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游记
详细内容
篇一:《史上最有趣15大游记看完你的三观会刷新》
史上最有趣15大游记看完你的三观会刷新
1.《林中散步》(1998)
“所有的书都告诉你,如果一头灰熊向你走来,却不建议你逃跑。那么这个建议绝对是一位只是坐在键盘前写作的作者给出的建议。”作者比尔·布赖森。
2.《地狱假日》(1988)
“没有教堂、清真寺和古老寺庙,取而代之的是免税店„„,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多我不想要的东西。”作者P.J。奥罗克。
3.《永远不会再做的看似有趣的事》(1997)
“天底下有许多看似有趣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仿制木纹,但不是真正的木头。这种奇妙细致的模仿在很多时候看起来就好像比使用真木头更简单、更便宜。”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
4.《傻瓜国外旅行记》(1869)
“如果你想让一个受到无情、邪恶的惩罚,那么就让他写一年的日记吧。”作者,马克·吐温。
5.《繁荣的铁路商店》(1975)
“我一直设法避免这些所谓的文化晚会,在晚会上就如同把人关在炎热的房间,为那些身穿羽毛的舞者和歌者鼓掌,还要以传统为理由,原谅这些表演的不良影响。”保罗·索鲁。
6.《一路向西游记》(1947)
“在赫希菲尔德有关宝石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精明的讲价意识下,我挑选了三颗绿宝石。在孟买后,我找人评估宝石,结果被告知这三颗绿宝石只是从非常罕见的可口可乐瓶上裁剪下来的。”作者,S.J.佩雷尔曼。
7.《进入婆罗洲之心》(1984)
“我要吐了”,“当然,当我们喝多的时候,我们都会恶心,所以,我亲爱的朋友,我求求你不要把这事看得太严重。”作者,雷德蒙德·奥汉隆。
8.《你有经验吗?》(1997)
“这不是度假而是旅行;度假和旅行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作者,威廉·萨特克利{港口游记}.
夫。
9.《昆南国度》(2004)
“英国人尴尬的是,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帝国;但更尴尬的是,他们却把它摆在首位;但是在周末或拳击日的几个小时内,他们都暗自希望帝国的回归。”作者,乔·昆南。
10.《处于纯粹的愤怒》(1997)
“劳伦斯的持久乐趣之一是咆哮他所到达的地方的可怕,这或许是为什么意大利是他钟爱地方的原因。该国为他的脾气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作者,杰夫?代尔。
11.《置之死地而后生》(2005)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醉鬼,但是中西部人喝酒的方式和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地方的人们都不同。在这里,喝酒远不是娱乐,你必须保持专注,节奏要快,并且要将酒一吞而下。”作者,查克·克劳斯特曼。
12.《惯性》(1999){港口游记}.
作者约翰·伯明翰说:“这部作品讲述的是澳洲东部游览和冲浪游记。我依稀记得进入我的老故乡伊普斯维奇的感觉,他们都在那里用脚趾弹奏班卓琴。”
13.《失落的大陆》(1989)
作者比尔·布莱森说:“当我小的时候,我喜欢佩拉。因为许多居民把小风车放在他们的前院,这使得这个地方变得有趣。我不会说这使得佩拉格外的有趣,但是这使的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得知在整个爱荷华州的旅程可以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
14.《弗鲁姆风光》(2006)
“利沃诺是一片沼泽,但是当比萨的港口拥挤不堪时,他们决定在这里建设新的港口。这里居住的人有罪犯、妓女和社会败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弗鲁姆这么热闹的原因。”作者,彼得·摩尔。
15.《食人族的性生活》(2004)
西尔维亚蹒跚走向栏杆,她吐了,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回到她熟悉的船尾舱。她的头晃来晃去,眼睛紧闭,口中喃喃自语。我觉得这一时刻应该记录下来,于是我拿出相机说:“对着镜头笑一笑。”作者,J·马腾·特鲁斯特。
篇二:《全欧洲游记》不知不觉LZ
来欧洲已经一年多了,结识兔吧也快一年了。这一年我拿了太多干货,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也发表过一点自己的浅陋见解,其中有几篇有幸忝列精品之列。现在我就快回国了,告别欧洲之前,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这一年在欧洲的见闻,和吧友们分享;这也可能是我在兔吧最后一篇主题帖了,因为我的干货也差不多和大家都分享了。因此这篇帖子,也权当是我在兔吧的谢幕贴好了。
除了欧洲见闻,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些看法,因为较短,不独立发帖了,就附在本帖后面好了。
女王生日镇楼。去英国旅行时偶遇女王生日,因为封路出不去,害的我差点误了飞机
额,从时间顺序开始吧。LZ因为在日内瓦附近工作,所以来欧洲的时候是直飞瑞士日内瓦的,中途在法兰克福转机。当到了法兰克福机场的时候,一下飞机居然看到的中文字广告„„好吧看来现在欧洲人也开始慢慢重视起我们来了。法兰克福机场,日内瓦机场,说实话都和北京T3航站楼一样现代化,服务也很棒,规模可能也不必T3小多少。这个当时让我略微有点吃惊,因为中国这个级别的机场还是不多的,全国屈指可数;而根据我后来的旅行经历这样的欧洲机场,小国首都基本都是如此,大国一般都好几个。不得不说,人家还是比我们发达不少的。{港口游记}.
