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拒绝
详细内容
篇一:《学会拒绝别人-三要素(1)》
学会拒绝别人—三要素
拒绝是一门学问。每个人都经常要拒绝别人或者被别人拒绝,人际交往中的拒绝,不是一般的拒绝,应该在拒绝中体现出个人品德和个人修养。一般情况下,拒绝应该遵循的原则有下面这些。
说出真实的情况
在拒绝的过程中,还想保持与对方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采取同情的语调,用了解对方的心情来处理。有的人在拒绝别人时,因为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据实言明,致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真实意思,而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其实,在交际过程中,有时不得不拒绝,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因此而伤害交情的并不多,倒是有的人说话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造成彼此关系的破裂。
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怕被别人拒绝,因而,在拒绝他人的时候,只要顾及到对方的自尊心,就可以避免关系的紧张。其方法是:先要称赞对方的优点,然后再慢慢说出他的缺点来。这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人是感情的动物,时常有一种充满偏见的自尊心行为。因此,与人交际时,务必遵循这一原则。
用友情来说服对方
要让自己的意见不引起对方的反感,最好是让他明白:你是他最忠实的朋友;自己并不强迫他接受反对的意见;你是最关心他的人,是从他的长远利益来考虑的。
选择好拒绝的时间、地点和机会。国外称为T.P.0。当你拒绝别人时,这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原则是:
1.及早拒绝,以免伤害时方绝不可以模棱两可、犹豫不决,要据实向对方表明你的态度,好让对方有所准备,去进行另,一场交涉;
2.坚决拒绝,避免迁回曲折在婉言拒绝的时候,不能太用曲笔,一定要让对方觉察到你的态度;
3.一定要让对方明白此次拒绝,还有下次机会。如果双方有距离,交际就会失败。因此,要让对方明白,这次不交易不等于今后也不交易了。从场合来看,在小的场合更易拒绝对方。一般说来在两个人交谈时,不外乎有三种形式:一是
斜对面;一是横对面;一是面对面。斜对面的拒绝更易于为对方接受,横对面的拒绝自己不易出口,而正对面的拒绝则又太让对方难看。
给对方留下个退路
在你拒绝那些自以为是,总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自己德才高明的人时,要好好考虑。首先,要把对方的话,从始至终地再听过一遍。当你仔细听完对方的话时,心中再决定如何去拒绝他和说服对方。说不定,你的“不否定”对方看法的方式,反而熹得了对方肯定你的主张。这是因为你给对方留下了一个退路的缘故。
篇二:《《学会拒绝》教案》《学会拒绝》教学设计
芒卡镇中心完小陈卫民
教材分析:
《学会拒绝》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走向文明”的最后一课,本单元中探讨的是社会文明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去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充满着许多的诱惑和陷阱。我们青少年正在茁壮成长,怎样才能拒绝生活中的各种诱惑,避免踏入陷阱等。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可能有一定的偏向,行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因此,对于他们身边的诱惑需要教师、社会、家庭的关注与引导。但是他们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需要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拒绝不良诱惑,以成长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身心健康的人。教学设想:
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图片或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合作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以及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2)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目标:
(1)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学生生活;
(3)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网络的诱惑,一是不易辨别利与害;二是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知识储备:
我国《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给予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进行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我国还增设吸毒罪,并作如下表述:明知是毒品而吸食、注射的,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贩毒法律责任:《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的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路选择,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一起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学会拒绝)。
二、授新课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1、提问:
⑴.什么是陷阱?(原指猎人狩猎时挖的用于捕获猎物的深坑,后来用于比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圈套。)
⑵.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2、小组讨论,同学表演。
3、请每小组代表发言(举例说明)
4、教师小结
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1、提问:
⑴.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
⑵.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有哪些?(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⑶.我们应该怎样抵御毒品的诱惑?
⑷.为防止毒品侵害,我国政府和人民做了些什么?
⑸.我们能为禁毒做点什么?
