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诗词鉴赏>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详细内容

篇一:《《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及评析》

《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及评析

刘萍萍

2011年12月{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十五从军征》教学实录及评析

刘萍萍

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内讲课比武活动,执教的是《十五从军征》一课。下面结合课堂实录,对本节课进行简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好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也与战争有关。

二、解诗题,知诗人:1、师:在诗的题目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

生:我从“从军征”可以看出的,意思是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2、师: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生齐读:《乐府诗集》),记得我们在第6册的语文天地里曾学过一首乐府诗叫做:(生齐说:《江南》)。关于乐府诗,我们书上87页小资料有详细的介绍,我们一起去读一读。(生读)

3、师:乐府诗有的来自民间,有的是后代文人模仿乐府古题所作.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诗人。我们再读课题:《十五从军征》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诗的文学常识,读准字音,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理解诗句的含义。

3、诵读诗歌,体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之情,长期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4、用自己的语言改写诗歌。

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互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师:当你在预习时第一次读到诗的题目时,有没有问题想问?生1:我想知道是谁在15岁的时候去打什么仗?{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生2:他为什么要去打仗?

生3:结果活着回来了吗?

(师做副板书:谁?打什么仗?为什么打?结果?。)

2、师:通过昨天预习,你知道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生1:主要是讲了一个80岁的老兵退伍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家里亲人没有了,家也荒芜了的事情。

3、师:它通过写老兵回乡的经历是想告诉我们有关战争的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读通这首诗是基础。我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首诗,看看大家预习的情况怎么样。{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一生读诗歌

师:评价一下,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流利,就是有点快。

4、师:是呀,读得有些着急,要是能静下来读得慢一点就好了。这首诗歌有很多生字比较难,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容易读错的字:(出示课件,生跟读:冢,窦,雉,舂,羹,贻.){十五从军征赏析300字}.

5、师:在预习中,除了字音,还有哪些词不太理解呢?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解决。(生在小组里交流)

师:组员都解决不了的词,现在可以提出来。

生1:我想知道舂是什么意思?

生2:就是把谷类放进器皿里捣碎。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生2:我用的是查工具书的办法。

师:看来,尽管课文后面没有注释,但我们也能想办法了解到词语的意思。生3:我还想知道什么叫做旅葵、旅谷?

生4:在这里,旅是野生的意思,旅葵就是野生的葵菜,旅谷就是野生的谷子的意思。

生5:贻是什么意思呢?

生6:贻就是给的意思,文中指老人煮好了了饭菜去不知道给谁吃。

6、师:了解了词语的意思,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生自己试着说一说)

师: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1:一个人在15岁时应征去打仗,80岁才回到家乡。路上遇到乡里人,便问:“我家还剩下哪些亲人?”那个乡里人说道:“远远望过去,松树和柏树相连的地方,就是你的家。”老人回到家里,看见野兔在狗洞里爬进爬出,野鸡在房梁上飞去飞来;庭院中间长满了野生的谷子,井台边围绕着一簇簇野生的葵菜。老人捋了几把野生的谷子舂成米做饭,采几把野菜煮汤算是菜,一会儿饭菜就做好了,却不知道还能给谁吃。老人走出家门望着东方,泪水洒落在征衣上。

1、师:这是一位15岁参军,80岁才得以回乡的老兵。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生接读: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生:65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80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体会一下: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

生1:我觉得他一定很激动,因为他能大难不死回到家乡,很想快点回家和亲人团聚。

师:你能读读第一句话,读出他的这种激动吗?(生读)是啊,对于一个常人来说,几十年离家还能活着回来,是有些激动的。但仅仅如此吗?想想,从一位15岁的少年到一位80岁的垂垂老者,他还会是怎样的心情?

篇二:《从《十五从军征》《有所思》《病妇行》浅论汉乐府诗的思想内涵》

从《十五从军征》《有所思》《病妇行》浅论汉乐府诗的思想

内涵

作者简介:栾天舒,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摘要:汉代乐府诗是由中国古代朝廷中的乐府机构或者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部门搜集、整理并保存后流传于世的汉代诗歌。汉乐府诗真实的反映了汉代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真挚情感,通过结合乐府诗写作的社会背景,以及以《十五从军征》、《有所思》、《病妇行》这三首诗为例,阐释探究汉代乐府诗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关键词:汉乐府诗厌战爱情苦乐不均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8-0000-01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诗充分展现了广阔的汉代人民的社会生活,传达了人们真实的爱憎情感。乐府诗多以叙事为主、诗体多样、语言质朴生动。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精神,同时也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传统,以杂言诗和五言诗这一崭新的形式为中国的诗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一、特定时代下的特殊意蕴

乐府作为采集民歌、编排曲目以及训练乐工的音乐职能部门早在秦代就已经设立。据《史记乐书》记载,汉乐府的设置在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之前就已经开始,但搜集民歌等却是起始于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