出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起来,那时我会沉浸在美妙的故事当中,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玩乐,我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停的汲取营养,读书就像吃饭一样成了我生命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晚睡觉前也是我读书的好时间,我会钻进暖暖的被窝里读书,当然这样对眼睛不好,但是没办法,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因为读着读着就睡着了,我就进会美妙的梦乡。

我爱读书,我的梦,读书梦!

我的读书梦

汝阳县实验小学四(6)班刘帅博辅导老师——闫金鸽人的爱好是各种各样的,而每个人的爱好都是充满快乐的,我也有自己的爱好——读书。

读一本好书有时会让我高兴,有时会让我伤心,有时会让我感慨万分。书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

一次,我偶然看见了一篇《八十天环游地球》的简介,看完后,我心急如焚地跑到书店,气喘吁吁地问老板:“您这里有《八十天环游地球》吗?”很遗憾,因为现在我们这里的人已经不喜欢看了,所以我也没有进货,老板无奈地说。听完后,我拖着沉沉的脚步回了家,但我仍不灰心,我相信有一天总会有的。皇天不负有心人,爸爸知道后托人从洛阳给我买来了我梦寐以求的《八十天环游地球》。看到这本书我欣喜若狂,急忙捧在手里看起来。书中的情节吸引着我,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叫我去吃饭,喊了我四、五次,我还不肯放下书。妈妈说:“你真是个小书迷。”

我爱读书,书是知识的力量。我要读更多的书,使自己更上一步阶梯——知识的阶梯。

我与书的故事

汝阳县实验小学四(6)班丁雨露辅导老师——闫金鸽听妈妈说,我小的时候还不会读书,就坐在床上装成大人的样子,双手捧着书,眼睛轱辘咕噜地扫视着书上的内容,嘴巴还发出“哇哇哇哇”的声音,好像在读书的似的。那时候我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都会读故事给我听,伴随着妈妈的故事声,不知不觉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开始教我读书。先是妈妈指着书上的每一个字读给我听,接着是我指着书上的每一个字让妈妈读给我听。就这样,我认识了很多字,慢慢的我开始自己读书。只是刚读书时是一个字一个字嘣出来的,虽然还连不成句,不过我那时候还是挺自豪的,因为我认为我已经会读书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的学会了读书。读的书也多了,读的也比较流利。爸爸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买几本书。如今我的书架上的《幼儿学唐诗》、《儿歌三百首》《木偶奇遇记》、《央视童心好故事》等都已成小儿科了。现在我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了,渐渐地我由读书转为看书。今年儿童节的时候,爸爸特意办了一张读书卡作为礼物送给我。太棒了,我天天都有新书看!。

妈妈说我看书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咯咯咯的笑声。真的吗?我不知道,可能是太投入了吧。爸爸妈妈见我天天捧着课外书,怕影响功课,就限制我看课外书的时间。可是我太想看了,于是我就钻到被窝里偷着看,结果把眼睛给看近视了。爸爸妈妈为了矫正我的视力

就把读书卡给停了,可是我还是太想看了,就偷偷的把读书卡又还原了,我又可以借书看了。

今天我又借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里面写着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跳,他救过很多动物。他的爸爸是个玩具发明家,他妈妈是个善良的女生。在母亲节那天,马小跳给妈妈买了好多好多的礼物,他的妈妈感动的都流下眼泪了。我一定要向马小跳学习,做一个有爱心又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我看过的书有:《十万个为什么》、《木偶奇遇记》、《成语接龙》、《昆虫记》,《绿野仙踪》,《王子童话》,《安徒生童话》、《笑猫日记》、《优秀作文》„„这些书都是很好的书,我建议大家都看这种好书。我觉得多看书不仅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使我们变成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我和名著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还有很长,因为我已与书结缘。

篇四:《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薛沐源济南市甸柳第一小学六年级二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每当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和书的一些故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不爱看书,觉得读书很乏味。于是,妈妈帮我办了"未来星图书室"的借书卡,她一有时间就带我去那里读书和借书。起初,我和妈妈一起读图多字少的绘本,一段时间之后,我可以读带拼音的故事书了。这些故事都非常有趣,也蕴含着很多哲理。当我看到故事中好人有好报时,我会感到由衷的高兴;当我看到愚蠢的人和动物做出愚不可及的事情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捧腹大笑;当我看到书中人物的命运十分曲折悲惨时,我又会黯然神伤,感同身受。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对绘本的兴趣已经不太浓厚了,我开始喜欢看杨红樱、伍美珍、郁雨君这些作家写的校园小说。这些校园小说就像每天我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让我读起来津津有味、废寝忘食、欲罢不能。

从三四年级开始,妈妈不再建议我读校园小说了,让我试着接触一些大部头的名著。她说:“校园小说就像快餐食品,内容太单一,你应该多读些名著,学习名家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它们可以丰富你的精神世界,让你懂得许多人生的哲理。”开始,我有些不愿意,因为名著里有许多在我看来晦涩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导致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我根本不理解,就像看“天书”一样。我的困惑妈妈都看在眼里,她说看不懂不要紧,哪里不懂随时问她,我们可以交流沟通。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我的识字量渐渐增多,理解力也逐步提高,慢慢的,我开始喜欢看名著。像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还有曹文轩、张天翼、张之路等作家的小说,都让我手不释卷,如痴如醉。现在,我爱上了名著,每晚睡觉前都要读一会儿,否则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很不踏实。

这就是我和书的一些小故事,现在,书成为我最好的朋友。读书使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读书给我人生的启迪,赋予我独立思考的能力;读书给我带来快乐,让我面对困难时从容不迫,笑对人生!我爱读书!

