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周记
详细内容
篇一:《周记怎么写》
周记
用文字记载一个星期来的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文字记录。
它有别于“流水账”,“日记”,在于流水账是有什么就记录什么,不需要作任何修饰和认识的升华,而且内容不限,一周之内可以记录您每一天的任何事情。而周记就是:每周一次,并且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思想认识有一定的升华。周记是对个人和某个团体一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惑、所获的记录。还可以写一件在这一周里让你有所感触的事。坦白的说就是,周记可以写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感受都可以写出。周记写得范围很大,写人、写事、写景、写物。什么题材都可以写,只是都要围绕一件事来写。
作用
从学生角度来说,周记用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答疑解惑,并通过周记的形式而置一些跟教育主题有关的主题作文,提高学生的认识,从而在全班范围内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并为主题班会准备材料,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周记用来回顾一周的得失,提出经验教训,让老师对班上情况有一个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了解,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老师除了用来了解同学一周发生的事情外,还用来锻炼同学的文章水平,使同学文章水平得以提高。
格式
周记的题目(写作范围:读后感;见闻;趣事;数学周记......)
1.记事
2.自评(优,缺)
3.解决措施
4.下周计划
5.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其实周记并没有一种标准的格式,只需要同学们每周把自己的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东西记下来,形成的文字片断或一篇文章,一周写一则就可以了。
怎么写周记
不少同学又开始问了,周记怎么写?小学初中周记开头怎么写?
如果是一个片断,将事情写清、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完整就行了,当然,时间充裕,你可以将前因后果,你的想法补充完整,形成一篇文章。不论无论,周记没有什么特殊规定的格式,跟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一样,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地说清一件事、一个想法。
周记的关键是要真,真事、真情、真想,不要虚构。用力表达你正经历的、正思考的事,对提高你的写作能力是有帮助的,不要当作负担,也不要觉得有任何压力,因为真的,只要排列一下就行了。
同时,周记交给老师后,也可让老师来了解你的生活、你的想法,或许对你有帮助。
老师布置了周记作业,怎么写呢?许多同学发了愁。
其实周记也好,日记也好,都是要写一段时间内印象最深的事。周记就是本星期内的事。
回想一下这个星期发生了什么,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班级里有什么新鲜事,和朋友老师间关系如何,这些都可以写,和日记相比周记可以写的内容更多了,需要突出一两个重点。
如果大脑里立刻就想起一二件事情,记忆深刻,那么恭喜,你就有材料了,将它们的前因后果,事情经过,个人感想写清楚吧。
有人会问:一想到过去的几天,我印象里只记得吃了一次大餐,或者只记得被老师骂了一顿,或者跟同学闹别扭心里不爽,这些都没有重要意义,怎么能写呢?其实,既然你想到了,就说明是值得写的。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是意义重大,思想崇高,自己的生活琐事,也是值得一写的,只要你写出你的感受。我们每天的日子不都是这些细小的沙子一样的事情组成的吗?这些沙子,串起了我们的欢笑,串起了我们的眼泪,串起了我们的汗水,串起了我们的喜怒哀乐,引领着我们一天天,不知不觉地在长大。
内容写作要点
写你遇到的人{写人的周记}.
写你身边的事{写人的周记}.
写你看到的景色
写你使用的物品
写你脑海中的想象
×月×日星期×天气×
篇二:《七年级周记训练2:人物的外貌描写》1{写人的周记}.
2
3
4
篇三:《小学生如何写好周记》新的《语文课标》在课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小学生从低年级进入中年级,刚开始接触写作文。一时感到很陌生,一时转不过弯,感到十分困难,不知从何着手。而中年级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的心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要使学生写好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说话兴趣,培养表达能力
培养小学中年级的写作兴趣,可先从口头作文开始。在一段时间里应该是只要学生能表述就是好作文,不要怕说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学生说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就先说后写,让他先口头说一说再动手写。没写好,也可以让学生先读读,而后再做修改。我认为三年级的作文写作指导,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台阶,让学生把要说的话有序的说出来。如:在写一次购物的经历时,我让学生们都去购物。回来后,说说自己的经历。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组词:一进商店,超市的门,我就看到......沿着(顺着,穿过)......来到......专柜。接着,我又出示一组词,我看到这里有......有......有......还有......。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这样学生的作文,写起来就好多了。
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在每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自由式口头作文。先说后写是作文教学,特别是中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怎么说就怎么写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基本方法。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不仅帮助学生怎样写,而且互相交流启发可以扩展思路,有利于学生选材。每节课五分钟的口头作文,我是这样做的,不单是作文课,而且是每一节语文课开始前都可以让学生说三、五分钟的口头作文,内容不限。然后师生简评,这样,先说后写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发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加工,组织,整理自己写作的素材。学生从口头表达中,也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这样,使学生在写作中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作文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
首先,小学生从学会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从一段话到一篇作文,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必须用一两年时间才能达到要求。所以,写句,段,篇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如对初次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在《一节劳动课》的作文中,可以要求学生只学会写出这次劳动课的过程。告诉学生只要做到用词准确,语言通顺,并能写出这次劳动的概况,就是一篇好的作文。又如,我在指导写《一次家务劳动》作文时,我则采用了先做后写的方法。先让学生回家亲自做一次家务,上作文课时他们就有话可写了。至于中心突出,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学会分段来写,那是高年级作文的要求。如果我们操之过急,面面俱到,不仅难以完成作文教学,而且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作文难写的恐惧心理,这就不利于作文的教学。
其次,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知道作文应该怎样写才好,但他们都知道根据用词语来写一句话,其实写一句话就是为写作文打下基础的。因此,平时老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从简单的词语记忆到用词写话,到扩句、扩段、扩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为写好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写人的周记}.
