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中等教育论文>关于中专学生违法违纪现状及成因分析(一)

关于中专学生违法违纪现状及成因分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专学生 违法违纪
  论文摘要:如何对这些违法违纪行为加以客观分析、正确认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加强中专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中专生思想道德教育。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纪之初,正处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大多数学生开始考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人,然而在校园我们却经常看到:美丽的草坪上随处是扔弃的垃圾,桌椅墙壁被刻得伤痕累累,学校操场不文明的叫骂声不绝于耳……目前的社会风气向学校教育敲响了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的警钟。一部分学生也还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违法违纪行为,加之,目前的中专生的文化素质每况愈下,不少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几乎都是班上的“问题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如何对这些违法违纪行为加以客观分析、正确认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加强中专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中专生思想道德教育。
  
  1 中专学生违法违纪现状
  
  1.1 早恋中专生尽管受到学校校规校记和《中专生行为规范》方面的制约,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涉足情场、卿卿我我,荒废学业,以追逐异性为炫耀,以有异性伙伴为标榜,成双结对进出校门、娱乐场所。更有甚者,为争夺异性朋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触犯刑律,走向犯罪的边缘,在学生中造成极不良影响。
  
  1.2 斗殴伤害事件某些学生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缺乏控制力,不能约束自己行为,不是找班主任或学校解决,而是召集一些知己朋友或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为自己助威私了,甚至不计后果,双方大打出手,直至他人制止。
  
  1.3 逃课与作弊上课旷课、逃课,考试作弊,已是校园的一大“顽症”。尽管这些年学校三申五令“禁止逃课旷课”“不许考试作弊”,然而学生平时不上课,上课不听课,扰乱教学,考试作弊等现象仍是屡禁不止,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有蔓延之可能。
  另外,在一些学生眼里,学校各种清规戒律、条条框框实在太多,他们长期负重,没有自由,郁闷压抑。在学校里,他们组织纪律焕散,言行放肆,我行我素,不愿接受校规校记和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随心所欲,经常旷课、迟到、不参加集会,在教室无拘无束地闲聊,在自习大声喧哗,在宿舍熄灯后高声谈笑,有的甚至抽烟、喝酒、打架打殴、破坏公物等,谁要是认真地劝阻他们,大多会说:吃饱撑的,我愿意,跟你有啥关系!之类的话语。
  2 中专学生违法违纪的特点与的成因分析
  
  违法违纪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下,在道德认识上,一般是正确的,但由于中专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半成熟阶段,其行为是受其心理活动制约的,他们接受外界事物如学校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等,大都是顺向性的。但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某种需要或情感得不到满足或受压抑,即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这种心理沉淀与外界形成情感隔阂和对立,品行要求与逆反心理形成对立,并在一定客观环境影响下而产生行为上的错误,呈现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一致性的扭曲姿态。
  同时,由于当前中专生不能协调自我、他人、集体的关系,不受集体约束状况严重存在,特别是违法违纪学生由于个体要求的停滞性,与集体约束的矛盾更显突出。集体约束与个人需要之间的产生矛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不能统一,不能站在集体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结合性较差。往往造成学生不能接受外界的正确教育,是非观念模糊,人际关系不正常,产生损害集体和他人的故意倾向。
  可以说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成因较为复杂,既受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条件的制约,也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有关,是内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