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营销销售>门户营销群雄逐鹿世界杯(一)

门户营销群雄逐鹿世界杯(一)

详细内容

编辑推荐:超级女声的财富传奇

  2006年的世界杯,成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必争之地。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被视为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宣传品牌的绝好机会,而世界杯恰恰是他们的演练场。

  4月26日,搜狐宣布同德国之声结为世界杯报道的战略合作伙伴,由此搜狐完成了在世界杯开赛之前的内容资源的布局。而从2月27日新浪网率先开通世界杯报道网站以来,搜狐、网易、TOM、腾讯等门户网站都相继开通了自己的世界杯报道网站,在一些稀缺资源和营销策略上,展开了一场世界杯报道的网络争霸战。

  资源争夺惨烈

  我们体育报道最具经验,资源丰富。最近新浪的广告销售人员经常重复这句话。

  在今年2月27日的发布会上,新浪总裁曹国伟宣布了一连串合作伙伴,包括法新社、德新社、美联社、英国通讯社、路透社、央视等具有世界杯采访权和内容资源的机构,据称花费不菲。此外,新浪拥有5张采访证,将派出10人奔赴德国前线报道。

  令人遗憾的是,世界杯官方历史上第一次主动提供的网络视频版权没有花落新浪,而是其主要竞争对手搜狐。

  继3月23日,搜狐宣布从上海文广处获得世界杯官方每场4分钟精彩片断的网络视频版权之后,4月24日,搜狐又与2006年德国世界杯官方音乐版权所有者Sony&BMG,签署合作协议,获得SonyBMG的2006德国世界杯官方歌曲的无线和互联网数字首发独家授权。

  据悉,搜狐在世界杯上的投入不会低于新浪宣称的5000万元,拥7张采访证并派出多达十数人的报道团队前往德国。

  搜狐在世界杯优势资源的获取上取得了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优势。搜狐体育频道经理陈劲松对记者表示。

  他也同时表示,各大门户争夺这些垄断性资源可用惨烈一词来形容。因为被门户炒热的不仅是独家的优势资源,还包括那些足球评论员、足球博客写手。他们的身价因此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