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详细内容
篇一:《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参观国家博物馆
孙静怡
今天我们组织参观了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那里,我们首先观看了3D影片:国脉。影片不长,却让我对于我们中国的文化与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也知道了中国博物馆是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在观影后,我们来到了我们要参观的展厅;青花瓷展厅。一路上经过了引导员懂得细心负责的讲解,让我对于青花瓷有了很大的了解。事实上,最早出现的是青瓷,而青釉历史悠久。并且白瓷历史悠久,宋代的五大名窑:定,汝,官,歌,钧。在这其中,汝窑青釉瓷十分少,到底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在北宋产生,只有20多年,年数少,所以现在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除此之外,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是钧窑,其中融入铅,即可在颜色方面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那就是颜色与之前计划好的不同,会出现惊人的效果,而且非常自然,。
其实听讲解员讲到这里,我就已经十分佩服古人的思想和艺术的体现了。这对于我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次实践。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随后我们见识了很多珍藏品,比如说:青花玉龙纹罐、青花折枝牡丹纹花口盘、青花凤穿花纹玉壶春瓶等等,无不使我叹为观止。
这次的旅行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还让我见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使我在心灵上受到了熏陶,我很感谢学校为我们组织了这样一次有意义的参观活动。
篇二:《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国家博物馆之旅伴我成长
今年暑假期间,我爸妈带我去了祖国首都--北京。7月11日阳光明媚,我凌晨4点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并参加了升旗仪式,还有幸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气势磅礴。它位于天安门的东侧,东长安街的南侧,与人民大会堂遥遥相望。
在国家博物馆里,我的感受最深的是负一楼的“古代中国”板块,“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那不仅有稀世珍宝,例如:四羊方尊------一个青铜“鼎”,四个角各有一个羊头;鱼纹盆---一个刻有鱼纹的红泥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人类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的,那时人猿刚进化成“直立人”,能用两只脚行走。他们只用一些小石子在地上刻字。后来出现了甲骨文,并且他们再一次进化,成为半智人,会雕刻石器,那是新石器时代,知道了以前没现代的设备工具,还有人能做出那么好青铜器、漆器、瓷器等。至唐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通过这次参观,我不禁感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里展示了中华人民的强大,还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育才小学蔡金博
篇三:《国家博物馆游记》国家博物馆游记
来北京读书一年了,还未去过国家博物馆,于是利用“十一”假期,和五位室友相约去参观。早晨七点起床,阳光明媚,一切就绪,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国博之行,由于正值国庆,赶到时,门口已排起了一条长龙,我不禁踮起脚尖看队伍的前头,工作人员清亮嗓门,“带包的游客请排这队......”,热情的指引游客,维持着现场秩序,我们六人既激动又焦急的等待着,大概20分钟以后,终于,进了。
走进国家博物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我想之所以放在这,一,向现代人们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二,愚公精神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代传承,时刻启迪、教育着当今社会的我们,三,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天的整个参观过程中,北区三层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瓷器艺术展,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毕、重新开馆之际举办的重要专题展览之一,旨在通过国博所藏的一批古代青铜器展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轮美奂。展品主要是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展厅中陈列的最醒目的三件青铜器是国博三大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子龙鼎和大盂鼎。“后母戊鼎”被誉为“中华第一鼎”,是迄今发现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庄严肃穆。2006年回归的“子龙鼎”是已知商代最大的青铜圆鼎,浑厚凝重,铸工精湛。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为晚清所出四大青铜器之一,器内壁铸铭长达291字,文中精辟指出商周易代的原因,总结了所谓“殷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且铭文书风凝重,气韵生动,字字珠玑。此三尊大鼎高度均超过100厘米,在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的历程中昂扬矗立,泰山北斗。这三件镇馆之宝都没有用玻璃罩起来,完全展示在参观者之前。我被这三件大器深深的震撼了,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仅在这三个鼎之间,就徘徊了半个多小时。
另一个征服我的展览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也在第三层。展览分为三个单元:颜色釉瓷艺术、釉下彩瓷艺术和釉上彩瓷艺术。非常开心的是,在参观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志愿讲解老师,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对各个时期、各个工艺的瓷器一一进行了欣赏和品位。其中两件瓷器给我印象最深,一件是南北朝青釉莲花尊,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颈部装饰分三段:上端对称贴附两个飞天,中部刻饰三圈弦纹,下部贴附对称的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三组。颈肩相接处有六个侨兴复系,上腹和中腹为三层印模的覆莲以及一轮贴花菩提,下腹为一组单瓣仰莲,满施青釉泛黄,光亮晶莹。该尊将刻划、雕塑、印模、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为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另一件是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红釉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12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的颜色釉瓷器。由于红釉对窑炉的气氛与温度要求甚高,成品色泽鲜艳者极少,所以历来为瓷中珍品。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郎窑红釉还有一个特点,其釉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此尊那样大型器皿,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流淌,其底部垂流的部分更是色浓釉厚,而且恰好中止在底足
周围,整齐如削,决不流过,老师介绍说郎窑红釉俗称“脱口垂足郎不流”。由于这种红釉烧制极为困难,因此后世极难仿制,遂成为千古珍品。
如果说前面两专题成列是古代文化中最吸引我的,那么基本成列中的《复兴之路》,则是国博中近代展览最令我叹服的!
