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游记700
详细内容
篇一:《北京故宫游记》
北京故宫游记
北京故宫,俗称紫禁城。内含三宫六院、御花园。依其布局与功用以乾清门为界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全城四个门。南门即正门名午门,俗称五凤楼。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四周有9·9米高的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整个庭院、深遂紧凑、自成一体、秩序井然、纯木结构、黄琉璃瓦、青石底座、墙饰金碧辉煌的彩画。历经十四年建成。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神往的地方。我曾三次到这里,第一次是1978年古历5月初,因给父亲看病,心情极差,只大概浏览了一下。第二次是1987年西台集学校全体教师到北京旅游、因当组织者兼导游也未能细看。第三次2009年,即本次游,是因给女儿粉刷房子和二弟到此一游,其心情就甭提多高兴啦!,
那天一早和二弟从北京市西城区天宁寺乘公交车到前门大街北端正阳门。正值明清历代皇帝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呢。看后经箭楼走进天安门广场至人民英雄纪念碑,青年学生正浇四周静坐。环视天安门、华表、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旧址)、历史博物馆雄伟壮观、巍然耸立。看了升国旗经地下道、穿过长安街与古朴的华表、雄伟的右狮招呼后,跨过五座雕琢精美、形似玉带的三孔拱券式外金水桥(御河桥)。30元购票登天安门。步步台阶见证着历代伟人的足迹;块块基石承载着历史变迁的
血滴。天安门上,参观伟人休息厅后,在历代皇帝及毛主席挥手接见人民大众处与二弟合影留念。举目远望天安门广场上游人如梭,长安街上车行如水。向南遥望,前门大街,大栏栅商业区尽收眼底。下天安门至午门广场。但见游人摩肩接踵。或观赏、或照像、或排队购票。向北仰望午门城楼及两旁凤楼上明清24位皇帝皇后及贵妃皆在挥手迎接诸位游客的到来。穿越午门登上造型秀美,同雄伟壮观的午门城楼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相映衬、引人入胜的内金水桥。向西再向北看见内金水河河水从紫禁城西北角护城河引进紫禁城内,弯弯曲曲流向南再向东,又再向南,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与紫禁城东南角外的护城河相通。越过内金水桥到太和门、即明代“御门听政”处。见明代14位皇帝正在接受臣下的朝拜,颁发诏令,处理政务。过太和门到了开阔的太和殿广场。它呈正方形,平坦宽阔,气势非凡,横七竖八,无树无花,只有几个大水缸。其因有三,1为了突出太和殿的高大威严。2古代皇帝在五行中属“土”,“木”克“土”吧。3为了谨防刺客进入伤及皇上和大臣。向北仰望,但见太和殿即金銮殿。导游说:“它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建筑最高,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的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至高无上。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它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柱子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走进殿内,见皇帝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走出太和殿到了中和殿,见有皇帝或休息、或演习
礼仪准备去太和殿参加大典。到了保和殿见有皇帝很忙,一边宴请藩王外宾,一边举行科举考试,说是一会还要举办家宴。在导游的带领下穿过乾清门到了乾清宫,见有皇帝正在处理日常政务。在交泰殿见有皇帝正在接受庆贺和为皇后举办寿庆。在坤宁宫见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位皇帝举行婚礼后到坤宁宫东端两间洞房内行新婚合卺之礼,说是还要在此住两天呢。
在御花园内看到了争艳开放的花儿,青翠的松柏,透亮的紫竹,嶙峋的怪石。还见了很多名贵的古树,如卧龙松,龙爪槐等。这些古树虽老态龙钟,但仍枝繁叶茂。另见有帝王家眷正在此或休息游玩,或登高远望祈福,或拈香行礼,或举行乞巧活动。走出御花园向西到了西宫,与西宫各贵妃招呼后到了养心殿见皇帝正在忙着处理政务、讨论军事。而慈禧还在垂帘听政呢。到了慈宁宫见到了诸位前朝皇帝的嫔妃正在闲聊取乐。
从右内门走出西宫经乾清门广场、左内门到了东宫。在东宫首先看望了住在颐和轩的乾隆皇帝。他正闲而无事小息养神,看到很多游客热情寒暄,再三挽留,但无一人在此小息。接着到了养性殿,见还保留着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在此居住的原貌。最后在东宫各贵妃、宫女的护送下经御花园、神武门走出了紫禁城。跨过景山前街到了景山公园。站在景山上向四周俯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古老紫禁城与现代化的北京城新貌尽收眼底。从景山顶顺坡向东松柏遍布、鹤鹿成群、鲜花丛丛、游人接踵。在一歪脖槐树下的观妙亭里,崇祯皇帝正向游人哭述
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而自己觉得有愧于祖业逃到此处、以腰带自溢的经过。现此处立有“崇祯皇帝自缢处”石碑。
走下景山正遇爱新觉罗·缚仪拦人唠叨说:“不要忘了,故宫,自1911年作为清末代皇帝的我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座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多世纪,巨今600年啦。这里有房子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如果一个婴儿哇哇坠地开始每天注不同的房间,等他住遍所有房间后已经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啦!欢迎大家住下或再来参观”。
回顾游程,脑海里不时浮现出故宫历史的云烟。它让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故宫的昨日今生,明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认识了我国先民的智慧与勤劳。保护好故宫中华文化的结晶,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代代不可推托的责任。
2015年古历2月2
篇二:《故宫游记》2014年8月14日星期四晴
故宫游记{北京故宫游记700}.