就机场问题再说一点话题,在欧洲航班的密度远远高于中国,但是人家的航班准点率却也远远高于国内;整个欧洲空军飞机数量也不必中国少,所以用空军占空域也解释不通。由此可见国内航空业的管理还是有很大问题的。
这个问题,笼统的来说,就是体制问题。我一向不反对,我们国家有太多太多体制问题;只不过,我不认为,一旦我们改成西方式民主了,这些问题就能一朝一夕、一帆风顺的解决;
相反,我认为只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所有的体制问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一起长期努力,才能一项一项的解决。(但是新的问题也会产生,当问题越积累越多的时候,积重难返,就该改朝换代了)出了日内瓦飞机场,因为没有人来接我,LZ顿时两眼一抹黑……不知道怎么去我的地点,不知道怎么坐车怎么买票,很多东西都是法文的看不懂(英文的当时也不利索)。这时边上一个好心的法国姑娘看出了我的困难,帮了我大忙了,帮我问地点,找车站,买车票,等等。这让我一下子对欧洲的印象好了很多,觉得这里的人都好友善,好有素质,觉得心里暖暖的。可是后来呆久了,才发现,这个友善、素质是有条件的,就是不和利益挂钩。一旦和利益冲突了,白种人人性中恶的一面就会赤裸裸的表现出来。比如我师兄曾经值夜班骑车,结果被骑车撞了,住院一个多月,而那个司机直接逃逸了,不管别人的死活……比如我亲眼看过有人把同事的汽车门撞扁了,结果也直接走了;我的自行车一年丢过两辆,这里还是欧洲治安最好的地方……{港口游记}.
所以,有些人说西方是高度文明的社会,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远远高于我们,这个我们要承认要多多向他们学习,构建一个更和谐的社会;但是我们更不能把西方人想象成完美,高尚的化身,我们在和西方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利益,因为在这方面,有时候他们是很下作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
出了飞机场上了车,我从日内瓦城里穿过(没有路过莱芒湖那一片)。当时的感觉就是挺失望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日内瓦是个“大城市”,国际化都市,不该格局这么小,这么不够现代化。
不过后来,我慢慢了解到,欧洲的城市普遍不够现代化,虽然这确实和欧洲的没落脱不了关系,但是也和他们的居住结构有关。这个我会慢慢道来。这里先上几张日内瓦和我居住的小镇的照片吧
美丽的日内瓦莱芒湖畔
日内瓦市中心的街景
我居住的地方的窗景。欧洲的环境确实超级好,我接触的周围人,大部分想回国发展,小部分想留下来的原因里最大的比重就是“环境好”,而不是收入高或“民主”
我居住的小镇
篇三:《刘公岛游记》刘公岛游记
几周前,学校组织我们去了一次刘公岛。虽说我不是第一次去刘公岛,但和大学的小伙伴们一起,还是有点小激动的,毕竟这也是一次加深羁绊的旅行啊。
清晨,我和我的舍友们起的并不算早,但到了集合地点之后却发现我们竟然是先头部队。我们站在文心湖旁,四周的树木还是青绿色,完全看不出是秋天的景象。天高云淡,凉风习习,今天是个适合出行的好日子。
港口,又是一个熟悉的地方,去年和高中的小伙伴们在这儿玩耍的场面还历历在目。那滨海公园,那KFC餐厅,那莫扎特的雕塑,那一起接受洗礼的海风,一切的一切都都印在脑海中。看看身边日渐熟悉的舍友,一些连名字都对不大上的同班同学,这里是新的开始,我又处在一个崭新的舞台。渡船,早已不是第一次坐船的我,在船上还是难以抑制内心的波澜。我喜欢船尾,因为在这儿可以看到泛起的浪花,可以体味到大海的心胸宽阔,小小的渡船在海面上走过,仅仅留下一条延向远方的白痕,四周的波浪依旧循着潮汐的力量法则此起彼伏。在这儿,我还能看着渐渐远离的喧嚣城市,感受着后背袭来的海风,让我忆起那首耳熟能详的老歌:寻寻觅觅寻不到活着的证据,都市度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骄傲无知的现代人不知道珍惜,那一片本文明糟蹋过的海洋和天地,只有远离人群才能找回我自己,在带着咸味的空气中自由的呼吸......