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中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新之历程”,“复兴之路”的内容包括“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展览内容按时间顺序,通过大量历史图片资料,辅以影视资料播放,实物模型展出等多种形式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谱写了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今天终于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一天的参观,虽然很累,但收获颇丰,领略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仿佛饱食一顿规模盛大、“食物”丰富可口的文化大餐!作为炎黄子孙,自豪感涌上心头。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一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篇四:《国家博物馆游后感》{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观《国家博物馆》后感
————黄司阳2014年1月16日,我们东直门中学全体师生到国家博物馆浏览。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的“复兴之路”展区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在一百多年前,我们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国家的主权,拯救民族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艰苦奋斗的作风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进入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到底是什么打破了这数千年未见之黑暗?是创造。我们必须看到,只有创造才能战胜真正的黑暗。江泽民也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悠久的历史,哪朝哪代的鼎盛时期不是由创造得来的?最为典型的以创造来战胜黑暗的辉煌时期——春秋战国。”如今我们提起这样的时代,只是感到光荣和自豪。
“复兴之路”展厅的展品部分主要是历史人物的简介和大事件的介绍,我们仔细地阅读了每一篇介绍,认真看了每一件展品,心情也随着一会悲哀,一会气愤,一会喜悦,以至于最后没有时间再细看其他展厅,的确是时间安排的一大失误。但是能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到这样多的历史知识,欣赏到这样壮观的作品,也算是收获颇多了。
中国作为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星在东方冉冉升起,光辉照耀世界的每个角落,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像登上珠穆朗玛峰一样踏上强国之巅!(四羊青铜方尊)
(辛亥革命图)
篇五:《国家博物馆观后感》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观后感
2015年11月7日,我们党课小组成员(奥巴马、小布什、克林顿)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在参观完《复兴之路》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参观了《复兴之路》,更是在于它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示。
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览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地揭露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复兴之路》的入口设在了国家博物馆的二层,第一部分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遭受的屈辱历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不平等条约以及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悲惨生活,旅顺大屠杀、时局图、虎门战争„„一幅幅画面掠过眼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这段屈辱的历史感到痛心和愤怒,以此为警钟,时刻提醒自己。第二部分讲的是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中国社会各阶层开始探索民族和国家的出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民等反映出中华儿女为反抗帝国主义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虽然不同的阶级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出发点都是为中国寻找一条出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伟大的中国人!第三部分,讲述了辛亥革命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嘉兴南湖,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八年抗战,国共一起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三年解放战争,统一全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四部分,讲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伟大成就。洛阳一拖、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运载火箭等等一项项重大技术进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完整。这只沉睡于东方的睡狮终于苏醒了!第五部分,讲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场时空穿梭中目睹了祖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三峡大坝、青藏铁路、神舟飞船、申奥成功等反映了中华民族正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而这一切当之无愧地应该归功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凝聚;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改革春风吹遍神舟大地;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人民的幸福生活。
《复兴之路》这个展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给人以深刻教育和启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作为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富强;我们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如此多的精神领袖和如此伟大的民族。我们应该矢志不渝的追寻他们的梦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续写新的篇章!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15年11月7日星期六参观国家博物馆之《复兴之路》有感!{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篇六:《参观国家博物馆观后感》{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参观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毛概老师带着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到达博物馆的外面时候,我就被眼前这个雄伟气势磅礴的建筑物震慑了。初次来到国家博物馆,置身其中的我感觉自己突然变得很渺小。