尹嘉阳
在我以往的记忆当中,故宫是一个宏大而又神秘的地方。今天,我和妈妈陪着外公去北京游玩。一到北京,我们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轻装上阵”直奔故宫。故宫,原名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年间,是世界五大宫之首。它规模宏大,整体呈现“口”字形,为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办公的地方。它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带,与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和毛主席纪念堂毗邻。
从旅馆出来之后,我们没走多远就踏入了天安门广场。我们远远地望见了故宫那厚重的城楼与那雄伟的城墙,它们给我带来了一种古朴沧桑的感觉。我们一路向前走,走上了据说是完全用汉白玉雕琢而成的外金水桥。我站在金水桥上,回望那象征着“望君归”的图腾柱,不仅感概万千: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那么多的文武大臣在
这图腾柱的注视下出出进进,最后能成就一番功业的,又
有几人?!大多数人注定只是庸庸碌碌地过完一生。我边
想边走,慢慢地走进了天安门。
我登上天安门城楼,摸着栏杆,俯视着天安门广场。
那种俯视众生的感觉顿时令我神清气爽,一股自豪感油然
而生。我想,在那个古老而科技又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竟
然能修建出这么宏伟的建筑物,真是一大奇迹!从天安门
城楼下来,我们走进了故宫,看见它的庐山真面目,原来刚才在外面所见的只是故宫的冰山一角啊!
故宫是世界上保持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宫殿群。他南北对开,两边相对称。它由外朝和内廷组成。外朝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廷也叫后宫,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外朝共有三个主要的宫殿,其中以太和殿为主。
太和殿前的太和门高高矗立着,上面挂着一幅牌
匾:宫廷珐琅蓝色的底,亮金色的边框,上书三个暗金
色的大字:太和门。我迫不及待地跨过高高的门槛,远
远地望见了由三层汉白玉构成的基座上托着一座金銮大
殿———太和殿。太和殿屋顶上铺着金色的琉璃瓦,鲁
班锁结构的梁柱上挥着青蓝色的图案,朱红墙上挂着“太和殿”三字组成的牌匾,宫
殿非常宽敞,正北方朝南布置着皇帝的龙椅。这就是俗称的金銮殿,也就是大臣们上朝的地方———太和殿。故宫的建筑风格,大都诸如此类。
后宫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坤宁宫,交泰殿,慈宁宫等宫殿和御花园组成。我们参观了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一路上我们走得腰酸背痛。由于御花园太大,我们就只好放弃了。
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在太和殿左前方摆着一个日晷。它的指针垂直于日晷的盘面,日晷的盘面又平行于赤道,日晷是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同时也代
表着天子拥有给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太和殿的右
前方有一个工具,它包括了古代所有的计算单位,也表
示天下的制度一统。另外,我还发现了几个巨大的铜制
水缸,我猜它们是用来做消防工具盛水救火用的吧!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用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出了那么多那
么好的东西,我真骄傲!
走出故宫,看着高高悬挂的“故宫历史博物院”的牌匾,我不禁感概万千。故宫当年是何等荣耀,但它最终也只能湮灭在岁月的滚滚浓烟之中,只有剩下的朱红宫墙还在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篇三:《故宫游记》TheForbiddenCity
Inwintervacation,IwenttoTheforbiddenCitywithmyfather.Isawmanywonderfulviewsandtreasurechinaexhibition.Ialsosawlotsoffantasticpalace.Atthistrip,IknowsomehistoryoftheForbiddenCity.TheForbiddenCityhadpassedthereignsof24emperorsforaslongasfivecenturiesinthehistoryofChina.13
Startedin1406andpleted14yearslater,theForbiddenCitycoversanareaofmorethan720,000squaremetersandiscalled“theseaofhalls”becauseofmorethan8,000hallsandrooms.ThelargeandgrandForbiddenCity,afeudalimperialpalacewithlongesthistory,largestconstructionarea,andbestpreservationamongitskindsoforexistentintheworld,isregardedasoneofthetopfivepalaces.