登岛,班长组织我们在大厅和铁锚前照了两次集体照,之后便各自以宿舍为单位对刘公岛展开了探索活动。由于我之前来过一次,就直接以领路人的定位带着舍友们前进。
刘公岛,坐落在美丽的威海。它面临黄海,背接威海湾,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全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以黑松为主,即使是深秋也能看到一抹绿色。岛上建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甲午海战馆,还保留着当年的水师学堂和多处炮台及其他遗迹。清政府于公元1888年设北洋海军,由于刘公岛地处要冲,北洋海军提督署便设在此。提督署面积1万平方米,背山面海,坐北向南,围以长垣,布局严谨。全部建筑为清式攀架木砖结构,雕梁画栋,檐牙高琢,长廊曲折。提督署西北200米,有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府邸,旧称"丁公府"。即洞天"是刘公岛最好的写照。
甲午海战馆,映入眼帘的是北洋海军将领举镜凝望远方的雕塑,仿佛穿越过层层历史又回到了当年,战事告急,时刻关注敌方动态的场面。馆外的沉船塑像厚重凝实,积淀着历史的回忆。馆中一件件陈列的展品依次给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北洋海军水师当年的所有的荣辱都在馆内铭记。还记得1925年,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先生创
作完成了七子之歌,把被列强租占的七处地方比作远离祖国母亲的七个孩子,他们是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而这里就是七子之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博览园,一处融刘公岛悠久历史与丰厚文化于一身、集高新技术与精湛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游览园区,全方位、立体化再现了刘公美德、甲午风云、英租历史三大主题,堪称"解读刘公岛的百科全书"。巨幅彩玉壁雕、大型东阳木雕,集中讲述刘公岛的根源文化刘公文化。甲午海战演示馆采用声光电、多媒体、全息影视成像等高科技手段,精彩演绎北洋水师从成军到覆灭的历史过程,逼真再现壮烈的战争场面。英租威海卫历史展览馆,全面展现威海作为七子之一被英国强租32年(刘公岛被强租42年)的耻辱历史。望海楼,原为武则天东巡所建。经多位国家级艺术大师巧妙构思,再次重建。福、禄、寿、禧四层寓意深刻,精彩纷呈。国内独一无二的青铜水琴,世所罕见的千年鲸骨、如梦如幻的海市蜃楼、巧夺天工的东海龙宫等为博览园再添精彩之笔。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林业部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森林公园。树种共约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沿着蜿蜒的环岛路,仿佛步入"世外桃源":百余头野生梅花鹿与你为伴,登上"五花石",站在"听涛崖"上,聆听惊涛拍岸,与旷世之音交融。公园内苍松翠柏,风景独特,且有数百头野生梅花鹿出没林中,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之美誉。公园内不仅有6座清朝时期古炮台,还有北洋海军忠魂碑、刘公像、刘公亭、动物园、观海楼、五花石、梅花鹿园、板疆、钓鱼台、听涛亭等20多处自然景观。公园总面积4000多亩,占全岛面积的74,森林覆盖率高达87,树种以黑松为主,共约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沿着蜿蜒的环岛盘山公路,仿佛步入世外桃源百余头野生梅花鹿与你相伴,登上五花石板疆石黑鱼头,在刘公泉边,站在听涛崖上静心安神,聆听惊涛拍岸,看云起云涌,仙境般的氛围与旷世之音交融。
英租时期的官用建筑,无论从外观还是结构,都体现了最普通的欧式建筑的特点,但在局部的设计上,汲取了威海民居的特点,如高檐青瓦,挑角脊顶,屋檐上雕飞禽走兽,天窗的中式格棂等。如始建于1902年的华勇营(又称北大营),相邻的正华
