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为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我国自入世后对出口退税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其目的在于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本文重点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以期实现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化。
关键词:出口退税政策 高新技术产业 纺织品及服装产业调整 优化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贸环境时,国家所采取的外贸政策时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贸政策的调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对整体外贸形势的把握,而在众多的外贸政策中,出口退税无疑是运用最多,效果最为明显的。2001年我国入世后,为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我国对出口退税进行了三次重大的调整。出口退税率的几次重大调整,其目的旨在不断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出口退税政策实有成效。
出口退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
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
近年来,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产品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三大类,其出口总额一直维持在90%以上,且以笔记本电脑,手机及其配件为主,而上述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均为17%。
对高新技术产品实施17%的出口退税率充分显示了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正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高新技术产品正向技术含量高、消费需求大的方向加速优化,产品技术升级趋势明显。2005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第二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