In1406,ZhuDi,EmperorYongleintheMingDynasty,decidedtomovethecapitaltoBeijing.Inthenextyear,hebegantomakepreparationsforbuildingpalaces,altarsandtemples,andwalls.ManyministersweredispatchedtotheSouthtoprocuretimberandmakebricksandyellowtiles.
In1417,theForbiddenCitystartedconstruction;atthattime,itwascalledPurpleForbiddenCity.WhyitwascalledbythisnameduringtheMingandQingDynasty?AordingtotheancientChinesehistory,ZiweiEnclosureinthecenteroftheheavenwastheabodeofCelestialemperor,thustheabodewasnamedZigong,orpurplepalace.Attheend
of1420,themajorstructureoftheForbiddenCitywaspleted.
Onthefirstdayinthefirstlunarmonthinthe1421,ZhuDiwasworshipedintheHallofFengtianDianbyhisministersandenvoysfromforeigncountries.Uptothen,BeijinghadreplacedNanjingasthecapitalofChina.
In1441,EmperorZhengtongZhuQizhenrebuilttheThreeHallsoftheOutorCourtandthePalaceofQianqinggongandKunninggong.HemadeanimperialedicttoreconfirmthatBeijingwasthecapitalcityofMingDynasty.
ExpandedInTheQingDynasty
In1644,theQingforcesenteredBeijingandEmperorShunzhimadehisedicttoestablishthecapitalinBeijing,whichmarkedthebirthoftheQingDynasty.
OnthebasisoftheMingimperialpalace,theQingDynastyspent14yearsinrestoringthedestroyedarchitecturalplex.
In1987,theForbiddenCitywasinscribedontheWorldHeritageListbytheUNESCO.
TheForbiddenCityisthebestpalacesintheworld!
Weshouldprotectitever!
篇四:《故宫游记》今天我参观了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听导游说: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一进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我调查了故宫的全景图,发现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
故宫面积72万平方米,共有各式宫室8千余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里。1924年北京政变后,被废黜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宫,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解放后,故宫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博物馆。
今天,我参观了故宫。我了解了祖国的文化,了解了历史。今我还要了解,了解一切一切。
篇五:《故宫游记》今年暑假,妈妈带我到北京旅游。到北京第二天,我们游览了充满古代艺术文化气息的景点——故宫。故宫在天安门里面,我们去故宫参观,是先穿过了天安门。进了天安门,就可以看到午门。很久以前,许多犯人受惩罚都是在午门进行的。午门的屋顶上有几只神兽,提醒皇上不要贪图美景,要及时上朝。过了午门,就会看到一条街,前面就是南门。故宫有四扇门,分别是:东门、南门、西门、北门。南门有三扇大门。中间的门是皇上走的,左边的门是大臣走的,右边的门是普通的待卫走的。中间的门除了皇上还有两种人一生能走一次,分别是状元和皇后。进了南门后,就看到三座桥,三座桥大致上跟南门的三扇门的规则差不多。桥的旁边有一条道路,是刚入宫的待卫或宫女走的。过了桥,我们就到了故宫的中心部位。我们参观了故宫的最大殿堂——太和殿。太和殿简直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殿的中间有供皇上坐的金漆龙椅宝座,宝座后面有画有金龙的屏风,宝座两侧各有三根镶有金龙的巨柱,每条龙都栩栩如生。在宝座前两侧还摆有仙鹤和香亭,据说仙鹤象征着长寿,香亭象征着江山稳固。在珍宝馆里收藏着许多宝物,比如:龙袍、龙冠,各种奇珍异宝也是不计其数。从珍宝馆穿过去就到了九龙壁。九龙壁上雕刻的九条龙看上去是那样的威风凛凛,活灵活现,似乎欲破壁而出。随后,我们还陆续参观了许多宫殿,每一个宫殿都是用黄色的琉璃瓦铺成,红色的宫墙、柱子,都给我带来了不同的惊奇。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从神武门走出了故宫。故宫,这座汇聚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精华的宫殿,是先祖们留下的宝物,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篇六:《《故宫》游记》《故宫》游记{北京故宫游记700}.
一个个历史悠久的故事,一段段注定非凡的传说,造就了现在一座屹立不倒、辉煌无比的建筑。哪一座金碧辉煌、历史悠远、举世闻名的工程,不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凝结成的呢?在此,我由衷佩服古代时期的人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名胜古迹,而今天我们就要去参观闻名中外的名胜——故宫。{北京故宫游记700}.