务司署等,都体现了这样的建筑特点,这与几任行政长官都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有关。例如英租威海卫最后一任行政长官,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庄士敦,他酷爱中国文化,还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在威海卫长达16年的时间里,庄士敦一直着力推动当时在威海卫建设的一些英式建筑结合中国特色。而记者在刘公岛上看到,目前岛上现存的许多建筑也都带有鲜明的中式风格。例如刘公岛上很多英式建筑斜坡屋顶上,都带有一个四方的大烟囱。对古典建筑颇有研究的山大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周怡说,正规的欧洲建筑中,极少有这样带一个大烟囱的式样。但这种建筑式样在威海等中国北方民居中却非常常见。而英租建筑中设立这样的大烟囱,以及种种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建筑元素,体现了刘公岛英租建筑独特的建筑特色。训练,在从建筑群中走出之后,正赶上岛上驻扎的军队训练,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有序的行进,无不展现了我当代军人的素质。在刘公岛这个历史气息浓郁的地方挥洒汗水,铭记着过去,传承着薪火,守卫着未来。这些衣着迷彩的汉子们,就如郑智化的那首《水手》中唱到那样,是真正的男儿。
归途,在经历了刘公岛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气息的洗礼之后,我们一行也踏上了回程的轮渡,感受着城市气息的又一次逼近,心中的思绪又一次的平静了下来。相比与那些屈辱历史过去,活在当下是多么的幸福美好。吾等只能用今天的汗水去保卫明日的安逸,给后辈们留下一段可以歌颂的历史,还世界一片健康的海洋和蓝天。
尾声,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而我们也注定不凡!
篇四:《塞图巴尔Setubal游记》Setubal-魔力鸟故乡,没落的城市{港口游记}.
塞图巴尔Setubal(摘自百度百科)
葡萄牙西南部港市。位于萨杜河口湾北岸、里斯本东南32公里。人口7.8万(1981)。主要渔港。工业以陶瓷、制盐、沙丁鱼罐头、葡萄酒、软木加工为主。输出麝香、葡萄酒、橘和盐。古老建筑几乎全毁于1755年地震。但附近尚有罗马时代古城遗迹。
因与里斯本邻近而拥有巨大的经济、贸易价值,港口、军工业在该市地位重要。
穆里尼奥(魔力鸟)的出生地就是在塞图巴尔。
塞图巴尔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城市,但是由于传统行业的没落,城市也是逐步的没落。城市很小,除了临近的阿拉比达国家公园需要开车游览外,市区主要景点可步行进行。几个小时时间可以把主要的经典看一下。路线图如下:
因为是从特洛亚半岛坐轮渡过去,所以开始地点是1处。特洛亚和塞图巴尔之间是通过渡轮交通的,渡轮分为两种,一种叫做Ferries,上船的地方在路线图中右侧的五角星(AtlanticFerries)这个地方是车直接上渡轮的。地图1处是专门运送人的。(具体时间表可咨询+351265235101或者email:geral@atlanticferries.pt)。送人的价格是6.2欧元。这个渡轮从Setubal到特洛亚是收费的,但是从特洛亚回来是免费的。
因为是中午时间过去,所以直奔商业区吃饭。地图2和3都在商业务,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叫做PracadoBocage。
在广场感受了下葡萄牙的必胜客。葡萄牙很多餐厅看上去都不太像餐厅,地点可能就在角落的一个小屋,桌子也很
少,倒是这个必胜客看上去像个餐厅。餐厅没有英文菜单,只有葡萄牙语的,可以看图点菜,或者吃自助。服务员能够用英文很好的交流。
地图中2为一个教堂(ChruchofSaintJulian),显得很破旧,配上当天的天空很有韵味。{港口游记}.