2、小组讨论
三、教师引导:
⑴.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⑵.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等;二是使人家庭破裂,道德沦丧,六亲不认;三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⑶.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
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⑷.我国政府和人民对贩毒罪犯严厉惩治p23和知识储备
四、小结:
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对别人给的东西不随便吃,不进歌舞厅,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随时提高警惕,远离毒品。
五、课堂延伸
设计禁毒宣传手册(可以独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附:板书设计:
4、学会拒绝
生活中的陷阱:赌博、抽烟喝酒、玩暴力游戏、赌博、偷盗„„
严重摧毁身体、精神、意志、堕落、道德沦丧使人家庭破裂,残害家庭成员;
诱发违法犯罪,危害社会。
觉得新鲜、好奇、刺激
盲目从众,
自我炫耀,
我们的行动:随时提高警惕,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篇三:《学会拒绝》学会拒绝
作者:徐颖哲
1.懂得拒绝他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培养学生敢于并善于拒绝他人的勇气和技巧。
小品:“沙沙的故事”、“我与同桌之间”
文字阅读资料:“一封来信”
故事:“南风与北风”
要想获得真诚永久的友谊,得到别人的肯定,接受和拒绝是同样重要的。生活中,拒绝别人或遭人拒绝是件很普通的事,因为满足每个人每件事是不现实的。可生活中很多中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存在着一种错误观念,以为拒绝别人,对别人说“不”,就会失去友谊,对别人造成伤害,所以该说“不”时不说“不”,为此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内心冲突不断。感觉很烦恼。通过本活动,让学生明确拒绝别人、该说“不”时就说“不”是每个人的权利,是一种“有所为,必有所不为”的主动,而绝非利己主义的自私自利,它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自觉地、恰当地使用这个权利与别人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情绪的愉悦。
一、导入
(一)学生讲故事:南风与北风。故事的大概内容为: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的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凛凛,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很暖和。便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二)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学生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谈){学会拒绝}.
(三)教师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南风和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带着南风与北风留给我们的启示,这节课我们来探讨怎样与别人交往。与人交往的策略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种,是哪一种呢?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小品“沙沙的故事”。
二、新授:敢于说“不”
(一)角色扮演“沙沙的故事”(情景一)
情景一:沙沙与王冬是同班同学。
一天放学后,王冬时沙沙说:“沙沙,跟我去旱冰场溜旱冰吧。”沙沙答应爸爸放学后按时回家,但听王冬这么一说,很不好意思,心里矛盾起来:去吧,其实心主一点也不想,再说已经跟爸爸说好要按时回家了;不去吧,多不好意思呀,起码面子上过不去。犹豫再三,沙沙还是不情愿地跟着王冬走进了溜冰场。为了照顾王冬的面子,沙沙闷闷不乐地在溜冰场里熬了三个小时。结果呢,回家挨了父亲好一顿训斥,沙沙心里真不是滋味。
(二)请学生结合“情景一”讨论:
1.你在和同学交往过程中,是否有过类似沙沙和王冬的情况发生呢?如果有,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2.在该不该和王冬去玩旱冰这个事情上,你赞成沙沙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但这种交换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包括情感和道义上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分享彼此交往的快乐。王冬在与沙沙交往过程中情绪反应是快乐的,因为他的心理需要得到了满足。而沙沙呢?沙沙在交往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呢?请同学们试着从沙沙的角度谈一谈他的情绪体验。
(1)沙沙的情绪体验是消极的,那么他的这一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谁造成的呢?
(2)沙沙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如果沙沙不这样做。而换成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件事,那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继续欣赏小品“沙沙的故事”(情景二)。
(三)角色扮演“沙沙的故事”(情景二)
情景二:沙沙与王冬是同班同学。一天放学后,王冬对沙沙说:“沙沙。跟我去旱冰场溜旱冰吧。”沙沙答应爸爸放学后按时回家,而且他现在也不想去玩。听了王冬的话。他真诚地时王冬说:“王冬,对不起,我现在不想去玩,因为我答应好爸爸放学后要按时回家的。你再问问别人好吗?”王冬听后,说:“哦,原来是这样,那好吧,我再问问其他人吧。”
(四)请学生结合“情景二”思考讨论:
1.这次沙沙对王冬的态度与上次截然不同,那么是否这次沙沙就把王冬给得罪了呢?请同学们试着从王冬的角度谈一谈其内心感受(提示学生从能不能理解沙沙的第二种态度、是否觉得沙沙的第二种态度是对自己不友好的表示两个方面谈)。
2.教师总结:通过以上讨论,同学们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与别人交往时,我们愿意接受别人的爱,但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爱别人,我们应学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为别人想一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快乐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快乐才会久远,才是真正的快乐。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品“沙沙的故事”两个情景的对比,告诉我们一条人际交往的策略,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吗?
