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逢故人
详细内容
篇一:《略说唐文学中的“羊”》
龙源期刊网.
略说唐文学中的“羊”
作者:高建新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5年第01期
羊是人类最早训化的动物之一,距今5000—8000年的仰韶文化半坡遗存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羊在华夏民族发展过程中贡献巨大,不仅为人们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肉食,还影响到了人们的文化及审美观念的形成。《说文解字·羊》说:“羊,祥也。”段注:“《考工记》注曰:羊,善也。”《说文解字·美》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段注:“羊大则肥美。”清人屈大均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广东新语》卷二十一“乳羊”)羊还是美好德行的象征,孔颖达疏《诗经·召南·羔羊》说:“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毛诗正义》卷一)盛大祭祀中的主祭品也往往有羊:“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诗经·周颂·我将》)“锲臂饮清血,牛羊持祭天。”(北朝民歌《欢闻变》)现藏国家博物馆的商代礼器“四羊青铜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体现了先民对“善良知礼”的羊文化的认同和彰显。在唐文学中,羊既可以描绘美好的生活图景,有丰富的文化蕴涵和情感指向;又是美味佳肴,记录了唐人喜好“胡食”的饮食风俗,弥足珍贵。
一、北方游牧生活的生动呈现
游牧文化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畜群、草场、牧人构成了游牧的基本条件。羊作为家畜之一,是北方游牧文化的核心构成之一。北朝《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牛羊是这幅壮阔的北方草原图景中最具生机的构成。唐无名氏《杂曲歌辞》其一《镇西》:
天边物色更无春,只有羊群与马群。
谁家营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闻。
“羊群”、“马群”为寂寥的春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李宣远《并州路》(题注:一作杨达诗,题云《塞下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篇二:《古诗词》《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之歌。当,是唱歌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苦多: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没有实际意义。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
鼓:弹。
苹:艾蒿。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讌(yàn):同“宴”(原文中讌为“讠燕”)。
匝(zā):周,圈。
《杂诗》
曹植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之子在万里,江湖迥且深。
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
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译文
高台上常常吹着悲风,早晨的太阳照着北林。我怀念的人在万里外,大江大湖很远很深,这舟船哪能顺利到达?实难安置我怀念的心。掠过庭院南飞的孤雁,长声哀吖真使人伤神。抬头望着孤雁,我在想——托你带个信给远地的人。孤雁不理睬地飞过去了,飞动的影子更使我伤心。
注释
①北林:泛指树林。《经·秦·晨风》有“郁彼北林”句,作为怀念君子的起兴。②之子:那个人,指所怀念的人。
③方舟:两船并在一起。极,至,到达。难任,难以承担。这四句是说我所怀念的那个人远在万里之外,中间隔着大江大湖,连远航的方舟也难以到达,离别的愁苦真是使人难于承受。④翘(qiáo):思仰头而思,形容思念之切。这句是说:很想托南飞的孤雁给他带个音信。⑤景:通影。形景指孤雁的形影。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注释
①山光:傍山的日影。
②池月:池边的月色。
③东上:从东面升起
④开轩:开窗。
⑤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⑥恨:遗憾。
⑦感此:有感于此。
⑧中宵:整夜。
⑨劳:苦于。
⑩梦想:想念。
《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2.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4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6.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
8.达:到。{塞上逢故人}.
9.况乃:何况是。
10.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篇三:《唐人羊诗50句》唐人羊诗50句
从林林总总的诗歌中,笔者精心选取唐人诗中含羊的句子五十条,供大家使用。这里不含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诗人的名句。如果你还想用原文,就从这里启航吧,有作者有标题有诗句,足可洞幽烛微。下列排序按作者姓氏笔画排列。
元稹《直台》:
麋入神羊队,
鸟惊海鹭眠。
元稹《感事三首》:
为国谋羊舌,
从来不为身。
元稹《襄阳道》:
羊公名渐远,
唯有岘山碑。
王建《塞上逢故人》:
走马登寒垄,
驱羊入废城。
王维《田园乐七首》:
牛羊自归村巷,
童稚不识衣冠。
王维《送封太守》:
忽解羊头削,
聊驰熊首轓。
王维《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何人顾蓬径,
空愧求羊踪。
卢纶《秋晚山中别业》:
兰芰通荒井,
牛羊出古城。
卢纶《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
君向东州问徐胤,
羊公何事灭吹鱼。
卢纶《题李沆林园》:
古巷牛羊出,
重门接柳阴。
刘长卿《朱放自杭州与故里相使君立碑回因以奉简吏部杨侍郎制文》:
片石羊公后,
凄凉江水滨。
刘长卿《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牛羊归故道,
猿鸟聚寒枝。
刘长卿《送裴使君赴荆南充行军司马》:
汉川风景好,
遥羡逐羊公。
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笑击羊皮鼓,
行牵犊颔车。
刘禹锡《河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三首》:
令尹自无喜,
羊公人不疑。
许浑《广陵道中》:
山暝牛羊少,
水寒凫雁多。
许浑《陪郑史君泛舟晚归》:
羊公莫先醉,
清晓月纤纤。
齐己《边上》:
汉地从休马,
胡家自牧羊。
齐己《过鹿门作》:
鹿门埋孟子,
岘首载羊公。
齐己《读岘山碑》:
三载羊公政,
千年岘首碑。
张籍《野田》:
漠漠野田草,
草中牛羊道。
李绅《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闺信坐迟青玉案,
弄儿闲望白羊车。
李商隐《中元作》:
羊权须得金条脱,
温峤终虚玉镜台。
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汉江远吊西江水,
羊祜韦丹尽有碑。
杜牧《陵阳送客》:
凫鹄下寒渚,
牛羊归远村。
沈佺期《洛阳道》:
乘羊稚子看,
篇四:《古诗》01咏鹅
02春晓
03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04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05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