地图3中应该是市政厅,在门柱上有说明的牌子,而且上面还有编号。应该是Setubal的主要景点都有编号,在某个地方应该可以租用语音介绍的机器的。不过这些欧洲的非知名历史,听不听差不多啊。
地图4是当地出名的教堂(ConventodeJesus)可以看到在介绍名牌上和市政厅是一样的格式。这个教堂的大门很有意
思,好像是海底的石头拿上来做的,不平整,给人的感觉应该是在海下的教堂才对。这个城市很多景点和饭店都是周一休息,这个和国内很不一样。据说是因为Setubal是个重要的渔港,但是渔民是周日休息的,就照成周一的时候没有新鲜的海鲜,所以参观周一休息。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公共场所的休息时间都倾向于周一了。
篇五:《导游随感:游宝岛台湾杂记》导游随感:游宝岛台湾杂记
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去旅行,是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虽然几经周折,这个夙愿终于在不久以前实现了,自然格外高兴。
对绝大多数大陆人来说,台湾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说熟悉是因为大陆13亿人口中凡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台湾是祖国的宝岛。说陌生则因为台湾只在地图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枣核形的印象。它近在咫尺,却象在天边一样,让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尽管阿里山、日月潭的名字许多人在歌中很熟悉,但到现在为止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在很多年里,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踏上台湾这块圣土,感受宝岛心脏的跳动?这个机会终于来到了,由于我是极少数有幸踏上宝岛的人,因此格外珍惜这次机会。在日月潭,我尽情地欣赏着这一潭碧水,眺望着水中的游船、岸边的景致、玄奘寺的巍峨、感受着邵族这个只有几百人的中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邵族人说,我们的人数比国宝大熊猫还少。我们的祖先狩猎时发现这里风景如画,便在这高山湖泊边定居下来。以前我们以狩猎为生,生活是原始和艰难的,现在不必再靠狩猎养儿育女了,全族的人从事旅游业还感到人手不够。小伙子和姑娘们都身兼数职:平时他们是卖纪念品的商贩;游客吃饭时他们变成了服务员,变成了跳民族舞蹈、唱民族歌曲的演员。他们期望海峡两岸早日“三通”说两岸实现了“三通”,到日月潭来旅游的大陆同胞就会越来越多,我们的日子就更好过了。在阿里山,我们自受镇宫下车后便在林海中穿行,空气格外新鲜。这里的树木长的笔直,象千军万马伫立着倾听元帅的命令。仰目观看,
人们只能看见这支军队的躯干,看不见它高傲的头颅。看着看着,大家心中燃起了愤怒的火焰:许多数人合抱的树木失去了高大的躯体,只剩下千奇百怪的根部。原来,它们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台湾的四十年中被砍伐掉的,它们的数目多得惊人。现在我们看到的“千军万马”是在抗战胜利后才长起来的。一个国家在任人宰割的时候,它的人民、它的山川都在流血。让我们永远记住大陆和台湾躯体上的伤疤,永远不要忘记母亲在历史上所遭遇的屈辱。
台湾的东海岸漂亮极了:浩瀚的太平洋是那样的碧蓝,海水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山岚绵延起伏、满目青翠,步步是景,处处如画;小野柳如人间仙境,灵岩寺则天然混成,北回归线标志塔傲然雄视着大海。我以前到沈阳时,看到那里有个怪坡,车辆上坡时挂空挡,下坡时却要加油,。这次在台东县看到一个奇观:水往高处流,观后莫名其妙。台湾东部花莲县的太鲁阁峡谷更加称绝:昂首观天,人如井底之蛙;低头望溪,水似利刃割山。台湾有海拔3952米雪山,而河水从这么高的山上流进大海,全长往往只有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其落差之大,世界罕见,因此,水流象利刃一样不断切割山体,便形成了罕见的大峡谷。太鲁阁大峡谷里的大理石,纹络千奇百态,一块石头运到城里,据说能换一幢别墅。山中的公路是在悬崖绝壁上开凿的,于是山便有了一条勒进它肌肉中的腰带。在这腰带上漫步,似乎能觉察到大地肺部的呼吸,山岚心脏的跳动。
