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文章
详细内容
篇一:《莫高窟课文》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科版第七册课文]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huáng)市东南,坐落在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在断崖绝壁之上,492个洞窟蜂窝似的排列着,其中最有价值的要数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莫高窟保存着三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lǐn)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wò)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右手托着头,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xiào)的彩塑,游人无不啧(zé)啧称赞。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guī)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lù)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mó)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经卷、文书、帛画、刺绣(xiù)、铜像等文物六万多件。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腐(fǔ)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外国入侵(qīn)者掠(lüè)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某年月
欢迎大家来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的身世扑朔迷离,她的传说更为她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据史料记载,一位德行高超的和尚乐尊拄杖西游至此,见千佛闪耀,心有所悟,于是凿下第一个石窟,这就是莫高窟的前身。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石窟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壁画。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充满
浓郁神话色彩的各种装饰图案;有人们熟悉的印度和中国传统故事中的各类人物,如神佛、菩萨、天王的尊像画和佛经故事等;还有反映当时生产劳动场面的社会生活画卷,如:农耕渔猎、婚丧嫁娶、弹琴奏乐、歌舞百戏……
提起敦煌,人们就会想到神奇的飞天。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擅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我们中国的艺术家用绵长的飘带使她们变得优美轻捷。壁画中的飞天,有臂挎花篮采摘鲜花的;有怀抱琵琶轻拨银弦的;有倒悬身子自天而降的;还有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
篇二:《说明文阅读练习莫高窟》莫高窟
①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市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鸣沙山
东麓是平均高度为十七米的崖壁。在一千六百多米长的崖壁上。凿有大小洞窟七百余个,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其中四百九十二个洞窟中,共有彩色塑像二千一百余尊,各种壁画共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莫高窟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匠师留给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②莫高窟的彩塑,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最大的有九层楼那么高,最小的还不如一个手掌大。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十六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称赞。
③莫高窟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的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
田、收割的情景,有的是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场面,还有的是描绘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着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动人的壁画,就像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④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各
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大约六万件。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1.短文②—③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的特点。
2.文章中划线部分用了_____和____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3.短文的表达顺序是()。
①先总述再分述②按不同方面③先分述再总述④按空间顺序
4.文中“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
等大约六万件”中的“大约”可以去掉吗?
篇三:《《敦煌石窟》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敦煌石窟
①敦煌石窟,包括今甘肃省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境内的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五个庙石窟等。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
②敦煌石窟是佛教徒修行、礼拜和进行法事的石窟寺。窟内有塑绘和壁画。塑像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高僧等形象。壁画包括佛像画、经义画、佛本生故事画、佛传故事画、佛教事迹画、汉族神州故事画、供养画(供养人画和出行图)、装饰图案画等内容。③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开凿在砾石层的断崖上,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山,前临岩泉,窟区全长1600米,现存洞窟49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如蜂窝状。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在武周时期,洞窟已多达千余,由于历史变迁,自然的和人为的毁损,前秦始建的洞窟已不可考。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这些壁画、塑像,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从4世纪14世纪,上下延续千年的不同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交通、建筑、艺术、民话风俗、宗教信仰、思想变化、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情况。在我国现在的石窟中,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1960年,我国政府定莫高窟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人类珍贵文化遺产”。
④榆林窟位于安西县踏实乡境内,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的砾石崖断崖上,现存北魏至元代的洞窟42个,最高塑像20余米,吐蕃统治初期(敦煌时窟分期为中唐)所凿建的第25窟,艺术价值颇高,在整个敦煌石窟中也属佼佼者。西夏时期凿建的第二第三窟,无论在内容不是艺术上都独树一帜,并弥补了莫高窟西夏艺术之不足。窟中的水月观音和文殊菩萨出行图,均为脍炙人口的佳作。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⑤西千佛洞现存16窟,保存完好,1961年国务院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乐千佛洞,现存23窟,密宗题材的壁画尤多。五个庙石窟现存22窟。这几外石窟都右以作为莫高窟和榆林石窟两个窟群之参证和补充。
1、文中把榆林窟、东千佛洞和肃北五个庙石窟都归在“敦煌石窟”的范围内,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第一段中的”同属一脉“的”脉“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动脉和静脉的区分
B、像血管一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
C、脉博的简称
D、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3、④段中“现存北魏到元代的洞窟42个”的说法,能否将“至”字换成“和”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敦煌莫高窟被列“为人类文化遺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介绍敦煌石窟时,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在古代,上述石窟都在敦煌郡境内,其内容和艺术风格亦同属一脉,因此,我们总称之为敦煌石窟。
2、B
3、不可以换成至,“至”表示从北魏到元代时期内的所有洞窟,而“和”只表示北魏和元代两朝的洞窟。
4、莫高窟是开凿时代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5、列数字。比如在现存的洞窟中,有壁画45000平方米,壁像2300余身,最大塑像高33米,最大壁画约50平方米。(意对即可)
篇四:《敦煌莫高窟》我去过敦煌莫高窟,那的壁画之所以被保存下来是又以下几点原因;
一气候那常年干燥,少雨,洞窟里壁画的泥层不宜脱落,所以大都被保存下来;
二因为莫高窟的洞窟都是封闭的,或是窟口很小,阳光不能直射,颜色得以很好的保存三颜料当时用的大部分颜料都是矿物制的,还有一部分是从西域运来的,所以现存的西夏时壁画都特蓝特绿,那都是用蓝绿宝石研制的,经久不会变颜色,时间越久越鲜艳
四重修那里的壁画和造像都是一代一代重修的,壁画损坏在后代都要重修,现在莫高窟里许多壁画都是明清重彩绘的,不过与其说是重修还不如说是破坏,把原来的精华都遮盖了
五前代的壁画有些还没有损坏时就被下一个朝代的壁画给盖住了,但时间久了,外面的掉了里面的却还保存的很好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文化研究
摘要:敦煌壁画是中国古代石窟壁画的代表,虽历经千年,无论在绘画形象上还是在色彩表现形式上,各个时代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就其色彩构成而论,虽几经变化,但色彩数量都不多,或可称单纯。仅仅几种颜色却并不令人感觉单调,反而显现出一种独特的绚丽来。本文试图从色彩对比、色彩装饰性、色彩时代性、色彩意向美等多方面对敦煌壁画色彩进行细致分析,以期对当今壁画创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