展馆内的各种展览品各有风格,充分展示了我们国家从古至今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就在一百多年前,我们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第一展厅的建党90周年的展览馆。整个展馆四周的墙壁挂满了90年来我党的发展历程的油画,馆内还摆设抗战时士兵的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开国大典》,看着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的姿态,突然想起之前看的开国大典的记录片上,毛主席抑扬顿挫的大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时的情景,倍感自豪,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便是中国人重新自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了。一路走过去,从领带人为战略运筹帷幄的深夜讨论作战策略,到狼牙山五壮士,到延安会议,到革命根据地的辛勤劳动的场面,再到激动人心的淮海战役,最后是新中国成立时北京一片欢庆的喜庆的油画。每一幅画都深刻再现了当时的场面,表达出了人们的心情,也停留在了观看者的内心深处。
中国的革命道路可谓是曲折而艰难,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同样遭遇了失败,就其原因是没有从太平天国运动中没有汲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因而重蹈了以前的覆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积极的从前人那里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能勇敢地从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奋勇前进。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磨难。98洪水泛滥,2003非典入侵,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视着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最高领导人出现在最前线,鼓舞我们要有战胜一切磨难的勇气和信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足以让国人自豪,叫世界震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让人民失望,没有让世界当成笑柄,抗击了洪水的肆虐,抵制了非典的横行。生活秩序又回归正常,从这里,我又深深体会了那优秀的品质,从这里,我看到了不屈,学会了坚强。这就像人生,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遇到一切变故,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要学会坚强与镇定。
由此我想到了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又是一伟大创举,自改革快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到奔入小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如此种种,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造精神。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造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同时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只能而且只有一个理由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
因此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当不幸来临时,有些人总想有贵人来帮助,幻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不幸打倒。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只要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地迎接和挑战困难,他最终就能取得成功。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当然,我不是谁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困难,我只是在说,要想成功就要具备创造意识。{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我从中学到了教育意义,同时也知道了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只能而且只有一个理由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开拓。要坚信,在我们青年一代的带领下,一定能够让中国再现往日辉煌。
很感谢这次活动的举办,让我们更了解国家的历史,从而更好地深思自己的未来应该如何更好的走下去。
篇七:《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作文》这次参观,真让我们大开眼界。也让我切身体会到先辈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的贡献,他们的可贵精神将永存人们心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通过参观,我感慨万千,感慨国家从贫穷落后一步一步走上复兴之路的艰辛。
观看了展现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一穷二白的面貌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历程,让我了解了中国实现复兴所走的路的不易与艰难,让我了解了中国在面对困难和考验时无惧无畏勇往只前的精神,让我了解了中国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复兴,使我对我们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祖国的明天会越来越美好。
一百多年前,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从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到内部的战争,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饱经沧桑的历史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感到沉重.可中国人民最后还是站起来了,勇敢无畏地应对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按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认真而踏实地走着,慢慢实现着复兴之路。
《古代中国》的展览陈列方式没有沿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的历史阶段划分方式,而是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展览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共有展品25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000余件,一级文物就占500余件,包括仰韶文化鹰形陶鼎、红山文化玉龙、商周四羊青铜方尊、秦兵马俑、唐三彩陶釉马、明万历太后凤冠等,较全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中国古代瓷器展、青铜器展和佛造像展等再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其优美的艺术形态和精湛的工艺水平让每一位参观者叹为观止。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三五成群地讨论着见到的文物,交换着彼此的见解,场面活泼而不失严谨。
祖国美好家园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性、形象化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参观国家博物馆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