台湾的平原几乎都集中在西部沿海,宽的地方有几十公里,稻田密布,甘蔗成林,香蕉下坠,毛桃待采,槟榔亭亭玉立,椰树迎风摇
曳。高雄、台南、嘉义、台中、新竹这些大中城市都在西部平原安家。高雄是台湾仅次于台北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台湾最重要的港口。站在寿山上眺望,商船云集,高楼林立,澄清湖畔的亭台楼阁尽收眼底。然而有一个痛苦的记忆在台胞心中永远难以磨灭,那就是1999年
9.21大地震留下的成千上万座坟茔。在嘉义县武昌宫前,我们看到一片废墟,台胞集资六千万元兴建的武昌宫,顷刻之间柱断屋塌,二楼变成了一楼,庙中的善男信女非死即伤。当地群众决定让它原封不动,永留后世,纪念亡灵。看到这里的惨境,我们无不为台湾同胞遭此大难而痛心。
到台湾不能不到台北,它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台北盆地中部,周围布满卫星城镇。淡水河东岸是商业区,街道纵横交错,大学林立;高速公路横穿市区,地铁在街道下延伸;商店星罗棋布,夜市热闹非凡;五百多米高的101大楼耸入蓝天,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圆山动物园、龙山寺、沽水岩、孔子庙等名胜古迹游人如织,阳明山、北投温泉等游览区风景如画。孙中山纪念馆内陈列着这位中国革命先行者的不屈历程和遗物,故宫博物院内摩肩接踵,挤满了五湖四海的游人。但局外人那知道来自北京故宫的许多国宝在这里是看不到的。据知情者介绍,蒋介石来到台湾后,为了稳定军心,允许高级将领从台北故宫博物院选自己喜欢的文物借到家中观赏保存。于是这些达官显贵有借不还,长期将故宫中的国宝据为己有。李登辉上台后,为迫使这些高级将领俯首听命,曾拿出了“清查故宫文物”这个杀手锏,吓得这些达官显贵噤若寒蝉。这一招果然灵验,
没有人再敢跟李登辉唱反调。既然你们听话了,这些文物仍可留在家中观赏保存。若不听话,必将查办。李登辉就靠这支悬在空中的杀手锏,迫使国军将领没有一个敢造反,于是李登辉便在“总统”宝座上稳坐了12年,而这些被据为己有的国宝至今仍未回到故宫。李登辉的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回来吧,台湾,半个多世纪的分离够长久了,你这个游子还要离开母亲多久?回来吧,台湾,大陆13亿同胞不忍心让你长期流浪,殷切期望着兄弟姐妹大团聚的那一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你现在怎么想都行,但你要知道,不论天上的风云如何变幻,母亲是不会抛弃自己的亲骨肉的!
篇六:《澳大利亚游记》2013年春节——澳大利亚游记
一、上海---凯恩斯
1、飞机上看凯恩斯
是最接近世界七大奇景――
大堡礁的观光城市。
飞机上看大堡礁,它地处昆士兰州以东南回归线与巴布亚湾之间的热带海域,南北长约2000千米,东西宽20千米-240千米,包括上千个珊瑚礁和沙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景色最美的珊瑚群。
2、看土著人表演
土著人表演舞蹈、狩猎,澳大利亚土著人是澳大利亚最早的居民,他们属于游牧民族。
3、水陆二用车游库仑达热带雨林
澳大利亚昆士兰洲的北部,有一片广袤的原始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富有生态多样性的自然区之一,
这些雨林中丰富多样的动植物令人称奇
乘坐水陆两用车,在热带雨林中穿梭,体验原始森林的无穷魅力。景色美不胜收。
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无不为此惊叹!这是热带共生植物。
水陆两用车上,导游在讲解热带动植物。
二、游大堡礁
1、坐热气球
乘热气球俯瞰大堡礁。热气球升空前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