为此,我进行以下的训练:加强写一句话的训练,进而扩句,扩段。例如:以早晨一词写一句话,学生会写出许多不同的句子来。老师明确其中一句早晨,小朋友在校园里锻炼身体。接着点拨早晨是表示时间的名词,校园、锻炼身体是表示大范围意义的词语,应该具体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进行哪项锻炼身体的活动,要求学生把早晨,小朋友在校园里锻炼身体。这句话写具体。那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早晨的天气怎么样?(2)什么样的小朋友?(3)在什么地方锻炼身体?(4)锻炼身体时的动作和表情怎样?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可以把这句话扩写成早晨小朋友在校园里锻炼身体的愉快情形的段落了。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三、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与生活,言之有物{写人的周记}.
善于观察周边事物,积累生活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此,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学生的观察力培养,除了课内还要结合课外活动进行,让学生从课外学习中逐渐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如写人物《我的爸爸(妈妈,老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熟悉所要写的人物性格特征,年龄,外貌,动作习惯及言行等。对事物勤观察,乐于观察,多思考动起笔来轻松自然,言之有物,能把《我的爸爸》一文具体地写下来。
生活是写作的素材,因此,每次在写作前,我都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去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使学生开阔视野,熟悉生活。我着重从以下方面引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叙事,而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爱好,要让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得详细,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行为过程中自己或他人的深刻体会,把发自内心的热爱生活的情感记下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才具体又有感染力。
2.引导学生观察人物
小学生的作文离不开写人,而在他们的作文中出现的人物几乎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真可谓是千人一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对人物外貌的美丑的评价是直言不讳的,为什么出现在作文中又是这样呆板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写人物只要写人物的外貌就行了,而没有意识到人物内在的东西比外表更重要。这可以说是他们认识中的一个误区。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就要好好地引导他们从各个角度去观察人物,领悟人物形象,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从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等着手,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写人物的目的。
四、培养阅读课内外名篇范文习惯,积累作文语言材料{写人的周记}.
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写作文的最大特点是不善于表达,写出的文章句子不通顺,用词不恰当,内容不生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写作能力。首先,我指导学生进行广泛性阅读,并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要求每人每天读一篇优秀作文(范文),每人每天抄一些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每人每周记一篇日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丰富语言,积累知识。其次,在每次作文之前,让学生进行目的性阅读,即围绕这次作文,针对某一题材或某一项内容进行阅读,把阅读当中遇到的与本次作文有关的词句记录在摘抄本上,使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最后,重要的是指导学生阅读,借鉴课本中学过的例文,学习例文中的表达方法,学习例文中的好词好句,再结合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摘抄到优美词句,让学生模仿写。这样很多同学都能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作文来。
五、评价学生作文因人而异,激发学生进步意望
由于学生的个性及写作水平的差异,所以作文的评语亦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差生,不能以优等生的标准来要求,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切忌评得一无是处,更不能有贬低之词,否则将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效果会适得其反。对优生,其优点自然很多,但并非没有缺点,如一味肯定其优点而忽视了他们的缺点,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错觉。即认为自己的作文已达到了很高水平,不去努力了。如在《一节劳动课》的写作中,有的学生写劳动过程则一笔带过,而有的学生写劳动的准备及劳动的结束较详细。在批改时我都会给学生们一一做出不同的评价,给他们写作的肯定,再接再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们写作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只要做到导之有方,评之合理,就能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学生们也获得良好的写作效果。
篇四:《周记的写作要领》周记的写作要领
周记是每周一次,记录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其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写好周记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十分有益,因此,教师要从周记的内容、形式和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掌握写好周记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有意义的内容教学中多数学生反映,周记不好写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他们觉得实际生活都是简单的重复,要么是学校——餐厅——宿舍三点一线,要么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没什么好写的,因此提不起兴趣。学生写文章往往求大,而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