篇五:《我和书的故事》

我和书的故事

老战下水文:

我和书的故事(一)

我买过三套《史记》。

第一套购于七八年前,其特点是全部五十二万字一大厚本不分册,足有两寸厚,注释梁邵辉,对司马迁和《史记》的崇拜,使我也着实兴奋了几天。因颈椎病作祟,我常躺着看,这套不分册的《史记》太沉了。

一天,我在学校附近的一小书店,看到一套令我一见钟情的《史记》,华丽——硬皮,分十册;便宜——每册五圆!我没再看第二眼,买下。晚上,兴致勃勃地翻看,呦!!怎么没有目录?——这部巨著怎么查呀?——从天堂到地狱了!

无奈,两套结合着看,厚者查目录,硬者再上阵,真是不害你,恶心你……

又一天,从人民医院回家,心里亮堂多了,由北而南走到阜成门立交桥前路西有“大百科门市部”,我推开门。身上的病难去,一套书的病能根治。两分钟后我看到了令我兴奋的《史记》——中华书局,再看那注释者,赫然在目:顾颉刚。一百二十五圆,真不贵!

回到家,咱也来个喜新厌旧,将厚者硬者通通从书柜中请下,扔到阳台——卖废品!“要是让我孙子看见他爷爷就读这种《史记》,我丢不起那人!”

“老瞎花钱!”看我的高兴劲,老伴真没说。

——干什么都得懂行,细心,便宜吃穷人。

也有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时候。

1979年,大学同学许永利号称是怀柔围棋冠军,我们同学都成了他的徒弟。有几位先跟他学的俨然以高手自居,公然蔑视我这个小老弟——不爱跟我下。不服输的我,下决心找书看,动力只一个,早日打败那些狂妄的师兄。当时,刚经历“十年浩劫”,《新华字典》都没有,何况围棋书。

一天,我到西单商场的旧书店搜罗围棋书,一本硬皮《围棋》“勾引”了我。

1962年《围棋》杂志全年合订本!一块钱!——够贵的,够买一斤多肉的,可书也太诱人……买下!可能是得到这本书的神助,我的围棋进步很快,好几位师兄我不爱跟他下了,师兄们都知道我布局厉害,是从书上学的正招,我们也互相借围棋书,但这本《围棋》我从来没借过他们。

2001年,我在中国棋院进修围棋教师,有机会跟专家问问这本《围棋》的价值。口碑好极了,总是谦和地笑着——吴玉林,专业六段,中国围棋少年队的教练。听我一说,像是发现了妙手,连声道“珍贵”,最后嘴动了动,欲言又止了——我猜想:吴老师觊觎我的《围棋》,但憨厚的他不愿夺人所爱。——吴老啊,当时您若说出口,以我对您的景仰,我或许会送给您的。

——机遇,让人琢磨不透。

——人生亦然2007年12月3日

学生点评:

这篇文章完整地记录了作者与书的两件事儿,都是偶然的机遇使得作者与书产生了种种经历。文章分为两件事,并不同于文章普遍的写法——三段式写法,如此的新颖写法,使文章独具一格,别有一番风韵。并且,在两件事的叙述后都有一句议论。在独特中又不失传统的写法,使文章更加精彩,动人。

北京三十五中高一二班徐琳

老战自评:

本文以两本书的小故事,写出了人生哲理,是比较典型的以小见大,感悟人生的作文,“——机遇,让人琢磨不透。”

靓点自曝:

第1段“我买过三套《史记》。”——一个很直接、很朴素的开头,却达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老瞎花钱!’看我的高兴劲,老伴真没说。”——颠倒一下语序,小有波澜,笔法老到。“也有瞎猫撞上死耗子的时候。”——精妙的过渡句。前面写自己“吃亏”事儿,后面写自己占便宜的。

“赫然在目:顾颉刚。一百二十五圆,真不贵!”——自然、巧妙地与前面“便宜——每册五圆!”相勾连。

语言幽默轻松。如“两套结合着看,厚者查目录,硬者再上阵,真是不害你,恶心你„„”;“咱也来个喜新厌旧,将厚者硬者通通从书柜中请下,扔到阳台——卖废品!

‘要是让我孙子看见他爷爷就读这种《史记》,我丢不起那人!’”

过了几年,我将本文围棋部分的内容丰富、改写、更名,并配上照片,发表于中国棋院主编的《围棋天地》2011年8月第十五期,题目改为:

老战下水文:

我的第一宝书

我是78级大学生,今年52岁,藏书不多,好书更少,但围棋的好书还真有几本,最珍爱的是最旧的一本——《围棋》杂志1962年全年合订本。

1979年,班上同学许永力自称是怀柔围棋冠军,我们同学都成了他的徒弟,算起来大概有十位。我以前下象棋,自从会了围棋,象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