心理透视:学会拒绝别人,敢于说“不”,这是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策略。因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如果一味地顺从别人而委屈自己,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对自己的尊重,从而也就失去了人际交往的意义。
三、善于说“不”
(一)拒绝别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也就是说不仅要敢于说“不”,还要善于说“不”。请学生结合以上例子。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分组(相邻的六位学生为一小组)讨论拒绝他人的技巧都有哪些。讨论过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上台阐述本小组的观点,教师尽量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教师总结:拒绝他人的技巧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要点:(1)先倾听,再说“不”;(2)以和蔼的态度说“不”;(3)以明确的事实坚定地说“不”;(4)说“不”时,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学会拒绝}.
四、拒绝的应用
(一)角色扮演“我与同桌之间”
数学课上,你正在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你的同桌凑了过来,在你耳边说:“喂,刚才老师讲的那一步是怎么算出来的?”你想听老师接下去的讲解,但又怕不告诉他,他会生气,此时此刻,你该怎么办呢?
1.先后找出六组学生(每组两位)展示自己的策略。在学生作展示时,引导其他学生用掌声予以“爱的鼓励”。
2.展示结束,其他学生和教师共同予以点评,从而引导学生成功地拒绝别人。
(二)阅读材料“一封来信”
这是一封来信,一个忐忑不安的男孩的来信,他在信中写到:
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一天放学回家,一位同班的女孩打来电话,说她给我写了一封信。夹在了我的课堂笔记本里,只见信中写到:“你的心是流水,我是水中的珍珠,因你而光彩夺目,我喜欢你!等着你的回音。”我当时吓得六神无主,心里很害怕,七上八下的,我该怎么办呢?
1.热心帮助:请为这个处于困境中的男孩想点办法。
2.教师点评学生发言并总结:
这个男孩与同学们一样,都是高中的学生。在这个时期,由于生理、心理的迅速发展,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亲近、爱慕之情,这都是正常的,是青春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无论从心理发展、时间、经济基础哪个角度看,中学生都不适合过早地涉及个人情感问题。但如果哪一天真的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你意外地收到了某位异性向你发出的纸条、信件或打来的电话。你该怎么办呢?
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学会冷静地拒绝,拒绝的方式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1)当面拒绝。如你可以这样告诉对方,你能理解她的感情,更谢谢她对你的好感和关注,但是中学生应以学业为重,自己不可能接受她的感情,并希望对方充分谅解,今后还是好同学、好朋友。(2)给对方写封言词恳切的信,告诉她你坚定的拒绝立场。(3)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当你拒绝对方后,对方还是一味地追求你,这时你可以找对方要好的朋友出面做对方的工作,或者征求家长、老师的意见,让他们帮你想办法,摆脱困境。
五、小结
(一)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小结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与他人交往中该拒绝时就拒绝,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心中充满阳光和欢乐,拒绝本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
(二)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拒绝他人的交往策略,通过今天的学习,不知你是否已具有了敢于说“不”的胆量,是否掌握了巧妙说“不”的技巧。无论何时,你都要记住:你不是救世主,帮不上忙不是你的错,你不用过分内疚和自责。当然,敢于说“不”,绝非利己主义的自私自利,它是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主旨。说“不”是一种放弃,也是一种选择,还是一种“有所为,必有所不为”的主动。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不善于使用这个权利,你将一事无成。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
篇四:《学会拒绝》学会拒绝
一
一条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点儿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