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具体小事中选材,其内容不限,但要以小见大,以小悟大,从小事中悟出哲理,因为惟其“小”才有可能独特,而文章恰恰贵在独特。但是生活中的具体小事很多,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有感悟的那些有意义的内容去写。
例如,有一位同学的周记——《一丝不苟》,仔细描述了自己早晨起床后,用梳子“执着”地梳理额前一绺头发,直至“顺服”的过程。我以此为例告诉大家,虽然这位同学描写的是一件无聊的小事,可是他把梳理头发的过程描写得具体生动,突出了“不服输”的主题,这比记流水账好得多了。随即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如果能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工作上,还有什么做不成的呢?这样一点拨,学生就从中受到启发:有意义的事情,不一定非得意义重
大、思想崇高,自己的生活琐事,只要能写出切身体验和感悟,也是值得一写的。
二、用恰当的形式表达由于周记的内容不限,其表达的形式应根据内容的不同而灵活多样。不同的内容应该用不同的形式去表达。为便于学生掌握不同周记内容的写法,我着重从周记的题材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记人记事
写人要把人物写丰满,着重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人物的方法有很多,我给学生强调了两点。一是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勾勒人物,把人物写具体。二是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把人物写生动。此外,还有景物烘托、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如一个同学在周记《有你真好》中写到自己丢笔后的表现:“„„我走过去,不分青红皂白一把把笔夺过来:‘干嘛偷我的笔?’你一愣,刚要张嘴说话,我仍旧不依不饶,咄咄逼人:‘你要是喜欢,我可以送给你,何必小偷小摸!’你火了,腾地站起来,嘴唇哆嗦着:‘谁拿你的笔,你别血口喷人!’„„”这一段人物描写具体生动,把“我”的鲁莽、急躁的特点鲜明地凸现了出来。另一个同学在一篇题目为《暴风雨》的周记里写到班主任发火前的样子:“只见他的眉头紧紧皱着,似乎能夹死一只苍蝇„„”小作者观察很细致,这处夸张的细节描写,给文章增色不少。
记事不仅要把事件写完整,过程写具体,还要写出事件的曲折波澜。怎样使事件生波澜呢?除了事件本身的曲折性外,我给学生讲了
悬念法、误会法等技法。有一篇题目为《意外》的周记,开头这样写到:“上课铃声已经响了,同桌还没有来。她一向很少迟到的,发生什么事了呢?我心里忐忑不安„„”这位同学巧妙地运用了悬念法,比平铺直叙要引人入胜。
(二)生活感悟
写生活感悟就是把因生活中的某事、某物、某现象使自己产生的看法和想法记载下来,这不仅要观察生活还要善于思考。
在一篇题为《超越》的周记中,小作者就老师的一句话“不要跟差生比,要跟优生比”展开思考:“我不认为这不对,但我也不认为这是对的。跟差生比,会沾沾自喜,没有向上的动力;但也不能只跟优生比,每个人都有尊严,跟优生比,会打击自己的自信。我觉得人应该跟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才更容易成功!”学生的思考多深刻啊!
同一个事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我曾让学生围绕一起闯红灯丧命的交通事故写一篇周记。一个学生这样感悟:“原来生命竟是如此脆弱,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突然间就消失了。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当你陷入绝望之际,何不乐观地想:至少,我还拥有人最宝贵的财富——生命。”另一个学生则发出这样的感慨:“交通规则是人人都要遵守的,为什么总有人漠视不理呢?难道社会上的规则非得付出血的代价后才会被遵守吗?”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独特见解。
(三)读书体会
写好读书体会能很好地巩固学生阅读的效果。写读书体会的重点应在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上面,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我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首先要读懂原文,确定引发感想的“点”。所谓“点”便是我们感受深刻的地方,可以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文中的某个情节或者某句话。如一位同学读了《老人与海》后,对文中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印象特深,以此为“点”写了一篇读书体会。其次,找到“点”后要会联想,联想到身边的事情,进而再去思考。如有一位同学读《珍珠鸟》,由文中的一句话“信赖,往往能产生美好的境界”,想到他被同学误解后,老师依然信任他让他担任班长,而他也没有辜负老师的信赖,把班级工作管理得井井有条,最终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信赖。由此他产生了感想:“试问,如果没有当初老师对我的信赖,怎么会有班级现在这么和谐的氛围?信赖,多么美好的一个字眼,它确实能创造奇迹!”由鸟的故事,想到自身经历,又引发对信赖更深的体会。可见联想和思考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所在。
三、周记注意的问题
写周记要注意:所记录的内容要具体、真实;主题要集中、明确;语言要准确、条理。
(一)内容要具体、真实周记的关键是要真,写真事、真情、真想。鲁迅曾经把写文章概括成12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可见,
真是写作的灵魂。我要求学生将周记融于生活,将生活植入周记,周记必须以“我手写我心”,用心表达正经历的、思考的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主题要集中、明确
周记是有主题的文字样式,不是流水账。因此,周记要有集中明确的主题。所以每篇周记,我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占有的材料提炼主题,然后围绕主题取舍材料,筛选与主题有关的典型材料、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材料。
(三)语言要准确、条理
周记是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因此要求语言准确、条理。《语文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有明确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我对学生强调,每一篇周记的语言表达都要生动活泼,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