经过车上一个小时的奔波,我终于来到了这皇上曾经居住的地方——故宫。看着那漂亮的黄瓦红墙,心想:这样宏伟的建筑,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原来这是由朱隶开始建造的,由明代皇帝朱隶在夺取皇位后,决定迁到北京,一到就开始先建故宫,至永乐18年(1420年)落成,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等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青白石底座饰,及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
故宫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故宫的殿有18个殿、22个宫、5个花园、5个轩、6个堂„„从这可见故宫的面积之大了。
故宫之大,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御花园”,我喜欢它里边的树,千奇百怪、各式各样。这鞋树有的长出了巨大的瘤子;有的长成了“人”字形;有的根盘旋着长;有的树里像挤出一个骆驼的脸;还有的树干像流淌着黄金。真是多种多样,变化无穷啊!
这次故宫游玩,我不仅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建筑,更知道了我平时不知道的历史。{北京故宫游记700}.{北京故宫游记700}.{北京故宫游记700}.
五(5)班
邵一飞
篇七:《故宫参观有感》游故宫的感想
今年五一,我总共去了三个地方,天津、北京、济南,当然也参观了不少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北京的故宫,因为时间比较紧,在北京只待了两天,没去得了我本来想去的长城,但是去参观了一下故宫也觉得不虚此行了。
故宫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除了在电视中经常见到之外,相信大多数人都曾亲自走进故宫参观。刚好借着所以也借这次近代史课程的实践活动,我又详细了解一下故宫,而此次去参观真的也得到了很多新的收获,对于故宫也有了新的更深的了解。
众所周知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历经24个皇帝。故宫是从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因而它的第一个主人便是明成祖朱棣。而最后一位是清宣统皇帝溥仪。
带着敬畏的心情从故宫的北门进入故宫,看到御花园、以红黄色调为主的宫殿,而且宫殿屋顶的形态各异,真的很宏伟壮观,不由的想象着在我脚下的路曾经是皇帝必经的路,眼前的景是曾经寻常百姓所不能见得,心中对故宫的敬畏油然而生。使我想到100多年前,一个名叫赫德兰的美国人曾经在参观故宫后,写下这样的文字:“不知为什么,在这里你会被你所见到的一切所打动。这里有一种独特的、令人震撼的美,然而这又是一种让你感到亲切的美。”也许外国人并不能像中国人那么感同身受,但是从他的文字中我找到了和我们相通的感受,故宫给人的是尊贵的美,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为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都只能在宫殿的外面参观,而不能进入其中,所以我也观察到故宫的窗户设计的十分紧密,据说站在高山上看故宫,根本看不到一个窗户,是为了防止刺客找路,可见紫禁城的防守十分的严密。
故宫占地很大,所以我想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
关于故宫的三殿,我不得不提的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它是紫禁城宫殿之中最大的一座,寓意“九五之尊”,但是这次参观中最可惜的就是这个故宫最大的一个宫殿太和殿在修护没能开放。
但是故宫里面的导游也给我们介绍一下里面的情况了,太和殿的匾额是“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御笔,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
看上去真的很有威严。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这也使整个宫殿的气势更加恢宏。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后三宫不得不提的是乾清宫、坤宁宫。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殿的正中有宝座,墙上高悬这“正大光明”的匾,还有摆放整齐的供休息的床和椅。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坤宁宫和乾清宫距离之近充分体现出了古代皇后的地位之高,等级分明。
在东西六宫中,我想提及一下储秀宫,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曾经大肆修缮过,使它成为了东西六宫中最奢华的宫殿。
走在故宫中,仿佛真的能看到大臣朝拜,妃嫔相见,更朝换代的场景,想象着这些,使我不由得感叹故宫留存的巨大历史意义,是它的存在才让后人能身临其境,对于古代帝王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可谓有据可查。
故宫有四个门,其中后门是“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神武门为故宫博物院正门,也正是我们进入故宫的门。
期间我看到了大门前有两个铁缸,开始在想是干什么用的,后来才知道是防火的,里面盛满了水。冬季为防止缸内的水结冰,还在四周垫上棉被,下面用炭火烧烤。由此也看到了古代人防患的意识。
由于故宫很大,可以相当于一个小城镇了,所以要都参观过来需要半天的时间,如果没有一定的体力的话,整个故宫参观下来是很累的,但是从此也看出古代皇帝的家族之庞大,真的和现在我们的生活状况大相径庭,有玩有办公有举行庆典有居住有修养甚至有“冷宫”,如此的齐全,充分体现皇族的地位,再到每一处的建筑寓意等等,让我又深刻体会到了古代皇权的至尊威严,皇帝乃天子的九五之尊。。偌大的故宫,建筑的形态,恢弘的气势也让人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力,真正体味到什么是智慧的结晶。
总之这次故宫之行,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不仅让我了解了我们中国明清两个封建王朝的杰出的宫廷建筑,更让我动容的是里面的每一件建筑都有其背后传奇的故事,让我对历史又有了一些更深层次的认识。
附:参观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